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言林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56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包括套设在钻井电机外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钻井电机通过安装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周身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钻井电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夹板,两块所述夹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与夹板之间通过多个缓冲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对两块推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对壳体进行辅助固定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钻井电机的减震防护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
本技术涉及防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
技术介绍
钻井电机的钻进原理是使用柔性钻捍或刚性钻捍,把钻探电机下放到井底,直接驱动钻头旋转,切削、破碎岩石和钻取岩芯;与传统的地面旋转钻机相比,它具有钻进效率高、钻探质量好、节省能源和钢材、可实现钻井过程自动化以及适应多种特殊条件下钻井要求等显著优点。钻探电机可使用于石油、煤炭、地质、冶金、水文和海洋等。现有的油井在钻进过程中,原油容易溅射到钻井电机内,不便于清理,且影响钻机电机的运行。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避免原油溅射到钻井电机内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包括套设在钻井电机外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钻井电机通过安装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周身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钻井电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夹板,两块所述夹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与夹板之间通过多个缓冲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对两块推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对壳体进行辅助固定的固定机构。优选地,所述缓冲件包括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推板和夹板相对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贯穿壳体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柄,两块所述推板相背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螺纹杆,四根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推板的一端均滑动贯穿壳体设置,四根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均螺纹套设有螺纹套筒,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螺纹套筒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其中两个螺纹套筒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分别与两个螺纹套筒传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套筒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与螺纹套筒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贯穿底板并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柄,所述第二螺纹杆外螺纹套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螺纹块的一端与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与观察窗和通孔,所述通孔与钻井电机的驱动轴相匹配,所述壳体的后侧铰接有箱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通过转动第一转柄,第一转柄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四根第一螺纹杆转动,四根第一螺纹杆带动两块推板相对移动,两块推板通过多根减震弹簧带动两块夹板相对移动,直至两块夹板与钻井电机的外壁相抵接触并夹紧即可,然后依次转动多个第二转柄,第二转柄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块带动螺纹块移动,直至螺纹块将钢丝绳绷紧即可,在钻井电机运行时,减震弹簧和钢丝绳可以一定程度上对钻井电机进行减震,且原油不会掉落至的钻井电机内,减震和防护效果较好。本技术对钻井电机的减震防护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的正面结构透视图。图中:1钻井电机、2壳体、3底板、4安装座、5环形板、6夹板、7推板、8缓冲件、9驱动机构、10固定机构、11减震弹簧、12转轴、13第一转柄、14第一螺纹杆、15螺纹套筒、16第一传动机构、17第二传动机构、18第一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20第三皮带轮、21凹槽、22第二转柄、23螺纹块、24钢丝绳、25观察窗、26箱门、27第二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包括套设在钻井电机1外的壳体2,需要说明的是,钻井电机1位市面上常见的钻井电机,不仅限于某一特定型号的电机,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做赘述,壳体2的下方设有底板3,钻井电机1通过安装座4与底板3固定连接,壳体2的周身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5,环形板5与底板3固定连接,钻井电机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夹板6,两块夹板6相背的一侧均设有推板7。本技术中,推板7与夹板6之间通过多个缓冲件8固定连接,具体的,缓冲件8包括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推板7和夹板6相对侧壁固定连接,壳体2上设有用于对两块推板7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9,值得一提的是,驱动机构9包括转动贯穿壳体2设置的转轴12,转轴1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柄13,两块推板7相背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螺纹杆14,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同一侧的两根第一螺纹杆14的外螺纹旋向相反,位于两侧的第一螺纹杆14的外螺纹旋向相反,四根第一螺纹杆14远离推板7的一端均滑动贯穿壳体2设置,四根第一螺纹杆14外均螺纹套设有螺纹套筒15。本技术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螺纹套筒15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6传动连接,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传动机构16包括两个第一皮带轮18,两个第一皮带轮18分别与两个螺纹套筒15传动连接,两个螺纹套筒15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转轴12与其中两个螺纹套筒15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7传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二传动机构17包括第二皮带轮19和第三皮带轮20,第二皮带轮19与转轴12同轴固定连接,第三皮带轮20与螺纹套筒15同轴固定连接,第二皮带轮19与第三皮带轮20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本技术中,底板3上设有多个用于对壳体2进行辅助固定的固定机构10,值得一提的是,固定机构10包括设置在底板3上的凹槽21,凹槽21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7,第二螺纹杆27的一端转动贯穿底板3并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柄22,第二螺纹杆27外螺纹套设有螺纹块23,螺纹块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24,钢丝绳24远离螺纹块23的一端与壳体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的前端设有与观察窗25和通孔,通孔与钻井电机1的驱动轴相匹配,壳体2的后侧铰接有箱门26。本技术对钻井电机1进行防护时,转动第一转柄13,第一转柄13带动转轴12转动,转轴12带动两根第二皮带轮19转动,两个第二皮带轮19通过第二皮带带动两个第三皮带轮20转动,两个第三皮带轮20带动其中两个螺纹套筒15转动,其中两个螺纹套筒15通过多个第三皮带轮20和第一皮带带动另外两个螺纹套筒15转动,四个螺纹套筒15带动四根第一螺纹杆14相对移动,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包括套设在钻井电机(1)外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下方设有底板(3),所述钻井电机(1)通过安装座(4)与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的周身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5),所述环形板(5)与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钻井电机(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夹板(6),两块所述夹板(6)相背的一侧均设有推板(7),所述推板(7)与夹板(6)之间通过多个缓冲件(8)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上设有用于对两块推板(7)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9),所述底板(3)上设有多个用于对壳体(2)进行辅助固定的固定机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包括套设在钻井电机(1)外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下方设有底板(3),所述钻井电机(1)通过安装座(4)与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的周身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5),所述环形板(5)与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钻井电机(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夹板(6),两块所述夹板(6)相背的一侧均设有推板(7),所述推板(7)与夹板(6)之间通过多个缓冲件(8)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上设有用于对两块推板(7)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9),所述底板(3)上设有多个用于对壳体(2)进行辅助固定的固定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8)包括减震弹簧(11),所述减震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推板(7)和夹板(6)相对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钻井电机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9)包括转动贯穿壳体(2)设置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柄(13),两块所述推板(7)相背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螺纹杆(14),四根所述第一螺纹杆(14)远离推板(7)的一端均滑动贯穿壳体(2)设置,四根所述第一螺纹杆(14)外均螺纹套设有螺纹套筒(15),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螺纹套筒(15)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6)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2)与其中两个螺纹套筒(15)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玉波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郭言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