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春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44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正面与设备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滑动连接有卡块。该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通过设置螺纹杆、主动齿轮和第一轴承,工作人员通过拧块对第二转轴进行转动,第二转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通过与主动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一转轴进行旋转,通过第一转轴的转动螺纹杆向右进行移动,螺纹杆带动第一轴承和滑块向右进行移动,滑块带动卡块在卡槽内向右进行移动,滑块脱离滑槽,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散热箱进行拆卸,便于维修,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一种成套的变压设备,可用于终端供电和环网供电,转换十分方便,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是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所以需要配备相应的散热设备,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散热机构是与设备本体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螺钉进行安装,但是当散热机构需要进行维修时,对于散热机构的拆卸却十分麻烦,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解决了散热机构是与设备本体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螺钉进行安装,但是当散热机构需要进行维修时,对于散热机构的拆卸却十分麻烦,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正面与设备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滑动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相对面分别与滑块的上下两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散热箱的右侧面,所述滑块的右侧面与第一轴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凹槽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与从动齿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套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上表面与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右侧面与水泵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右端接通,所述出水管卡接在箱体的右侧面,所述出水管的下表面与箱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左端与连接管的底端接通,所述连接管的左侧面与箱体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端与入水管的左端接通,所述入水管的上表面与箱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入水管卡接在箱体的右侧面,所述入水管卡接在水箱的上表面,所述水箱的左侧面与箱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散热箱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支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卡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风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箱的下表面卡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与水泵的进水口接通,所述水箱的右侧面与制冷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散热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水箱的正面设置有注水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两个合页分别与箱门的左右两侧面铰接,所述箱门的正面设置有把手和插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箱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设置有拧块。(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通过设置螺纹杆、主动齿轮和第一轴承,工作人员通过拧块对第二转轴进行转动,第二转轴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从动齿轮通过与主动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一转轴进行旋转,通过第一转轴的转动螺纹杆向右进行移动,螺纹杆带动第一轴承和滑块向右进行移动,滑块带动卡块在卡槽内向右进行移动,滑块脱离滑槽,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散热箱进行拆卸,便于维修,简单方便。2、该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通过设置水泵,水泵通过进水管将水资源进行汲取,再通过出水管向连接管内输送,连接管在向入水管内进行输送,入水管再将水资源送回水箱内,可以对设备本体进行散热,同时节约水资源。3、该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通过设置箱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把手和插销将箱门打开并对设备本体进行检测维修,因设置有制冷装置,可以将水箱内的水资源进行制冷,对设备本体进行制冷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散热箱、3支撑杆、4电机、5风扇、6设备本体、7入水管、8水箱、9制冷装置、10进水管、11水泵、12出水管、13连接管、14箱门、15滑槽、16滑块、17卡块、18卡槽、19第一轴承、20螺纹杆、21第一转轴、22从动齿轮、23凹槽、24第二轴承、25第三轴承、26第二转轴、27主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的正面与设备本体6的背面固定连接,箱体1的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23,凹槽23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卡槽18,卡槽18内滑动连接有卡块17,两个卡块17的相对面分别与滑块16的上下两表面固定连接,滑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5内,滑槽15开设在散热箱2的右侧面,滑块16的右侧面与第一轴承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轴承19内套接有螺纹杆20,第一螺纹杆20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21,第一转轴2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24,第二轴承24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凹槽23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1的右端与从动齿轮2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从动齿轮22套接在螺纹杆20的外表面,从动齿轮22与主动齿轮27啮合,主动齿轮27的上表面与第二转轴26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26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25,第三轴承25卡接在箱体1的上表面,第二转轴26的顶端设置有拧块,通过设置第二转轴26,工作人员通过拧块对第二转轴26进行转动,第二转轴26带动主动齿轮27进行转动,从动齿轮22通过与主动齿轮27的啮合带动第一转轴21进行旋转,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从动齿轮22进行驱动,箱体1的右侧面与水泵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水泵11的出水口与出水管12的右端接通,出水管12卡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出水管12的下表面与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出水管12的左端与连接管13的底端接通,连接管13的左侧面与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连接管13的顶端与入水管7的左端接通,通过设置入水管7,水泵11通过进水管10将水资源进行汲取,再通过出水管12向连接管13内输送,连接管13在向入水管7内进行输送,入水管7再将水资源送回水箱8内,可以对设备本体6进行散热,同时节约水资源,入水管7的上表面与箱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入水管7卡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入水管7卡接在水箱8的上表面,水箱8的左侧面与箱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散热箱2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支撑杆3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杆3的上表面卡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与风扇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机4,电机4开始进行工作,电机4带动风扇5进行转动,可以对设备本体6进行散热,避免因温度过高设备本体6受到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正面与设备本体(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卡槽(18),所述卡槽(18)内滑动连接有卡块(17),两个所述卡块(17)的相对面分别与滑块(16)的上下两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5)内,所述滑槽(15)开设在散热箱(2)的右侧面,所述滑块(16)的右侧面与第一轴承(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9)内套接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24),所述第二轴承(24)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凹槽(23)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转轴(21)的右端与从动齿轮(2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2)套接在螺纹杆(20)的外表面,所述从动齿轮(22)与主动齿轮(27)啮合,所述主动齿轮(27)的上表面与第二转轴(2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右侧面与水泵(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1)的出水口与出水管(12)的右端接通,所述出水管(12)卡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所述出水管(12)的下表面与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12)的左端与连接管(13)的底端接通,所述连接管(13)的左侧面与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3)的顶端与入水管(7)的左端接通,所述入水管(7)的上表面与箱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入水管(7)卡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所述入水管(7)卡接在水箱(8)的上表面,所述水箱(8)的左侧面与箱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压器便于拆卸的散热机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正面与设备本体(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卡槽(18),所述卡槽(18)内滑动连接有卡块(17),两个所述卡块(17)的相对面分别与滑块(16)的上下两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5)内,所述滑槽(15)开设在散热箱(2)的右侧面,所述滑块(16)的右侧面与第一轴承(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9)内套接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24),所述第二轴承(24)的上下两表面分别与凹槽(23)内壁的上下两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21)的右端与从动齿轮(2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2)套接在螺纹杆(20)的外表面,所述从动齿轮(22)与主动齿轮(27)啮合,所述主动齿轮(27)的上表面与第二转轴(2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右侧面与水泵(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1)的出水口与出水管(12)的右端接通,所述出水管(12)卡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所述出水管(12)的下表面与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12)的左端与连接管(13)的底端接通,所述连接管(13)的左侧面与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3)的顶端与入水管(7)的左端接通,所述入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媛
申请(专利权)人:朱春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