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743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属于线缆生产领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依次设置的拉丝装置、退火装置、预热装置、护套挤包装置、冷却机构、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护套挤包装置包括高压冲氮机构、机头和成型模具,高压冲氮机构的输出端和机头的挤出端均与成型模具连通,机头为三层共挤机头;通过设置高压冲氮机构和三层共挤机头,实现了对挤出塑料的发泡,从而使护套挤包装置能够挤出发泡层,有效地避免了线芯出现绝缘老化,冷却机构的长度与拉丝装置到成型模具之间的距离之比为2~3:1;从而保证铜线在挤包护套后得到足够的冷却时间,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线缆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七类线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万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它可以提供至少500MHZ的综合衰减对串扰比和600MHZ的整体带宽,是六类线和超六类线的2倍以上,传输速率可达10Gbps。而七类线的标准对其线芯的尺寸和绝缘性等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在铜线挤包后需对线芯进行冷却,对线芯冷却是避免温度过高使塑料分解、焦烧或定型困难,从而保证线芯的绝缘性能,现有的生产系统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对挤包后的线芯冷却,难以保证铜线在挤包护套后得到足够的冷却效果,因此难以保证线芯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依次设置的拉丝装置、退火装置、预热装置、护套挤包装置、冷却机构、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护套挤包装置包括高压冲氮机构、机头和成型模具,所述高压冲氮机构的输出端和所述机头的挤出端均与所述成型模具连通,所述机头为三层共挤机头;所述冷却机构的长度与所述拉丝装置到所述成型模具之间的距离之比为2~3:1;所述拉丝装置、退火装置、预热装置、护套挤包装置、冷却机构、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活动水槽和固定水槽;所述固定水槽的首端与所述活动水槽的末端对应,所述固定水槽的末端设有水电容仪。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上设有火花检测器。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测径仪,所述牵引装置上还设有第二测径仪,所述第一测径仪设在退火装置和所述预热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测径仪设在所述火花检测器的后方。优选的,所述收线装置为自动换盘收线机,所述收线装置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收线盘。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剪断装置和第二剪断装置,所述第一剪断装置设在所述拉丝装置与所述第一测径仪之间,所述第二剪断装置设在所述第二测径仪与所述收线装置之间。优选的,还包括整直装置,所述整直装置设在预热装置与所述护套挤包装置之间。优选的,所述拉丝装置为中拉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拉丝装置和护套挤包装置,使铜线在拉丝后立即挤包护套,减少了半成品停留的时间,提高了线芯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高压冲氮机构和三层共挤机头,实现了对挤出塑料的发泡,从而使护套挤包装置能够挤出发泡层,有效地避免了线芯出现绝缘老化,提高了线芯的绝缘性且延长了线芯的使用寿命,从而使本系统所生产出的线芯达到符合七类线的绝缘标准的要求;并且通过设置冷却机构的长度与所述拉丝装置到成型模具之间的距离之比为2~3:1,从而保证铜线在挤包护套后得到足够的冷却时间,冷却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拉丝装置1、退火装置2、预热装置3、护套挤包装置4、冷却机构5、牵引装置6、收线装置7、高压冲氮机构41、机头42、成型模具43、活动水槽51、固定水槽52、水电容仪53、火花检测器61、第一测径仪62、第二测径仪63、第一剪断装置81、第二剪断装置82、整直装置64、收线盘7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参考附图1,包括控制装置以及依次设置的拉丝装置1、退火装置2、预热装置3、护套挤包装置4、冷却机构5、牵引装置6和收线装置7;所述护套挤包装置4包括高压冲氮机构41、机头42和成型模具43,所述高压冲氮机构41的输出端和所述机头42的挤出端均与所述成型模具43连通,所述机头42为三层共挤机头42;所述冷却机构5的长度与所述拉丝装置1到所述成型模具43之间的距离之比为2~3:1;所述拉丝装置1、退火装置2、预热装置3、护套挤包装置4、冷却机构5、牵引装置6和收线装置7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通过设置拉丝装置1和护套挤包装置4,使铜线在拉丝后立即挤包护套,减少了半成品停留的时间,提高了线芯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高压冲氮机构41和三层共挤机头42,实现了对挤出塑料的发泡,从而使护套挤包装置4能够挤出发泡层,有效地避免了线芯出现绝缘老化,提高了线芯的绝缘性且延长了线芯的使用寿命,从而使本系统所生产出的线芯达到符合七类线的绝缘标准的要求;并且通过设置冷却机构5的长度与所述拉丝装置1到成型模具43之间的距离之比为2~3:1,从而保证铜线在挤包护套后得到足够的冷却时间,冷却效果好。由于铜线需保持拉直状态,避免铜线弯曲造成护套表面的刮伤,导致线芯的绝缘性造成影响,因此铜线在连续依次通过拉丝装置1、退火装置2、预热装置3、护套挤包装置4、冷却机构5、牵引装置6和收线装置7时的移动速度是相同的,因此,设置冷却机构5的长度与所述拉丝装置1到成型模具43之间的距离之比为2~3:1,既能保证铜线在挤包护套后的冷却效果同时也使铜线移动速度的调节范围较大,从而便于对拉丝速度的调节,且保证了生产效率;若设置冷却机构5的长度与所述拉丝装置1到成型模具43之间的距离之比大于2~3:1,虽能使铜线得够更好的冷却效果,但会造成系统整线的长度过长,难以保证铜线在冷却机构5上保持直线装置,铜线容易发生变形偏心,且占用空间较大,造成了空间资源的浪费;若设置冷却机构5的长度与所述拉丝装置1到成型模具43之间的距离之比小于2~3:1,则需降低铜线的移动速度来保证冷却效果,但保证拉丝效果和生产效率。其中,拉丝装置1为中拉机,用于拉制铜线,拉丝装置1采用中拉机,用于使2.50-3.50mm铜线拉制成0.40-1.60mm的铜线,从而符合七类线的工艺要求。退火装置2设在拉丝装置1的后方,用于使经过拉丝装置1拉丝后的铜线进行加热退火处理,避免了拉丝过程中铜线的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导致铜线变硬变脆,保证了线芯生产的质量;退火装置2上还设有风冷结构,用于对加热后的铜线进行冷却从而实现对铜线的退火处理,且通过设置风冷结构实现铜线的快速冷却,保证了生产效率。预热装置3用于对铜线在挤包护套前进行预热,消除铜线的残余应力,提高了铜线的伸长率和柔软性。成型模具43用于使铜线通过后使护套挤包成型并包覆在铜线的外侧,高压冲氮机构41的输出端以及机头42的挤出端均与成型模具43连通,实现了对护套的发泡形成发泡层。牵引装置6用于驱动铜线的移动,并通过牵引装置6对铜线的牵引力使铜线维持在拉直状态,收线装置7用于对拉丝、挤包及冷却后的铜线回收成卷状铜线,便于存储及运输;收线装置7为自动换盘收线机,且收线装置7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收线盘71,便于操作人员在收集铜线卷时无需停机,提高了生产效率。控制装置采用PLC控制器,控制装置用于对拉丝装置1的拉丝力、退火装置2的及预热装置3的温度、护套挤包装置4的开关、冷却机构5的温度、牵引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以及依次设置的拉丝装置、退火装置、预热装置、护套挤包装置、冷却机构、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护套挤包装置包括高压冲氮机构、机头和成型模具,所述高压冲氮机构的输出端和所述机头的挤出端均与所述成型模具连通,所述机头为三层共挤机头;所述冷却机构的长度与所述拉丝装置到所述成型模具之间的距离之比为2~3:1;所述拉丝装置、退火装置、预热装置、护套挤包装置、冷却机构、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以及依次设置的拉丝装置、退火装置、预热装置、护套挤包装置、冷却机构、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护套挤包装置包括高压冲氮机构、机头和成型模具,所述高压冲氮机构的输出端和所述机头的挤出端均与所述成型模具连通,所述机头为三层共挤机头;所述冷却机构的长度与所述拉丝装置到所述成型模具之间的距离之比为2~3:1;所述拉丝装置、退火装置、预热装置、护套挤包装置、冷却机构、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活动水槽和固定水槽;所述固定水槽的首端与所述活动水槽的末端对应,所述固定水槽的末端设有水电容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七类线线芯拉丝挤包一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上设有火花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七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壮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广惠通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