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38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涉及智能电表技术领域,外壳内壁右侧中部嵌接有按压传感器,且外壳内壁右侧中部并位于按压传感器后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信息模块,让使用者仅在进行充值时将挡板开启,并可防止挡板误开启的情况发生,连接柱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柱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底端左右两侧,连接柱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弹簧,且外壳底端并位于内弹簧下方设置有插接板,插接板前后两端对立开有若干个线缆槽,线缆槽与插接件这一段位置的线缆就具有活动性,避免使用者直接将线缆拔出,解决了电表内的刷卡感应器长时间暴露造成损坏,且智能电表内连接用线缆较多,使用者在后期安装拉扯线缆时,很容易将线缆拉扯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特别是涉及智能电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电表,部分安装有挡门的刷卡感应器使用者在充值后,容易出现忘记关闭的情况,电表内的刷卡感应器长时间暴露造成损坏,且智能电表内连接用线缆较多,使用者在后期安装拉扯线缆时,很容易将线缆拉扯出,故而,我们提出让使用者仅在进行充值时将挡板开启,并可防止挡板误开启的情况发生,线缆槽与插接件这一段位置的线缆就具有活动性,避免使用者直接将线缆拔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电表内的刷卡感应器长时间暴露造成损坏,且智能电表内连接用线缆较多,使用者在后期安装拉扯线缆时,很容易将线缆拉扯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所述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包括:外壳和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在外壳前端中部,且外壳内壁右侧中部嵌接有按压传感器,所述外壳内壁右侧中部且位于按压传感器后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信息模块,且外壳内部顶端嵌接有蜂鸣器,所述外壳底端中部嵌接有插接件;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柱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底端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柱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弹簧,且外壳底端并位于内弹簧下方设置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前后两端对立开有若干个线缆槽,且插接板顶端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螺纹管。优选的,所述按压传感器左侧设置有按钮,且按压传感器输出端与信息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模块输出端与蜂鸣器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板右侧边壁与按压传感器的按钮活动连接,且挡板闭合在外壳中时抵住按压传感器的按钮。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主要设置有刷卡感应器、电源、电能计量芯片和单片微型计算机结构,且外壳内部并位于蜂鸣器下方嵌接有显示屏,并外壳内部的结构和显示屏均与插接件电性连接,所述外壳内的刷卡感应器设置在挡板正下方。优选的,所述插接板位于插接件正下方,且内弹簧位于螺纹管内部,所述内弹簧底末端嵌入设置在螺纹管内壁底端。优选的,所述螺纹管顶末端嵌入设置在连接柱底端外侧,且插接板通过螺纹管和连接柱与外壳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将挡板开启,按压传感器失去感应物,信息模块将挡板开启的信息通过网线发送给系统,在设定时间内未进行充值的操作,蜂鸣器发出声响提醒使用者该电表未充值,并警示使用者将挡板关闭,避免外壳内的刷卡感应器长时间暴露造成损坏,让使用者仅在进行充值时将挡板开启,并可防止挡板误开启的情况发生。通过电缆槽将线缆进行有序的排列,将线缆槽与插接件这一段位置的线缆拉出多一点的长度,这样使用者在后期安装拉扯线缆时,线缆槽与插接件这一段位置的线缆就具有活动性,避免使用者直接将线缆拔出。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结构前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插接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图中结构:1外壳;101插接件;2插接板;201线缆槽;3连接柱;301螺纹管;302内弹簧;4挡板;5按压传感器;501信息模块;6蜂鸣器;7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所述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包括:外壳1和挡板4,挡板4铰接在外壳1前端中部,且外壳1内壁右侧中部嵌接有按压传感器5,外壳1内壁右侧中部且位于按压传感器5后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信息模块501,且外壳1内部顶端嵌接有蜂鸣器6,外壳1底端中部嵌接有插接件101,使用者在使用时,先将外壳1安装在用户的总电阀中,外壳1内部主要设置有刷卡感应器、电源、电能计量芯片和单片微型计算机结构,且外壳1内部并位于蜂鸣器6下方嵌接有显示屏7,并外壳1内部的结构和显示屏7均与插接件101电性连接,外壳1内的刷卡感应器设置在挡板4正下方,并将外部网线、传输电缆等线缆插入到插接件101中,外部网线、传输电缆等与外壳1内部的结构和显示屏7接电,将外壳1内部的设备接电,信息模块501将与后台网络系统进行连接,且通过外壳1内的电能计量芯片进行电能计量工作,并使用者需要对电能进行充值时,可准备充值用IC卡,将挡板4开启,按压传感器5左侧设置有按钮,且按压传感器5输出端与信息模块501输入端电性连接,信息模块501输出端与蜂鸣器6输入端电性连接,挡板4右侧边壁与按压传感器5的按钮活动连接,且挡板4闭合在外壳1中时抵住按压传感器5的按钮,挡板4被开启后,按压传感器5左侧的按钮不再被挡板4抵住,按压传感器5可知晓挡板4被开启,按压传感器5失去感应物,将感应信息传输到信息模块501中,信息模块501将挡板4开启的信息通过网线发送给系统,系统内可及时获取该电表的信息,由系统设定挡板4可开启的时间,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未进行充值的操作,信息模块501将蜂鸣器6启动,蜂鸣器6发出声响提醒使用者该电表未充值,并警示使用者将挡板4关闭,避免外壳1内的刷卡感应器长时间暴露造成损坏,让使用者仅在进行充值时将挡板4开启,并可防止挡板4误开启的情况发生,而使用者进行充值时,可将IC卡放在刷卡感应器中,由刷卡感应器对IC卡进行识别,且进行充值工作,由显示屏7显示IC卡数据,与现在市面上的智能电表工作原理一致;如图1-4所示,连接柱3,连接柱3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柱3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1底端左右两侧,连接柱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弹簧302,且外壳1底端并位于内弹簧302下方设置有插接板2,插接板2前后两端对立开有若干个线缆槽201,且插接板2顶端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螺纹管301,使用者将外部网线、传输电缆等线缆插入到插接件101中时,线缆从外壳1下方延伸;如图1-4所示,螺纹管301顶末端嵌入设置在连接柱3底端外侧,且插接板2通过螺纹管301和连接柱3与外壳1连接,插接板2位于插接件101正下方,且内弹簧302位于螺纹管301内部,内弹簧302底末端嵌入设置在螺纹管301内壁底端,使用者可将线缆一一卡入到线缆槽201中,通过电缆槽201将线缆进行有序的排列,并由于线缆的连接过程中使用者会拉扯线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包括:/n外壳(1)和挡板(4),所述挡板(4)铰接在外壳(1)前端中部,且外壳(1)内壁右侧中部嵌接有按压传感器(5),所述外壳(1)内壁右侧中部且位于按压传感器(5)后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信息模块(501),且外壳(1)内部顶端嵌接有蜂鸣器(6),所述外壳(1)底端中部嵌接有插接件(101);/n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柱(3)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1)底端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柱(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弹簧(302),且外壳(1)底端并位于内弹簧(302)下方设置有插接板(2),所述插接板(2)前后两端对立开有若干个线缆槽(201),且插接板(2)顶端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螺纹管(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包括:
外壳(1)和挡板(4),所述挡板(4)铰接在外壳(1)前端中部,且外壳(1)内壁右侧中部嵌接有按压传感器(5),所述外壳(1)内壁右侧中部且位于按压传感器(5)后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信息模块(501),且外壳(1)内部顶端嵌接有蜂鸣器(6),所述外壳(1)底端中部嵌接有插接件(101);
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柱(3)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1)底端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柱(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弹簧(302),且外壳(1)底端并位于内弹簧(302)下方设置有插接板(2),所述插接板(2)前后两端对立开有若干个线缆槽(201),且插接板(2)顶端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螺纹管(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缴费的电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传感器(5)左侧设置有按钮,且按压传感器(5)输出端与信息模块(501)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模块(501)输出端与蜂鸣器(6)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和兴仪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