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设置于终端设备上,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用于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第二主控模块,用于对非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内存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计算数据进行缓存;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存储;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所述内存模块以及所述存储模块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可以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核心板,特别是关于一种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终端的计算量以及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智能终端通常采用单芯单系统,将数据量大、通信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和数据量小、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管理、调度等业务均在单系统中进行处理。基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低、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其能够提高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设置于终端设备上,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用于接收实时业务的数据,并对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第二主控模块,用于接收非实时业务的数据,并对非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内存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计算数据进行缓存;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存储;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所述内存模块以及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所述内存模块以及所述存储模块进行供电。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控模块采用Cortex-A7架构,内嵌Mali400MP2GPU,工作主频为1.2GHz,最大功耗600mA。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控模块,采用Cortex-M4F内核,工作频率最高200MHz。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存模块为一片或多片DDR3内存芯片。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分别设置有一路或多路千兆以太网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通过第一主控模块对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第二主控模块对非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将本技术的核心板应用在智能终端中,可以赋予终端设备边缘计算能力,实现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快速响应,提升边缘智能水平。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的软件架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核心板设置于终端设备上,包括:第一主控模块1、第二主控模块2、内存模块3、存储模块4以及电源模块5。第一主控模块1用于接收实时业务的数据,并对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第二主控模块2用于接收非实时业务的数据,并对非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主控模块1、第二主控模块2基于海燕402和海燕701主控芯片进行设计,分别运行枢纽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海燕701芯片采用Cortex-A7架构、单芯4核、工作主频1.2GHz、芯片最大功耗600mA,内嵌Mali400MP2GPU,通过GPU增强芯片的并行运算能力。海燕402芯片采用Cortex-M4F内核,工作频率最高200MHz,内部集成存储器保护单元。具体的,参阅图2所示,其为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的软件架构示意图,枢纽操作系统基于A7核,搭载自主开发的容器,可以开发相应的管理、监测、调度应用APP来实现对应的功能,而实时操作系统基于M4核,主要用来对实时业务的处理。其中非实时操作系统侧重于通信、监测、管理等,作为管理统计等业务软件开发的底层资源,完成非实时业务;实时操作系统作为数据采集、保护、控制等业务开发的底层资源,完成各种实时任务功能。非实时操作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通过内存共享实现核间通信,并分别对该装置外的设备提供特定业务的接口。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主控模块1、所述第二主控模块2分别设置有一路或多路千兆以太网接口,搭载自主可控操作系统和容器,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嵌入式硬件平台,作为核心组件广泛用于配电网的多数智能终端设备。内存模块3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计算数据进行缓存;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采用一片或者两片工业级DDR3内存芯片,容量为1GB或者2GB两个版本。与主控模块相连交换数据,其中地址线16位,数据线16位。具体可以是2GB的DDR3SDRAM。存储模块4用于在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存储。存储模块可以为eMMC存储芯片,存储容量为8GB,用于存储相关的程序文件,以及与主控模块相连交换数据,其中数据线8位。具体可以是8GBFLASH存储器。电源模块5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模块1、所述第二主控模块2、所述内存模块3以及所述存储模块4相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主控模块1、所述第二主控模块2、所述内存模块3以及所述存储模块4进行供电。整个核心板的供电来自于核心板所设置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上具备多种业务,可以根据业务数据的类型进行区分,将实时业务的数据发送至第一控制模块,将非实时类业务的数据发送至第二控制模块,进行分别处理。电源模块5用于将终端底板输入的5.0V电压转换成1.0V、1.8V和3.3V电源。其中1.8V电源主要是给核心板上的内存模块3和存储模块4供电,1.0V和3.3V则用于第一主控模块1以及第二主控模块2供电。由此,通过第一主控模块1对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第二主控模块2对非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将本实施例的核心板应用在智能终端中,可以赋予终端设备边缘计算能力,实现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快速响应,提升边缘智能水平。进一步的,根据第一主控模块1以及第二主控模块2,将软件系统分为非实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非实时操作系统作为管理统计等业务软件开发的底层资源,完成非实时业务;实时操作系统作为数据采集、保护、控制等业务开发的底层资源,完成各种实时任务功能。在保证业务实时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本实施例提供的核心板可作为统一的硬件平台,具有边缘计算功能,可以应用于配电网的绝多大数智能终端中,通过赋予终端设备边缘计算能力,重点对各类采集终端进行统一接入、数据解析,在产生数据的源头就地集成和实时聚合计算,实现本地判决,进行设备状态的初步诊断及告警等,实现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快速响应,提升边缘智能水平。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设置于终端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主控模块,用于接收实时业务的数据,并对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n第二主控模块,用于接收非实时业务的数据,并对非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n内存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计算数据进行缓存;/n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存储;/n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所述内存模块以及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所述内存模块以及所述存储模块进行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主控模块的核心板,设置于终端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主控模块,用于接收实时业务的数据,并对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二主控模块,用于接收非实时业务的数据,并对非实时业务的数据进行处理;
内存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计算数据进行缓存;
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存储;
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所述内存模块以及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主控模块、所述内存模块以及所述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斌,甄岩,慕迪,陈文彬,霍超,郑利斌,于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