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33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拍摄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括:镜头模组;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支撑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悬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内;第一柔性线路板,包括折叠部,所述折叠部分包括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固定部、贴设于所述外壳的第二固定部、以及折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折弯部;第二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相对设置并相互独立;驱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镜头驱动装置中的双柔性线路板结构独立设置避免了二者在运动时发生焊接脱开的风险,且其折叠部分还避免了镜头模组的运动拉扯第一柔性线路板导致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驱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拍摄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镜头驱动装置是一种用于驱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一些具有拍摄功能的设备中镜头自动对焦的装置,现已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一柔性线路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为直接焊接为一体的方式,这种设置方式不仅工艺复杂、且对线路板的胶合位置要求较高,在镜头驱动装置运动时,还容易发生焊接脱开无法工作的风险,且由于在设计时还需要将柔性线路板的折叠部分放置于产品的侧边,其占用空间较大,需要额外的收容空间,不利于多摄情景下的产品堆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镜头驱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驱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镜头驱动装置中双柔性线路板焊接为一体而容易在运动时脱开,且折叠部分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括:镜头模组;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收容承载所述镜头模组;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套设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头模组;/n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收容承载所述镜头模组;/n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外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设置;/n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悬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内,并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第一轴或第二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连接,并沿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以及所述第二轴与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垂直;/n外壳,所述外壳盖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n第一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围绕所述第一支撑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模组;
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收容承载所述镜头模组;
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外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设置;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悬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内,并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第一轴或第二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连接,并沿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以及所述第二轴与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垂直;
外壳,所述外壳盖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
第一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围绕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邻的两侧壁设置;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邻两侧壁的位置的折叠部分,所述折叠部分包括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固定部、贴设于所述外壳的第二固定部、以及折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随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运动压缩或者拉伸;
第二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围绕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另外相邻的两侧壁设置;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相对设置并相互独立;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镜头模组沿所述光轴运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构件、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板、由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轴的方向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的第一支撑壁、以及由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轴的方向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一导柱包括两个且沿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位于所述第一轴的方向的两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柱包括两个且沿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位于所述第二轴的方向的两端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镜头模组的顶端并与所述镜头模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壁通过所述第一导柱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壁通过所述第二导柱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


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天恒谢荣富闫锋李刚韦锁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