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组件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329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组件封装结构,包括壳体和滤光组件;所述壳体设有T型通道;所述滤光组件位于所述通道内部;所述滤光组件包括镜架以及固定在镜架上的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和第三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能够透过由第一端射入的激光;所述第一滤光片能够反射由第二端射入的激光,并将该激光反射至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二滤光片能够将第一滤光片反射的激光反射至第三滤光片;所述第三滤光片能够透过第二滤光片反射的激光,所述第三滤光片能够反射由第一端射入的激光。通过将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三滤光片固定在镜架上,组成一体的滤光组件,避免了组装时的滤光片之间的累计误差,提升了光组件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组件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组件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已经迈入商用化进程,其新型业务特性和更高指标要求对承载网络架构及各层技术方案均提出了新的挑战。光模块是5G网络物理层的基础构成单元,广泛应用于无线及传输设备,其成本在系统设备中的占比不断增高,部分设备中甚至超过50%-70%,是5G低成本、广覆盖的关键要素。根据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2018年9月发布的《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5G前传、中回传对光模块提出了差异化要求,更高速率、更长距离、更高温度范围和更低成本的新型光模块需求迫切。业界针对适用于5G承载不同应用场景的光模块技术方案已展开广泛研究。光组件作为光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跟上5G应用的步伐,来满足不断发展的5G需求。25GbpsBIDI40km的波长定义为1288nm/1314nm,该方案的主要难点在于发射端和接收端波长相隔太近难以有效隔开。现有的光组件封装结构中,如图1所示,通过在壳体的侧面压入的方式,将装有第一滤光片21和第二滤光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组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滤光组件(2);/n所述壳体(1)设有T型通道;T型通道的横向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T型通道的竖向端为第三端(103);/n所述滤光组件(2)位于所述通道内部;/n所述滤光组件(2)包括镜架(24)以及固定在所述镜架(24)上的第一滤光片(21)、第二滤光片(22)和第三滤光片(23);/n所述第一滤光片(21)能够透过由第一端(101)射入的激光;/n所述第一滤光片(21)能够反射由第二端(102)射入的激光,并将该激光反射至第二滤光片(22);/n所述第二滤光片(22)能够将第一滤光片(21)反射的激光反射至第三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组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滤光组件(2);
所述壳体(1)设有T型通道;T型通道的横向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T型通道的竖向端为第三端(103);
所述滤光组件(2)位于所述通道内部;
所述滤光组件(2)包括镜架(24)以及固定在所述镜架(24)上的第一滤光片(21)、第二滤光片(22)和第三滤光片(23);
所述第一滤光片(21)能够透过由第一端(101)射入的激光;
所述第一滤光片(21)能够反射由第二端(102)射入的激光,并将该激光反射至第二滤光片(22);
所述第二滤光片(22)能够将第一滤光片(21)反射的激光反射至第三滤光片(23);
所述第三滤光片(23)能够透过第二滤光片(22)反射的激光,所述第三滤光片(23)能够反射由第一端(101)射入的激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组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24)包括支撑部(241)和定位部(242);
所述支撑部(241)设有与所述第一滤光片(21)、第二滤光片(22)、第三滤光片(23)分别匹配的安装面;
所述定位部(242)与所述通道匹配,用于将所述镜架(24)固定于所述通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组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军马朝阳喻洋赵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易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