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28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包括计算机、搅拌装置和检测仪,检测仪包括外壳和检测单元,外壳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结构,外壳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外壳分为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内设置检测单元,第二间隙内设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扇叶和搅拌棒,扇叶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扇叶上设置有磁铁,外壳的上端面对应扇叶位置设置有滴定池,滴定池底面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滴定池固定连接,转动机构与搅拌棒转动连接,搅拌棒设置于滴定池内部,搅拌棒上设置有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检测装置内部结构采用一体装配从而达到使用便捷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原油无机氯检测设备大多为微库伦仪和搅拌仪器的分离结构,实验所占空间大,在使用时操作步骤复杂,移动不便,存在误操作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原油检测器械部件分散导致其实验所占空间大,在使用时操作步骤复杂,移动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优化了检测装置内部结构采用一体装配从而达到使用便捷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包括计算机、搅拌装置和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包括外壳和检测单元,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结构,外壳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为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设置检测单元,所述第二间隙内设置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扇叶和搅拌棒,所述扇叶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扇叶上设置有磁铁,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对应扇叶位置设置有滴定池,所述滴定池底面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滴定池固定连接,转动机构与搅拌棒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包括计算机、搅拌装置(2)和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包括外壳(1)和检测单元(8),所述外壳(1)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结构,外壳(1)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1)分为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设置检测单元(8),所述第二间隙内设置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扇叶(201)和搅拌棒(202),所述扇叶(201)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扇叶(201)上设置有磁铁,所述外壳(1)的上端面对应扇叶(201)位置设置有滴定池,所述滴定池底面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滴定池固定连接,转动机构与搅拌棒(202)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棒(202)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包括计算机、搅拌装置(2)和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包括外壳(1)和检测单元(8),所述外壳(1)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结构,外壳(1)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1)分为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设置检测单元(8),所述第二间隙内设置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扇叶(201)和搅拌棒(202),所述扇叶(201)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扇叶(201)上设置有磁铁,所述外壳(1)的上端面对应扇叶(201)位置设置有滴定池,所述滴定池底面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滴定池固定连接,转动机构与搅拌棒(202)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棒(202)设置于滴定池内部,搅拌棒(202)为矩形条状结构,搅拌棒(202)上设置有磁铁,滴定池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防蚀板(3),所述防蚀板(3)为矩形板体,防蚀板(3)与滴定池接触的一面开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圆柱形凹槽用于固定滴定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池呈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滴定池内设置有测量电极(5)和阳性电极(6),滴定池两侧对应设置有圆柱形侧室,两个所述侧室与滴定池内部连通,靠近所述测量电极(5)一侧的侧室内设置有参考电极(4),靠近所述阳性电极(6)一侧的侧室内设置有阴性电极(7),所述参考电极(4)、测量电极(5)和阳性电极(6)均为Ag材质制成的丝状结构,所述阴性电极(7)为Pt材质制成的丝状结构,参考电极(4)、测量电极(5)和阳性电极(6)、阴性电极(7)与检测单元(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无机氯含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8)包括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第三运放和单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韧耿再新姚雪侣丽莎张慧帆田树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