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坤伟专利>正文

一种原子荧光检测硒含量的排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27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子荧光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原子荧光检测硒含量的排废装置,包括反应球和废液桶,所述废液桶设置于反应球的右侧且通过排液管与反应球连通设置,所述废液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废液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外侧与壳体的内侧壁密封相抵,所述推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中部通过第一转杆转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表面且与多个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块,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设置有滑杆和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对反应球内部的废液进行排放,方便清洗废液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子荧光检测硒含量的排废装置
本技术涉及原子荧光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原子荧光检测硒含量的排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原子荧光检测硒含量的排废装置一种是靠蠕动泵的动力排除,另一种是静力式排除,前者的动力式排除使用蠕动泵,废液排除速度靠蠕动泵的转速和泵管的松紧程度来控制,排废过快会造成有用的气态组分随废液排出,排废太慢会造成大量废液积压,静力式排废依靠液面压力差来实现自动排废,静力式排废废液不能完全排除废液。其中专利号为CN210269615U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液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原子荧光光度计,在使用时,为了方便排出外部装置反应后生产的废液,在废液排出筒顶部具有与废液排出筒一体成型的第一管部,在废液排出筒底部具有与废液排出筒一体成型的排液管,其中在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同时在废液排出筒上还连通有与外界装置连接的连接管,利用连接管可以方便与外界装置连接,其中在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为了对废液排出筒内部进行加压,使得废液加快排出,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缺陷:第一、该技术方案功能单一,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排废装置的排废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子荧光检测硒含量的排废装置,包括反应球(1)和废液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桶(3)设置于反应球(1)的右侧且通过排液管(2)与反应球(1)连通设置,所述废液桶(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废液桶(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推板(6),所述推板(6)的外侧与壳体(4)的内侧壁密封相抵,所述推板(6)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7),所述推板(6)的上表面中部通过第一转杆(8)转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9)的下表面且与多个所述通孔(7)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块(17),所述推板(6)的上表面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设置有滑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荧光检测硒含量的排废装置,包括反应球(1)和废液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桶(3)设置于反应球(1)的右侧且通过排液管(2)与反应球(1)连通设置,所述废液桶(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废液桶(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推板(6),所述推板(6)的外侧与壳体(4)的内侧壁密封相抵,所述推板(6)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7),所述推板(6)的上表面中部通过第一转杆(8)转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9)的下表面且与多个所述通孔(7)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块(17),所述推板(6)的上表面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设置有滑杆(11)和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下端杆壁固定套接与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2)啮合连接,所述壳体(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滑杆(11)和螺纹杆(10)的上端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固定板(13)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3)的下端设置有带动螺纹杆(10)转动的旋转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坤伟
申请(专利权)人:彭坤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