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19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测量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调节座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调节座的底部延伸至限位槽内腔的底部,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万向轮、调节座、限位槽、凹槽、移动块、弹簧、插杆、插槽、移动板、限位板、调节杆、顶板、支撑板、第一螺纹杆、螺纹套、固定板、手轮、第二螺纹杆、压板和检测仪本体,解决了现有建筑用测量仪不方便组合和拆卸的问题,该建筑用测量仪,具备方便组合和拆卸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测量仪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测量仪。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与检测中,水准仪、经纬仪及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建筑用测量仪,目前的这类建筑用测量仪通常由检测仪本体和为检测仪本体提供支撑作用的支架构成,检测仪本体与支架虽然大都采用组合式设计,但拆组操作较为麻烦,不够便捷,携带或移动过程中进行拆组对作业效率影响较大,因此很多时候使用人员更习惯于对测量仪设备整体进行携带,在携带过程中较为精密的检测仪本体部分无法单独获得更好的防护而容易受损。此外,目前的建筑用测量仪的检测仪本体与支架通常采用常规的插接机构进行实现稳定组合,导致一种测量仪的检测仪本体只能与其单独的支架进行组合连接,而无法与其他测量仪的支架进行组合连接,这就导致检测人员作业时,需要携带多套检测仪本体与对应的支架,显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测量仪,具备方便组合和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建筑用测量仪不方便组合和拆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测量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调节座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调节座的底部延伸至限位槽内腔的底部,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移动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调节座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插杆配合使用的插槽,两个插杆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底座并延伸至插槽的内腔,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顶部,所述调节座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贯穿至调节座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顶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顶板的底部并套设有螺纹套,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反的一侧均设置有手轮,两个手轮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两个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压板,两个压板之间设置有检测仪本体。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检测仪本体配合使用的放置槽,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底部延伸至放置槽内腔的底部,两个压板相对的一侧均与检测仪本体接触。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配合使用的插孔,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顶板接触,所述螺纹套的顶部与顶板接触。优选的,所述调节座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调节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栓配合使用的卡槽,两个螺栓相对的一端均贯穿调节座并延伸至卡槽的内腔,所述调节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栓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配合使用的第二螺纹孔,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底部的四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万向轮、调节座、限位槽、凹槽、移动块、弹簧、插杆、插槽、移动板、限位板、调节杆、顶板、支撑板、第一螺纹杆、螺纹套、固定板、手轮、第二螺纹杆、压板和检测仪本体,解决了现有建筑用测量仪不方便组合和拆卸的问题,该建筑用测量仪,具备方便组合和拆卸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万向轮,能够便于底座的移动,通过设置限位槽,能够便于调节座的放置,通过设置插槽,能够便于插杆的使用,通过设置移动板,能够便于使用者移动移动块,通过设置限位板,能够避免调节杆从调节座中脱离,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和螺纹套,能够方便顶板与支撑板的连接,通过设置手轮,能够便于使用者转动第二螺纹杆,通过设置压板,能够固定检测仪本体,通过设置放置槽,能够便于检测仪本体的放置,通过设置插孔,能够便于第一螺纹杆的使用,通过设置卡槽,能够便于螺栓的使用,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孔,能够便于螺栓的安装,通过设置第二螺纹孔,能够便于第二螺纹杆的安装。3、检测仪本体与支撑部分所采用的组合结构精妙,支撑部分可对不同尺寸的检测仪本体提供良好稳定的支撑,由此使得一套支撑部分可与多个检测仪本体配合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万向轮;3、调节座;4、限位槽;5、凹槽;6、移动块;7、弹簧;8、插杆;9、插槽;10、移动板;11、限位板;12、调节杆;13、顶板;14、支撑板;15、第一螺纹杆;16、螺纹套;17、固定板;18、手轮;19、第二螺纹杆;20、压板;21、检测仪本体;22、放置槽;23、插孔;24、螺栓;25、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用测量仪,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座3,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调节座3配合使用的限位槽4,调节座3的底部延伸至限位槽4内腔的底部,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内腔设置有移动块6,两个移动块6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两个移动块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8,调节座3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插杆8配合使用的插槽9,两个插杆8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插槽9的内腔,移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调节座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的顶部贯穿至调节座3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顶板13,顶板1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底部且位于顶板1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第一螺纹杆15的底部贯穿至顶板13的底部并套设有螺纹套16,支撑板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测量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座(3),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调节座(3)配合使用的限位槽(4),所述调节座(3)的底部延伸至限位槽(4)内腔的底部,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腔设置有移动块(6),两个移动块(6)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两个移动块(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8),所述调节座(3)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插杆(8)配合使用的插槽(9),两个插杆(8)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插槽(9)的内腔,所述移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所述调节座(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杆(12)的顶部贯穿至调节座(3)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且位于顶板(1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所述第一螺纹杆(15)的底部贯穿至顶板(13)的底部并套设有螺纹套(16),所述支撑板(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两个固定板(17)相反的一侧均设置有手轮(18),两个手轮(1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9),两个第二螺纹杆(19)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17)并固定连接有压板(20),两个压板(20)之间设置有检测仪本体(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测量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座(3),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调节座(3)配合使用的限位槽(4),所述调节座(3)的底部延伸至限位槽(4)内腔的底部,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腔设置有移动块(6),两个移动块(6)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两个移动块(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8),所述调节座(3)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插杆(8)配合使用的插槽(9),两个插杆(8)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插槽(9)的内腔,所述移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所述调节座(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杆(12)的顶部贯穿至调节座(3)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且位于顶板(1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所述第一螺纹杆(15)的底部贯穿至顶板(13)的底部并套设有螺纹套(16),所述支撑板(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两个固定板(17)相反的一侧均设置有手轮(18),两个手轮(1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付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博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