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太阳能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太阳能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具有量大、无害、经济、温室气体零排放等诸多优势,因此利用太阳能在能源储量和环境问题日趋紧张的今天,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但是太阳能先天劣势也十分明显,太阳能能流密度小,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性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大范围应用,目前利用太阳能技术主要可分为光伏和光热两大类。随着巴黎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基于建筑在碳排放整体中占比的逐年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可有效降低建筑碳排放。目前建筑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基本为光伏和光热。太阳能的光热利用方面,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能汇聚,利用储能技术克服太阳能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不足,在太阳能蓄热电站中已有应用,但在建筑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本申请由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目的是:提出一种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太阳能系统,通过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存储的方式克服太阳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实现间歇储能、持续用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少建筑碳排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太阳能集热器(1),/n其内储存有导热油的第一储热罐(2),/n其内储存有导热油的第二储热罐(3),/n连接所述第一储热罐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储热罐出油管(4)和第一储热罐进油管(5),/n连接所述第二储热罐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储热罐出油管(6)和第二储热罐进油管(7),/n连接所述第一储热罐与用热单元的第一储热罐供热管(8)和第一储热罐回热管(9),/n连接所述第二储热罐与用热单元的第二储热罐供热管(10)和第二储热罐回热管(11),/n连接于所述第一储热罐出油管(4)、所述第一储热罐进油管(5)、所述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能集热器(1),
其内储存有导热油的第一储热罐(2),
其内储存有导热油的第二储热罐(3),
连接所述第一储热罐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储热罐出油管(4)和第一储热罐进油管(5),
连接所述第二储热罐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储热罐出油管(6)和第二储热罐进油管(7),
连接所述第一储热罐与用热单元的第一储热罐供热管(8)和第一储热罐回热管(9),
连接所述第二储热罐与用热单元的第二储热罐供热管(10)和第二储热罐回热管(11),
连接于所述第一储热罐出油管(4)、所述第一储热罐进油管(5)、所述第二储热罐出油管(6)、所述第二储热罐进油管(7)、所述第一储热罐供热管(8)、所述第一储热罐回热管(9)、所述第二储热罐供热管(10)和所述第二储热罐回热管(11)上的阀门,以及
连接于所述第一储热罐出油管(4)、所述第二储热罐出油管(6)、所述第一储热罐供热管(8)和所述第二储热罐供热管(10)上的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罐出油管(4)和所述第二储热罐出油管(6)具有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相连的第一公共管段,并且所述第一公共管段上连接第一循环泵(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罐供热管(8)和所述第二储热罐供热管(10)具有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相连的第二公共管段,并且所述第二公共管段上连接第二循环泵(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单元包括生活热水模块(14)、空调模块(15)和围护性能提升模块(16),所述围护性能提升模块(16)包括嵌于建筑物墙体内的送热盘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管段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喜欣,周玉辉,王朝询,郭新想,朱小波,夏益峰,
申请(专利权)人: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