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710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塔底集水池设置在半地下室的地下地面上,冷却塔本体设置在冷却塔塔底集水池的上面,冷却塔本体的上部分位于半地下室的地上地面以上;循环水泵设置在半地下室内,位于冷却塔塔底集水池的一侧,用于将冷却塔塔底集水池内的水抽出;在半地下室的地下地面设置有集水坑以及在四周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与集水坑相通;集水坑内设置排水泵,排水泵连接有排水管道;冷却塔本体的四周设置有消音格网,消音格网设置在半地下室的地上地面。采用布置在半地下地面的方式消除部分建筑屋顶为钢结构、圆形屋顶或异形结构无法设置的问题,避免了水泵和冷却塔风机运转造成屋面振动漏水及室内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用于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办公写字楼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或工业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写字楼、体育馆、公共建筑的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或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常布置在建筑物屋顶或者地面上,若该系统布置在屋顶,存在以下问题:1)当建筑屋顶为钢结构、圆形屋顶或异形结构时,无法设置该系统;2)水泵和冷却塔风机在屋顶时容易造成屋面振动开裂漏水,防水设置要求高,屋面下噪音大;3)增加建筑物承重量,导致建筑物的投资增加等。若该系统直接布置在地面,存在冷却塔外观突兀,形象差,塔四周溅水外流、系统运行噪声大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冷却水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布置设计合理、低噪音的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和循环水泵,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和冷却塔塔底集水池;其特征在于: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和循环水泵(6),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和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其特征在于: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还包括顶部敞开的半地下室,所述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设置在半地下室的地下地面(13)上,所述冷却塔本体(1)设置在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的上面,冷却塔本体(1)的上部分位于半地下室的地上地面以上;所述循环水泵(6)设置在半地下室内,位于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的一侧,用于将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内的水抽出;在半地下室的地下地面(13)设置有集水坑(10)以及在四周设置有排水沟(9),所述排水沟(9)与集水坑(10)相通;所述集水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和循环水泵(6),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和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其特征在于: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还包括顶部敞开的半地下室,所述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设置在半地下室的地下地面(13)上,所述冷却塔本体(1)设置在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的上面,冷却塔本体(1)的上部分位于半地下室的地上地面以上;所述循环水泵(6)设置在半地下室内,位于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的一侧,用于将冷却塔塔底集水池(4)内的水抽出;在半地下室的地下地面(13)设置有集水坑(10)以及在四周设置有排水沟(9),所述排水沟(9)与集水坑(10)相通;所述集水坑(10)内设置排水泵(11),所述排水泵(11)连接有排水管道(12);所述冷却塔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消音格网(17),所述消音格网(17)设置在半地下室的地上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地下式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本体(1)顶部设置有风机(2)和电机(3),所述电机(3)驱动风机(2)。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启义周志刚罗茂强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