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090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包括上油包和下油包;导热腔,设于散热片内,用于容纳导热介质,导热腔连通上油包和下油包,导热腔在散热片表面的投影不小于散热片表面积的30%,导热腔与散热片的棱边之间留有间距。在上油包和下油包的连接方式上,与现有技术的油路相比,本方案直接通过导热腔将上油包和下油包之间的散热片导通。导热介质在导热腔内的流动方式,不再受油路走向的限制。而是随着散热片底部温度的升高,逐渐上升。上升过程中,导热介质受到上方温度较低的导热介质的阻碍,使温度差异的导热介质之间发生更激烈的对流。使导热腔内部的导热介质更快实现充分换热,导热腔整体温度更易保持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气。
技术介绍
电暖气是常用的家用取暖设备,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暖气通常包括散热片1,和分布于散热片1上的若干油路,油路之间均留有一定间距。油路连接上油包11和下油包12,其中,上油包11的水平位置相对较高。油路内具有导热介质,加热装置位于下油包12内。当电暖气启动时,下油包12内的加热装置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膨胀,密度变小,温度相对较高的导热介质与温度相对较低的导热介质之间产生密度差。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温度相对较高的热油从中间的油路向上流动,流动过程中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片1壳体,使散热片1整体温度升高。位于上油包11内的导热介质温度相对较低,在重力的作用下,经两侧油路逐渐向下流动并被加热,从而形成一个大循环。现有的电暖气存在以下缺陷:散热片发热时带动散热片附近的空气做自然对流运动,导致下方空气温度相对较低,上方空气温度较高,温度较高的空气因膨胀而密度变小,随之做上升运动。使散热片附近的热空气上升,以散热片为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油包(11)和下油包(12);/n导热腔(2),设于散热片(1)内,所述导热腔(2)连通所述上油包(11)和所述下油包(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油包(11)和下油包(12);
导热腔(2),设于散热片(1)内,所述导热腔(2)连通所述上油包(11)和所述下油包(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腔(2)在散热片(1)表面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散热片(1)表面积的3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导热腔(2)与散热片(1)的棱边(13)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间距不小于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散热片(1)还包括:
搅流结构,包括若干凹陷部(3),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导热腔(2)上,所述凹陷部(3)向所述导热腔(2)内部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沿水平方向分布构成凹陷单元,相邻所述凹陷单元之间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凹陷单元之间相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分布于所述导热腔(2)正对的两个面上,正对设置的两所述凹陷部(3)之间相互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为圆柱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树男毕然陈红陈小辉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