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熔接钢塑复合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94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熔接钢塑复合管件,其包括复合管和管状塑料连接件,所述管状塑料连接件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复合管端部适配插接的环状承接口,所述环状承接口的侧壁预埋设置有高导磁金属环,所述高导磁金属环包括第一内层环、若干块固定于第一内层环外侧壁的第一弧形块和若干块滑移于第一内层环外侧壁的第二弧形块,所述若干块第一弧形块沿第一内层环周向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弧形块分布于相邻两块第一弧形块之间,所述第二弧形块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块第一弧形块的端部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节局部加热程度、防止塑料层热熔后外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感应熔接钢塑复合管件
本技术涉及钢塑复合管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熔接钢塑复合管件。
技术介绍
电磁感应熔接管件是基于聚能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成功开发,其原理是充分利用钢塑复合压力管中间层为钢的结构特点:中间层钢优异的导磁性能决定了其对于高速变化的磁力线有着天然的磁-热转化功能,其原理与家用的电磁炉一致,方法是先将棺材插入管件的承接口,然后将电磁感应器的励磁线圈环抱在管件上,开机通电时,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力线令钢管可控加热,最终熔融塑料。现有公告号为CN2025461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熔接钢塑复合管件,该复合管件包括:复合管和管状塑料连接件,复合管包括:不到次或弱导磁金属层和塑料层;管状塑料连接件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与复合管端部适配插接的环状承接口,环状承接口的侧壁预埋设置有高导磁金属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方案虽然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但是管状塑料连接件经电磁感应加热的温度固定,各部分加热相同,没有对局部进行加热调节,不能控制熔接的位置,且加热温度未到达整体的熔接温度时,复合管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感应熔接钢塑复合管件,包括复合管(1)和管状塑料连接件(2),所述管状塑料连接件(2)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复合管(1)端部适配插接的环状承接口(21),所述环状承接口(21)的侧壁预埋设置有高导磁金属环(22),所述高导磁金属环(22)包括大高导磁金属环(221),大高导磁金属环(221)预埋设置在环状承接口(21)的外壁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高导磁金属环(221)包括第一内层环(2211)、若干块固定于第一内层环(2211)外侧壁的第一弧形块(2212)和若干块滑移于第一内层环(2211)外侧壁的第二弧形块(2213),若干块所述第一弧形块(2212)沿第一内层环(22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熔接钢塑复合管件,包括复合管(1)和管状塑料连接件(2),所述管状塑料连接件(2)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复合管(1)端部适配插接的环状承接口(21),所述环状承接口(21)的侧壁预埋设置有高导磁金属环(22),所述高导磁金属环(22)包括大高导磁金属环(221),大高导磁金属环(221)预埋设置在环状承接口(21)的外壁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高导磁金属环(221)包括第一内层环(2211)、若干块固定于第一内层环(2211)外侧壁的第一弧形块(2212)和若干块滑移于第一内层环(2211)外侧壁的第二弧形块(2213),若干块所述第一弧形块(2212)沿第一内层环(2211)周向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弧形块(2213)分布于相邻两块第一弧形块(2212)之间,所述第二弧形块(221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块第一弧形块(2212)的端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熔接钢塑复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层环(2211)与第二弧形块(2213)相互贴附的侧壁向第一内层环(2211)环心方向内凹有第一凹槽(2214),所述第二弧形块(2213)与第一内层环(2211)相互贴附的侧壁固定有第一滑块(2215),所述第一滑块(2215)滑移连接于第一凹槽(22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熔接钢塑复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1)分为第一复合管(11)和第二复合管(12),所述第一复合管(11)包括不导磁或弱导磁性金属层(111)和塑料层(112),所述不导磁或弱导磁性金属层(111)与塑料层(112)的布置为:不导磁或弱导磁性金属层(111)为外层,塑料层(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权操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久阳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