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7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管夹固定于管道上,底座的顶部固定于管夹上,异径转轴的上端插入于底座内且与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推力轴承及U型支架自上到下依次安装于立轴上,立轴的上端与异径转轴相连接,立轴的下端套接有螺母;U型支架的开口方向朝下,第一承载轴穿过第一滚轮、U型支架一端的侧面及第二滚轮将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连接于U型支架上,第二承载轴穿过第三滚轮、U型支架另一端的侧面及第四滚轮将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连接于U型支架上,该支架的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动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电力和石油化工行业普遍大量使用的滑动支架,其缺点表现在:1)滑动支架安装前,管道及基座预埋铁垫板均已安装固定,即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定值,当滑动支架管夹高度大于空间间隙时,安装中通常是通过抬升管道加大空间间隙,对管道的安全运行不利;当滑动支架管夹高度小于空间间隙时,支架无法一次安装到位,给安装带来极大的困难。2)滑动支架管夹与预埋件垫板间为面接触,相互滑动时为滑动摩擦,易于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尤其是露天布置时,管夹与垫板接触面因锈蚀或滑动面不平整引起摩擦力进一步增大,导致管道热位移异常及管道应力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该支架的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包括管夹;管夹固定于管道上,管夹四个角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可调式转轴组件、推力轴承及万向轮组件;可调式转轴组件包括异径转轴、底座及立轴;万向轮组件包括U型支架、第一承载轴、第一滚轮、U型支架、第二滚轮、第二承载轴、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底座的顶部固定于管夹上,异径转轴的上端插入于底座内且与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推力轴承及U型支架自上到下依次安装于立轴上,立轴的上端与异径转轴相连接,立轴的下端套接有螺母;U型支架的开口方向朝下,第一承载轴穿过第一滚轮、U型支架一端的侧面及第二滚轮将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连接于U型支架上,第二承载轴穿过第三滚轮、U型支架另一端的侧面及第四滚轮将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连接于U型支架上。沉头螺钉插入于底座侧面的销孔中。螺母与U型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其中,第一垫圈套接于立轴上,固定销穿过螺母及立轴将立轴与螺母相连接;推力轴承由自上到下依次套装于立轴上的轴圈、保持架、钢球及座圈组成,其中,轴圈的端面与异径转轴的底部相连接,座圈与U型支架的顶部相连接。管夹通过螺栓固定于管道上。U型支架的一侧为第一立板,U型支架的另一侧为第二立板,其中,第一承载轴穿过第一滚轮、第一立板及第二滚轮将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连接于U型支架上,第二承载轴穿过第三滚轮、第二立板及第四滚轮将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连接于U型支架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在具体操作时,异径转轴的上端插入于底座内且与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时,旋转异径转轴,使得滑动支架的高度满足管道与预埋件垫板间的距离要求,实现安装高度的可调,安装完成后,垂直向下的管道载荷通过管夹传递至底座,推力轴承将底座上的载荷传递至万向轮组件上,万向轮组件上的载荷由其下方的预埋件垫板承载,当管道在水平方向位移时,推力轴承转动,万向轮组件沿立轴自动转动并沿管道位移方向滚动,在同样载荷的情况下,该滚动轴承摩擦力较小,本技术比传统滑动支架摩擦力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推力轴承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截面图;图5为保持架12的示意图;图6为轴圈11的示意图;图7为万向轮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管夹、2为可调式转轴组件、3为推力轴承、4为万向轮组件、5为角、6为底座、7为异径转轴、8为柱状螺纹、9为立轴、10为沉头螺钉、11为轴圈、12为保持架、13为钢球、14为座圈、15为U型支架、16为第一承载轴、17为第一滚轮、18为第二滚轮、19为第一立板、20为第二承载轴、21为第三滚轮、22为第四滚轮、23为第二立板、24为第一垫圈、25为螺母、26为固定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至图7,本技术所述的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包括管夹1;管夹1固定于管道上,管夹1四个角5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可调式转轴组件2、推力轴承3及万向轮组件4;可调式转轴组件2包括异径转轴7、底座6及立轴9;万向轮组件4包括U型支架15、第一承载轴16、第一滚轮17、U型支架15、第二滚轮18、第二承载轴20、第三滚轮21及第四滚轮22;底座6的顶部固定于管夹1上,异径转轴7的上端插入于底座6内且与底座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推力轴承3及U型支架15自上到下依次安装于立轴9上,立轴9的上端与异径转轴7相连接,立轴9的下端套接有螺母25;U型支架15的开口方向朝下,第一承载轴16穿过第一滚轮17、U型支架15一端的侧面及第二滚轮18将第一滚轮17及第二滚轮18连接于U型支架15上,第二承载轴20穿过第三滚轮21、U型支架15另一端的侧面及第四滚轮22将第三滚轮21及第四滚轮22连接于U型支架15上,其中,管夹1通过螺栓固定于管道上;沉头螺钉10插入于底座6侧面的销孔中。螺母25与U型支架15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24,其中,第一垫圈24套接于立轴9上,固定销26穿过螺母25及立轴9将立轴9与螺母25相连接;推力轴承3由自上到下依次套装于立轴9上的轴圈11、保持架12、钢球13及座圈14组成,其中,轴圈11的端面与异径转轴7的底部相连接,座圈14与U型支架15的顶部相连接。U型支架15的一侧为第一立板19,U型支架15的另一侧为第二立板23,其中,第一承载轴16穿过第一滚轮17、第一立板19及第二滚轮18将第一滚轮17及第二滚轮18连接于U型支架15上,第二承载轴20穿过第三滚轮21、第二立板23及第四滚轮22将第三滚轮21及第四滚轮22连接于U型支架15上。底座6的底部设置有柱状凹槽,所述柱状凹槽内设置有内螺纹,异径转轴7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柱状螺纹8,通过旋转异径转轴7,使得滑动支架的高度满足管道与预埋件垫板间的距离要求,然后拧紧沉头螺钉10,将底座6与异径转轴7固定。本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为:本技术在安装时,由上至下依次安装管夹1、可调式转轴组件2、推力轴承3及万向轮组件4,底座6与异径转轴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旋转异径转轴7,使得滑动支架的高度满足管道与预埋件垫板间的距离要求。安装完毕后,垂直向下的管道载荷通过管夹1传递至底座6,推力轴承3将底座6上的载荷传递至万向轮组件4上,万向轮组件4的载荷由下方预埋件垫板承载。当管道在水平方向位移时,推力轴承3的轴圈11及座圈14通过中间的钢球13相互转动,万向轮组件4沿立轴9自动转动并沿管道位移方向滚动,在同样载荷的情况下,该滚动轴承摩擦力较小,本技术比传统滑动支架摩擦力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夹(1);管夹(1)固定于管道上,管夹(1)四个角(5)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可调式转轴组件(2)、推力轴承(3)及万向轮组件(4);/n可调式转轴组件(2)包括异径转轴(7)、底座(6)及立轴(9);万向轮组件(4)包括U型支架(15)、第一承载轴(16)、第一滚轮(17)、U型支架(15)、第二滚轮(18)、第二承载轴(20)、第三滚轮(21)及第四滚轮(22);/n底座(6)的顶部固定于管夹(1)上,异径转轴(7)的上端插入于底座(6)内且与底座(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推力轴承(3)及U型支架(15)自上到下依次安装于立轴(9)上,立轴(9)的上端与异径转轴(7)相连接,立轴(9)的下端套接有螺母(25);/nU型支架(15)的开口方向朝下,第一承载轴(16)穿过第一滚轮(17)、U型支架(15)一端的侧面及第二滚轮(18)将第一滚轮(17)及第二滚轮(18)连接于U型支架(15)上,第二承载轴(20)穿过第三滚轮(21)、U型支架(15)另一端的侧面及第四滚轮(22)将第三滚轮(21)及第四滚轮(22)连接于U型支架(1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夹(1);管夹(1)固定于管道上,管夹(1)四个角(5)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可调式转轴组件(2)、推力轴承(3)及万向轮组件(4);
可调式转轴组件(2)包括异径转轴(7)、底座(6)及立轴(9);万向轮组件(4)包括U型支架(15)、第一承载轴(16)、第一滚轮(17)、U型支架(15)、第二滚轮(18)、第二承载轴(20)、第三滚轮(21)及第四滚轮(22);
底座(6)的顶部固定于管夹(1)上,异径转轴(7)的上端插入于底座(6)内且与底座(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推力轴承(3)及U型支架(15)自上到下依次安装于立轴(9)上,立轴(9)的上端与异径转轴(7)相连接,立轴(9)的下端套接有螺母(25);
U型支架(15)的开口方向朝下,第一承载轴(16)穿过第一滚轮(17)、U型支架(15)一端的侧面及第二滚轮(18)将第一滚轮(17)及第二滚轮(18)连接于U型支架(15)上,第二承载轴(20)穿过第三滚轮(21)、U型支架(15)另一端的侧面及第四滚轮(22)将第三滚轮(21)及第四滚轮(22)连接于U型支架(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高度可调且摩擦力较小的滑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沉头螺钉(10)插入于底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盛广王军民李楠林王鹏武彦飞陈尚军邓玲惠秦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