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芯组件及延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6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阀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阀芯组件及延时阀,阀芯组件包括阀杆,阀杆下端设有第一密封件,阀杆下端和第一密封件伸入延时筒内,第一密封件外周和延时筒内壁贴合;第一密封件下侧和延时筒内壁配合形成一个延时腔;第一密封件上侧设有卡套,卡套套设在阀杆外周,卡套上开设有缓流孔,阀杆内部开设有流道,流道上端与缓流孔导通,流道下端导通至延时腔;当阀杆下端被推入延时筒内时,第一密封件外圈受力后与延时筒内壁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卡套上开设有缓流孔,使得阀芯组件在工作过程中,水流从缓流孔流入延时筒内部,在阀杆下压过程中,水流在延时筒内形成压力,第一密封件外圈受力后与延时筒内壁分离,延时筒内的水流能够迅速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芯组件及延时阀
本技术属于阀门
,特指一种阀芯组件及延时阀。
技术介绍
水龙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用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渐提高,普通的水龙头由于存在开启关闭时间过长,导致操作不便和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产生,目前普通水龙头正在被慢慢取代,特别在一些公共场所,具有节水功能的延时阀芯已基本普及。中国技术专利CN205504112U中提出一种延时阀芯,如图1所示,包括延时阀芯结构和按把(D-15),按把(D-15)下腔设有装饰套(D-13),装饰套内设有上盖头(D-10),盖头(D-10)上端与按把(D-1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二(D-17),按把(D-15)中部设有穿过盖头(D-10)的阀杆(D-6);盖头(D-10)下端设有储水腔(D-8),储水腔(D-8)上端设有碗型垫二(D-12),储水腔(D-8)下端设有出水压垫(D-7),阀杆(D-6)中部有阀杆内通道口(D-9),阀杆(D-6)内设有流量调节阀芯装置,流量调节阀芯装置包括密封延时芯(D-3),密封延时芯(D-3)超出阀杆(D-6)端部下方设有出水腔,出水腔上方设有出水压垫(D-7),下方设有固定于密封延时芯(D-3)底部的碗型垫一(D-4),出水腔下端一体化设有延时筒(D-1),延时筒(D-1)与密封延时芯(D-3)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一(D-2),所述密封延时芯(D-3)超出阀杆(D-6)部分与所述阀杆(D-6)之间设有胶圈一(D-5)。按压该产品的阀杆时,阀杆(D-6)和密封延时芯(D-3)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密封延时芯(D-3)下端的延时筒(D-1)内腔减小且水压增大,碗型垫一(D-4)受水压变形,密封延时芯(D-3)下端的水流沿着延时筒(D-1)侧壁流出;待水压减小后,碗型垫一(D-4)复位并继续贴合延时筒(D-1)侧壁;复位弹簧一(D-2)和复位弹簧二(D-17)均处于压缩状态;需指出的,此时的延时阀芯依然是不通水的。松开该产品的阀杆时,复位弹簧二(D-17)驱动阀杆(D-6)迅速复位,而复位弹簧一(D-2)驱动密封延时芯(D-3)和碗型垫一(D-4)缓慢上升至复位;即,阀杆(D-6)和密封延时芯(D-3)之间是先迅速远离再缓慢接近的过程,该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延时阀芯在该时间内实现通水。密封延时芯(D-3)向上缓慢复位的原因是:密封延时芯(D-3)下端的延时筒(D-1)形成了一个储水的内腔,水从延时筒侧壁沟槽逐渐流入该内腔时,密封延时芯(D-3)才能在复位弹簧一(D-2)作用下逐渐复位。水从延时筒内壁的沟槽流入的速度决定了密封延时芯(D-3)的复位时间。密封延时芯(D-3)的上部是一个芯杆,芯杆上设置有缓流孔,缓流孔的上部连通储水腔(D-8),缓流孔的下部连通至出水腔;当密封延时芯(D-3)缓慢上升至抵紧在阀杆(D-6)下端时,胶圈一(D-5)封堵阀杆通道,储水腔(D-8)和出水腔之间被隔断,延时自闭水咀关闭。该技术方案存在的缺点是:1、需要在延时筒侧壁设置轴向的沟槽,加工复杂;沟槽边沿较为锐利,容易磨损碗型垫一(D-4);2、碗型垫一(D-4)沿着延时筒(D-1)内壁的沟槽滑动时,碗型垫一(D-4)嵌入沟槽内的接触面积不可控,而且该接触面积会随着使用次数发送变化,影响沟槽的通水流量,导致延时关闭的时间量波动较大;3、使用者大力按压阀杆时,碗型垫一(D-4)和沟槽快速摩擦,进一步加剧碗型垫一(D-4)变形;4、按下阀杆时,水路是未导通的,只有松开手时,水路才会导通;而且,出水量在松开手的瞬间逐渐变小,因此,该阀芯无法做到较长时间的大流量出水;5、产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延时关闭的时间量普遍发生变化,延时过长则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延时过短则会导致开启后快速关闭,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甚至有些延时阀芯在使用几个月后就会出现不出水或出水不停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时时间稳定,可节约用水的阀芯组件及延时阀。本技术阀芯组件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阀芯组件,包括阀杆,所述阀杆下端设有第一密封件,阀杆下端和第一密封件伸入延时筒内,第一密封件外周和延时筒内壁贴合;第一密封件下侧和延时筒内壁配合形成一个延时腔;所述第一密封件上侧设有卡套,卡套套设在所述阀杆外周,卡套上开设有缓流孔,所述阀杆内部开设有流道,流道上端与缓流孔导通,流道下端导通至所述延时腔;当阀杆下端被推入延时筒内时,第一密封件外圈受力后与延时筒内壁分离。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套与阀杆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缓流孔、间隙及流道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密封件活动范围内的延时筒内壁是光滑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套周面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开设有所述缓流孔。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安装在阀芯架内,阀芯架内设置有储液腔,阀杆中部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阀芯架配合将储液腔分隔成进水储液腔和出水储液腔,其中进水储液腔与进水通道连接,出水储液腔和出水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上侧为进水储液腔,所述卡套位于进水储液腔内;所述进水储液腔的延时筒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阀芯座和锁紧帽配合形成所述阀芯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流孔的孔径为0.15-0.25mm。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外套设有阀芯座,阀芯座上设有供水流通过的通水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座下端成型有第一连接凸台,所述延时筒套设在第一连接凸台外周,延时筒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凸台之间设有密封圈;阀芯座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凸台,第二连接凸台外侧设有锁紧帽,锁紧帽套设在所述阀杆外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上端设有接头,接头与所述锁紧帽之间设有弹簧,锁紧帽与阀杆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帽与阀杆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分体设置时,阀帽通过螺纹连接在阀杆端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阀帽与卡套之间,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阀帽外周,第一密封件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卡套下端面与凹槽内壁相抵接,卡套上端与所述阀杆之间设有密封圈。一种延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进水道与出水道之间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上述的阀芯组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腔内成型有安装凸台,所述延时筒上沿形成有卡台,卡台边缘卡设在安装凸台上,卡台与安装凸台之间压设有密封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外设有锁紧帽,锁紧帽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锁紧帽与阀体之间压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卡套上开设有缓流孔,使得阀芯组件在工作过程中,水流从缓流孔流入延时筒内部,在阀杆下压过程中,水流在延时筒内形成压力,第一密封件外圈受力后与延时筒内壁分离,延时筒内的水流能够迅速排出;单独在阀杆上开设了水流进入延时筒内的进水路径,同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延时筒侧壁沟槽设计或者延时针等结构设计,通过第一密封件确保延时筒侧壁只能单向排水,使得延时时间能够保持稳定,极大程度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延时时间不易控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芯组件,包括阀杆(1),所述阀杆(1)下端设有第一密封件(9),阀杆(1)下端和第一密封件(9)伸入延时筒(4)内,第一密封件(9)外周和延时筒(4)内壁贴合;第一密封件(9)下侧和延时筒(4)内壁配合形成一个延时腔(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9)上侧设有卡套(5),卡套(5)套设在所述阀杆(1)外周,卡套(5)上开设有缓流孔(6),所述阀杆(1)内部开设有流道(10),流道(10)上端与缓流孔导通,流道(10)下端导通至所述延时腔(200);当阀杆下端被推入延时筒(4)内时,第一密封件(9)外圈受力后与延时筒(4)内壁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5 CN 20191136424661.一种阀芯组件,包括阀杆(1),所述阀杆(1)下端设有第一密封件(9),阀杆(1)下端和第一密封件(9)伸入延时筒(4)内,第一密封件(9)外周和延时筒(4)内壁贴合;第一密封件(9)下侧和延时筒(4)内壁配合形成一个延时腔(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9)上侧设有卡套(5),卡套(5)套设在所述阀杆(1)外周,卡套(5)上开设有缓流孔(6),所述阀杆(1)内部开设有流道(10),流道(10)上端与缓流孔导通,流道(10)下端导通至所述延时腔(200);当阀杆下端被推入延时筒(4)内时,第一密封件(9)外圈受力后与延时筒(4)内壁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5)与阀杆(1)之间设有间隙(26),所述缓流孔(6)、间隙(26)及流道(10)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密封件(9)活动范围内的延时筒(4)内壁是光滑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5)周面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内开设有所述缓流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安装在阀芯架内,阀芯架内设置有储液腔,阀杆中部设置有密封圈(32),密封圈(32)与阀芯架配合将储液腔分隔成进水储液腔(101)和出水储液腔(102),其中进水储液腔(101)与进水通道连接,出水储液腔(102)和出水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9)的上侧为进水储液腔(101),所述卡套(5)位于进水储液腔内;所述进水储液腔的延时筒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8);阀芯座(2)和锁紧帽(14)配合形成所述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灵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美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