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0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包括碳化硅陶瓷和设置在碳化硅陶瓷内部的金属骨架结构,碳化硅陶瓷为分体式结构,碳化硅陶瓷包括前盖板陶瓷块、流道轮毂陶瓷块、流道前部陶瓷块、流道后部陶瓷块、后盖板陶瓷块和轮毂陶瓷块,金属骨架结构包括前盖板金属骨架和金属骨架,前盖板陶瓷块、前盖板金属骨架、流道前部陶瓷块、流道轮毂陶瓷块、金属骨架、流道后部陶瓷块和后盖板陶瓷块和轮毂陶瓷块依次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碳化硅陶瓷和金属骨架之间设置有装配间隙,装配间隙中填充有树脂粘接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连接稳定性高度、采用分体式结构的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
本技术涉及碳化硅陶瓷泵
,具体说是一种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
技术介绍
叶轮是重型渣浆泵的核心部件,采用碳化硅陶瓷作为叶轮的表面接触材料是提升叶轮的耐磨蚀性和耐腐蚀性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叶轮的使用寿命。现有公告号CN208073779U、名称为“一种重型渣浆泵用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型渣浆泵用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其包括碳化硅陶瓷和镶设在碳化硅陶瓷内部的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包括前盖板、金属叶片和后盖板,所述金属叶片夹设在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所述金属骨架和碳化硅陶瓷之间留有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中填充有树脂粘接剂,但是此技术方案中的碳化硅陶瓷和金属骨架是一体式结构,当需要安装的叶轮尺寸大于1m以上时,如仍然采用传统的浇注工艺形成一体式结构,成型的叶轮应力不均匀,很难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生产方便、装配简便、密封效果好的拼接式内衬的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连接稳定性高度、采用分体式结构的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包括碳化硅陶瓷和设置在碳化硅陶瓷内部的金属骨架结构,所述碳化硅陶瓷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碳化硅陶瓷包括前盖板陶瓷块、流道轮毂陶瓷块、流道前部陶瓷块、流道后部陶瓷块、后盖板陶瓷块和轮毂陶瓷块,所述金属骨架结构包括前盖板金属骨架和金属骨架,所述前盖板金属骨架设置在前盖板陶瓷块与流道前部陶瓷块之间,所述金属骨架设置在流道后部陶瓷块与后盖板陶瓷块之间,前盖板陶瓷块、前盖板金属骨架、流道前部陶瓷块、流道轮毂陶瓷块、金属骨架、流道后部陶瓷块和后盖板陶瓷块和轮毂陶瓷块依次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所述碳化硅陶瓷和金属骨架之间设置有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中填充有树脂粘接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原有的碳化硅陶瓷一体式结构分体为前盖板陶瓷块、流道轮毂陶瓷、流道前部陶瓷块、流道后部陶瓷块、后盖板陶瓷块和轮毂陶瓷块六个部分,六部分之间通过设置有相应凸凹结构实现固定,再由金属骨架和前盖板金属骨架为各个部件陶瓷提供支撑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本叶轮的稳定性,分体式陶瓷结构也便于生产加工难度,铸造的碳化硅陶瓷件的强度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前盖板金属骨架嵌设在前盖板陶瓷块和流道前部陶瓷块形成的空腔一内,前盖板陶瓷块上设置有通胶孔,所述前盖板金属骨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注胶孔,所述通胶孔与注胶孔连通,所述的前盖板金属骨架外径长度小于空腔一的外径长度,前盖板金属骨架的轴向长度小于空腔一的轴向长度,前盖板金属骨架四周形成回形注胶通道,所述通胶孔、注胶孔和回形注胶通道连通形成第一注胶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注胶并且采用这个方式能提高注胶的效率,并且将前盖板金属骨架与前盖板陶瓷块和流道前部陶瓷块充分胶黏,提高胶黏剂将前盖板金属骨架与陶瓷部件胶黏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金属骨架设置在流道后部陶瓷块和后盖板陶瓷块形成空腔二中,金属骨架上设置有嵌合凸部,所述流道后部陶瓷块和流道前部陶瓷块分别设置有与嵌合凸部相匹配的嵌合凹槽一和嵌合凹槽二,金属骨架的嵌合凸部贯穿嵌合凹槽一和嵌合凹槽二将流道后部陶瓷块和流道前部陶瓷块连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时,将金属骨架嵌合贯穿流道后部陶瓷块和流道前部陶瓷块,既可实现金属骨架、流道后部陶瓷块、后盖板陶瓷三部件的固定连接,并且流道后部陶瓷块和流道前部陶瓷块嵌合凹槽一和嵌合凹槽二位置大小相同,提高金属骨架带动流道后部陶瓷块和后盖板陶瓷旋转叶片旋转的同步性,提高旋转稳定性和叶轮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嵌合凹槽一和嵌合凹槽二形成横向容纳腔,所述嵌合凸部沿叶轮径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横向容纳腔沿叶轮径向方向的长度,嵌合凸部与横向容纳腔之间形成横向注胶通道一,所述横向注胶通道一与第一注胶通道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的横向注胶通道一与第一注胶通道连通,胶黏剂在横向注胶通道一、第一注胶通道形成一条胶黏剂通路,胶黏剂通路流经前盖板陶瓷块、前盖板金属骨架、流道前部陶瓷块、流道后部陶瓷块和金属骨架,将其整体胶黏固化,提高各部件之间的粘接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注胶孔自前盖板金属骨架中心向边缘呈旋风状扩散,嵌合凸部设置为弧形旋风状凸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胶孔自前盖板金属骨架中心向边缘呈旋风状扩散,配合前盖板陶瓷块的通胶孔,盖板金属骨架与前盖板陶瓷块之间形成注胶通路,扩大了胶黏连接的接触面积,提高叶轮胶粘的稳定性,并且嵌合的凸部、嵌合凹槽一和嵌合凹槽二均设置为弧形旋风状,弧形旋风的旋转方向与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同,采用这种方式能提高金属骨架与流道轮毂前、后部陶瓷块的连接紧密性,并且随着叶轮转动的方向,嵌合凸凹槽的接触面积大,旋转平稳性高,不易发生惯性碰撞,叶轮旋转的稳定性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金属骨架的嵌合凸部的末端设置有凸齿,所述嵌合凹槽二与凸齿相应位置设置有阻挡台,所述阻挡台设置为L字形,所述阻挡台长边的一面阻挡嵌合凸部的凸齿,所述金属骨架与流道前部陶瓷块之间沿叶轮轴向方向设置有竖向注胶通道一,阻挡台L型拐角槽与前盖金属骨架连接,所述前盖金属骨架与流道前部陶瓷块叶轮轴向方向设置有竖向注胶通道二,所述竖向注胶通道一、横向注胶通道一和竖向注胶通道二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金属骨架的嵌合凸部的末端设置有凸齿,嵌合凹槽二与凸齿相应位置设置有阻挡台,阻挡台设置为L字形,阻挡台长边的一面阻挡嵌合凸部的凸齿,使得属骨架与流道前部陶瓷块之间沿叶轮轴向方向形成竖向注胶通道一,阻挡台L型拐角槽与前盖金属骨架连接,使得前盖金属骨架与流道前部陶瓷块叶轮轴向方向设置有竖向注胶通道二,竖向注胶通道一、横向注胶通道一和竖向注胶通道二相连通,最终第一注胶通道、竖向注胶通道二、横向注胶通道一和竖向注胶通道一形成胶黏剂注胶通道将前盖板陶瓷块、前盖板金属骨架、流道前部陶瓷块、流道后部陶瓷块、后盖板陶瓷块和轮毂陶瓷块粘接固定,胶黏剂形成通路,胶黏剂最终固化形成一胶黏层的一体化的结构,各个部件之间的胶黏剂相互作用,提高胶黏的粘接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金属骨架沿叶轮径向方向的长度小于空腔二沿叶轮径向方向的长度,金属骨架与后盖板陶瓷块之间形成横向注胶通道二,所述横向注胶通道二与竖向注胶通道一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金属骨架与流道后部陶瓷块、后盖板陶瓷块粘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流道轮毂陶瓷块与金属骨架的中心支撑部沿叶轮的轴向卡接固定,所述流道轮毂陶瓷块与流道后部陶瓷块的凸台部沿沿叶轮的径向卡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道轮毂陶瓷块通过金属骨架的中心支撑部与流道后部陶瓷块的凸台部卡接,实现流道轮毂陶瓷块轴向和径向固定,设计巧妙,装配方便,稳定性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金属骨架设置有金属凸缘,轮毂陶瓷块套接在金属凸缘上将后盖板陶瓷块与金属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硅陶瓷(1)和设置在碳化硅陶瓷(1)内部的金属骨架结构(2),所述碳化硅陶瓷(1)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碳化硅陶瓷(1)包括前盖板陶瓷块(3)、流道轮毂陶瓷块(4)、流道前部陶瓷块(5)、流道后部陶瓷块(6)、后盖板陶瓷块(7)和轮毂陶瓷块(8),所述金属骨架结构(2)包括前盖板金属骨架(9)和金属骨架(10),所述前盖板金属骨架(9)设置在前盖板陶瓷块(3)与流道前部陶瓷块(5)之间,所述金属骨架(10)设置在流道后部陶瓷块(6)与后盖板陶瓷块(7)之间,前盖板陶瓷块(3)、前盖板金属骨架(9)、流道前部陶瓷块(5)、流道轮毂陶瓷块(4)、金属骨架(10)、流道后部陶瓷块(6)和后盖板陶瓷块(7)和轮毂陶瓷块(8)依次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所述碳化硅陶瓷(1)和金属骨架(10)之间设置有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中填充有树脂粘接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硅陶瓷(1)和设置在碳化硅陶瓷(1)内部的金属骨架结构(2),所述碳化硅陶瓷(1)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碳化硅陶瓷(1)包括前盖板陶瓷块(3)、流道轮毂陶瓷块(4)、流道前部陶瓷块(5)、流道后部陶瓷块(6)、后盖板陶瓷块(7)和轮毂陶瓷块(8),所述金属骨架结构(2)包括前盖板金属骨架(9)和金属骨架(10),所述前盖板金属骨架(9)设置在前盖板陶瓷块(3)与流道前部陶瓷块(5)之间,所述金属骨架(10)设置在流道后部陶瓷块(6)与后盖板陶瓷块(7)之间,前盖板陶瓷块(3)、前盖板金属骨架(9)、流道前部陶瓷块(5)、流道轮毂陶瓷块(4)、金属骨架(10)、流道后部陶瓷块(6)和后盖板陶瓷块(7)和轮毂陶瓷块(8)依次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所述碳化硅陶瓷(1)和金属骨架(10)之间设置有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中填充有树脂粘接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金属骨架(9)嵌设在前盖板陶瓷块(3)和流道前部陶瓷块(5)形成的空腔一(11)内,前盖板陶瓷块(3)上设置有通胶孔(12),所述前盖板金属骨架(9)上设置有若干个注胶孔(13),所述通胶孔(12)与注胶孔(13)连通,所述的前盖板金属骨架(9)外径长度小于空腔一(11)的外径长度,前盖板金属骨架(9)的轴向长度小于空腔一(11)的轴向长度,前盖板金属骨架(9)四周形成回形注胶通道(14),所述通胶孔(12)、注胶孔(13)和回形注胶通道(14)连通形成第一注胶通道(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10)设置在流道后部陶瓷块(6)和后盖板陶瓷块(7)形成空腔二(16)中,金属骨架(10)上设置有嵌合凸部(17),所述流道后部陶瓷块(6)和流道前部陶瓷块(5)分别设置有与嵌合凸部(17)相匹配的嵌合凹槽一(18)和嵌合凹槽二(19),金属骨架(10)的嵌合凸部(17)贯穿嵌合凹槽一(18)和嵌合凹槽二(19)将流道后部陶瓷块(6)和流道前部陶瓷块(5)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碳化硅陶瓷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凹槽一(18)和嵌合凹槽二(19)形成横向容纳腔(29),所述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南刘凯许斌陈敬李再勇邢彧汪红刚赵红飞阳白梅潘帅童捷宋健康杜金辉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