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窗,涉及门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框中设置有推窗,推窗滑移设置在外框中,外框中设置有隔风装置,隔风装置包括升降系统及收纳系统;升降系统包括丝杆、吸附横杆、第一驱动电机,丝杆转动设置在外框侧壁中;吸附横杆水平设置,吸附横杆底部设置有电磁铁,丝杆穿设所述吸附横杆的一端,且吸附横杆与丝杆螺纹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丝杆转动;收纳系统包括收纳盒,收纳盒设置在外框底壁上,收纳盒盖合设置有夹紧横杆,夹紧横杆固定有透明隔风膜,透明隔风膜设置在收纳盒中,夹紧横杆设置在吸附横杆的正下方,夹紧横杆上表面采用铁质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安全性能好、美观性强、通风性能强的一种智能门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设备
,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智能门窗。
技术介绍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和防火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庭收入与日俱增,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和追求幽雅美观的生活环境,并且对家庭及个人防盗意识的增强,家居防御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智能门窗随之出现。现在建筑中已经越来越多采用落地窗来增加室内的采光性,虽然落地窗很好的解决了室内采光问题,但是在打开窗进行通风时,通常会因风速大只能半掩式开启,这种开启方式造成开启的窗口风速过大,而室内其他位置通风感差,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门窗,解决落地窗通风时风速过大,增强门窗的通风性能,提高室内通风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门窗,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中设置有推窗,所述推窗滑移设置在外框中,所述外框中设置有隔风装置,所述隔风装置包括升降系统及收纳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丝杆、吸附横杆、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丝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外框侧壁中,且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外框中;所述吸附横杆水平设置,所述吸附横杆靠近地面一侧设置有电磁铁,所述丝杆穿设所述吸附横杆的一端,且所述吸附横杆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收纳系统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设置在外框底壁上,所述收纳盒盖合设置有夹紧横杆,所述夹紧横杆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中固定有透明隔风膜,所述透明隔风膜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透明隔风膜设置在收纳盒中,所述夹紧横杆设置在所述吸附横杆的正下方,所述夹紧横杆上表面采用铁质材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系统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周侧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收纳盒,所述转轴枢接设置在外框中,所述外框中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孔为异形孔且所述通风孔均匀分布开设在透明隔风膜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框顶部开设有隐藏腔,所述吸附横上升至外框顶部时,所述吸附横杆嵌设在所述隐藏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隐藏腔顶壁上设置有防撞海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框上还设置有安全支撑,所述安全支撑滑移插设在所述外框的内侧壁中,所述安全支撑设置在所述隐藏腔的正下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支撑靠近外框内壁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铰接设置在所述安全支撑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实现吸附横杆沿丝杆上下滑移,使用时,首先将吸附横杆驱动至收纳盒上方,此时启动电磁铁吸附夹紧横杆;紧接着,驱动第一电机使吸附横杆上升至外框顶端,夹紧横杆拉动透明隔风膜遮挡门窗,风穿过透明隔风膜风速减小,有助于保证室内的通风体验,同时这种方式可将窗户完全打开,有助于提高室内通风情况;2、利用设置的转轴上周侧上设置有若干个收纳盒,使用者通过将不同规格的透明隔风膜放置在不同的收纳盒中,使用时,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隔风膜,实现不同的通风体验;3、利用设置的隐藏腔,当吸附横杆升至外框顶部时,吸附横杆嵌设在隐藏腔中,保证整体门窗整体的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门窗的整体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门窗的外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透明隔风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外框;20、推窗;30、升降系统;31、丝杆;32、吸附横杆;321、电磁铁;33、第一驱动电机;40、收纳系统;41、收纳盒;42、夹紧横杆;421、固定夹;43、透明隔风膜;431、通风孔;44、第二驱动电机;50、隐藏腔;51、防撞海绵;60、安全支撑;61、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2,一种智能门窗,包括外框10。外框10为矩形框架结构。外框10中设置有推窗20,推窗20设置有两,两推窗20滑移设置在外框10中。外框10中设置有隔风装置,隔风装置包括升降系统30及收纳系统40。升降系统30包括丝杆31、吸附横杆32、第一驱动电机33,丝杆31竖直设置在外框10侧壁中,且丝杆31转动设置在外框10中。丝杆31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换向伞齿,外框10中还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3,第一驱动电机33的驱动轴上固定有第二换向伞齿,第一换向伞齿与第二换向伞齿相互啮合。丝杆31穿设吸附横杆32的一端,且吸附横杆32与丝杆31螺纹连接。通过丝杆31转动实现吸附横杆32的上下滑移,第一驱动电机33通过齿轮传动驱动丝杆31转动。吸附横杆32呈水平设置,且吸附横杆32靠近地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铁321。收纳系统40包括转轴、收纳盒41、第二驱动电机44。转轴枢接设置在外框10底壁中,且转轴设置在吸附横杆32的正下方。收纳盒41设置有若干个,各所述收纳盒41均设置在转轴周侧。转轴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驱动第二驱动电机44驱动转轴转动,实现收纳盒41的转换。收纳盒41中设置有夹紧横杆42,夹紧横杆42盖合设置在收纳盒41上。夹紧横杆42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固定夹421,固定夹421上夹持有透明隔风膜43,透明隔风膜43堆叠收纳在收纳盒41中。夹紧横杆42上表面采用铁质材料制成。在未使用时,透明隔风膜43收纳在收纳盒41中。使用时,通过吸附横杆32吸附夹紧横杆42,然后通过升降系统30中的丝杆31驱动吸附横杆32上升地洞夹紧横杆42上升,在此过程中拉升堆叠在收纳盒41中的透明隔风膜43。实现透明隔风膜43在窗前的格挡。结合附图3,透明隔风膜43上开设有通风孔431,通风孔431为异形孔,通风孔43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孔、矩形孔、条形孔等。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通风孔431,实现透明隔风膜43的不同隔风效果,有助于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室内通风体验。为进步提升透明隔风膜43的通风效果。通风孔431均匀分布设置在透明隔风膜43上。利用设置的转轴上周侧上设置有若干个收纳盒41,使用者通过将不同形状的透明隔风膜43放置在不同的收纳盒41中,使用时,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隔风膜,实现不同的通风体验。为了提升整个门框的美观性。外框10顶部上开设有隐藏腔50,隐藏腔50正对吸附横杆32设置,吸附横杆32嵌设在隐藏腔50中。当吸附横杆32上升至外框10顶部时,吸附横杆32嵌设进隐藏腔50中,实现吸附横杆32的隐藏收纳,大大提升门窗的整体美观性。为了保证门窗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窗,包括外框(10),所述外框(10)中设置有推窗(20),所述推窗(20)滑移设置在外框(1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0)中设置有隔风装置,所述隔风装置包括升降系统(30)及收纳系统(40);/n所述升降系统(30)包括丝杆(31)、吸附横杆(32)、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丝杆(31)竖直设置在所述外框(10)侧壁中,且所述丝杆(31)转动设置在所述外框(10)中;所述吸附横杆(32)水平设置,所述吸附横杆(32)靠近地面一侧设置有电磁铁(321),所述丝杆(31)穿设所述吸附横杆(32)的一端,且所述吸附横杆(32)与所述丝杆(3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通过齿轮传动驱动所述丝杆(31)转动;/n所述收纳系统(40)包括收纳盒(41),所述收纳盒(41)设置在外框(10)底壁上,所述收纳盒(41)盖合设置有夹紧横杆(42),所述夹紧横杆(42)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中固定有透明隔风膜(43),所述透明隔风膜(43)上开设有通风孔(431),所述透明隔风膜(43)设置在收纳盒(41)中,所述夹紧横杆(42)设置在所述吸附横杆(32)的正下方,所述夹紧横杆(42)上表面采用铁质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窗,包括外框(10),所述外框(10)中设置有推窗(20),所述推窗(20)滑移设置在外框(1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0)中设置有隔风装置,所述隔风装置包括升降系统(30)及收纳系统(40);
所述升降系统(30)包括丝杆(31)、吸附横杆(32)、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丝杆(31)竖直设置在所述外框(10)侧壁中,且所述丝杆(31)转动设置在所述外框(10)中;所述吸附横杆(32)水平设置,所述吸附横杆(32)靠近地面一侧设置有电磁铁(321),所述丝杆(31)穿设所述吸附横杆(32)的一端,且所述吸附横杆(32)与所述丝杆(3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通过齿轮传动驱动所述丝杆(31)转动;
所述收纳系统(40)包括收纳盒(41),所述收纳盒(41)设置在外框(10)底壁上,所述收纳盒(41)盖合设置有夹紧横杆(42),所述夹紧横杆(42)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中固定有透明隔风膜(43),所述透明隔风膜(43)上开设有通风孔(431),所述透明隔风膜(43)设置在收纳盒(41)中,所述夹紧横杆(42)设置在所述吸附横杆(32)的正下方,所述夹紧横杆(42)上表面采用铁质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系统(40)还包括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善,王征,庄文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全筑住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