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82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包括立杆,立杆的周壁设有刻度尺,刻度尺沿立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立杆的较高一侧转动设置有多根支撑杆,立杆的较高一侧转动设置有一转筒,转筒与立杆同轴,转筒的较低一侧设有一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立杆平行且气缸的活塞杆与一刮板相连,刮板垂直于水平面,立杆上设有驱动转筒转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使用方式也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制作工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工地会现场浇筑混凝土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板的厚度以及混凝土板表面的平整度,否则凝固后的混凝土板的质量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浇筑,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建筑物的综合造价成本,也会影响工期。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84467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包括两根相隔且水平平行设置的导轨,两根导轨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装置,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柱腿,两根导轨之间设置有刮架,刮架与导轨滑动连接,刮架的底面固定有刮板,刮板的底部具有水平的刮面,刮面伸出于导轨的底部,刮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拖拽装置;使用时,将该装置置于混凝土结构模板上,同时使刮面至混凝土结构底模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混凝土完成标高,然后通过操作拖拽装置使刮架沿导轨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刮板的刮面来回对混凝土进行刮动,将多余的混凝土刮除。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的重量比较重,工人使用上述装置来调整混凝土板厚度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或者借助其他设备才能搬运上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更加轻便的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包括立杆,立杆的周壁设有刻度尺,刻度尺沿立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立杆的较高一侧转动设置有多根支撑杆,立杆的较高一侧转动设置有一转筒,转筒与立杆同轴,转筒的较低一侧设有一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立杆平行且气缸的活塞杆与一刮板相连,刮板垂直于水平面,立杆上设有驱动转筒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好混凝土板后,在混凝土板未凝固之前,转动支撑杆支撑立杆,使得立杆垂直插入混凝土板中,刻度尺将测出混凝土板的厚度,若得出的数据高于规定值,说明混凝土板的厚度不符合要求,需要刮除一部分混凝土,此时,启动气缸使得刮板下降靠近混凝土板,直至刮板下降至规定值,刮板的较低一侧插入了混凝土板内,启动驱动件,驱动转筒转动,设置在转筒上的气缸随之转动带动刮板转动,刮板转动过程中将刮除掉多余的混凝土,减小混凝土板的厚度,使得混凝土板的厚度达到规定值,同时也确保了混凝土较高一侧表面的平整度。结束后,关闭气缸,将立杆从混凝土板中取出,转动支撑杆使其向立杆靠拢,工人即可移动立杆将其收纳好;整个装置的尺寸较小,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且重量轻,工人不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移动,更加便于携带使用,也节省了收纳空间,而且使用方式也更加直观简单,工人只要查看立杆上的刻度尺即可得出混凝土板的厚度,也只需要启动驱动件通过刮板转动即可刮除多余的混凝土,效果也比较好,更加地实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杆的较高一侧设有一空腔,所述驱动件包括穿插于空腔中的圆杆,圆杆与立杆同轴,立杆的周壁设有一绕立杆轴线延伸的通槽,通槽与空腔连通,转筒上设有穿过通槽与圆杆相连的连接块,连接块与通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杆转动时,与圆杆相连的连接块沿通槽滑动,通槽绕立杆轴线延伸,则连接块沿通槽滑动时绕立杆轴线转动,与连接块相连的转筒也随之绕立杆轴线转动,即转筒与圆杆一同转动,带动刮板转动,实现了刮板刮除多余的混凝土,混凝土板的厚度减小到规定值的目的,在圆杆、通槽、连接块和转筒的配合作用下,只需要驱动圆杆转动即可驱动刮板转动,简单易操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杆的较高一侧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驱动件包括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和与锥齿轮二相连的电机,圆杆的较高一侧穿过开口与锥齿轮一同轴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锥齿轮二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锥齿轮一转动,从而与锥齿轮一同轴固定的圆杆转动,圆杆转动带动转筒转动,实现刮板转动的目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的设置,使得工人可以更好地调节圆杆的转速,进而使得刮板保持较为缓慢均匀的速度转动,以免刮板转速过快使得未凝固的混凝土飞溅。并且,利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避免了工人手动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杆上设有罩设住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的防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地上比较杂乱,在移动立杆的过程中,立杆上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可能会与工地上的杂物之间相碰,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上的轮齿可能因此损坏,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在立杆上设置防护罩遮盖住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具有自锁功能,步进电机关闭后,其输出轴保持静止不会意外转动,因而利用步进电机更加稳定,不会发生刮板意外转动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板的表面贴设有保护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直接与混凝土接触,刮板的表面会粘附有混凝土,为了防止混凝土侵蚀刮板,因此在刮板上设置保护膜,延长刮板的使用寿命,同时,若混凝土凝固在保护膜上,工人可以撕下保护膜更换新的保护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立杆相吸的磁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支撑杆使其向立杆方向靠拢,磁块与立杆相互吸引,使得支撑杆紧紧靠拢立杆,移动立杆时,支撑杆不会在自重的作用下转动占用空间,造成不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刻度尺的表面涂设有荧光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荧光剂在夜晚会发光,工人在夜晚使用该装置测量混凝土板厚度时,也能够清晰的查看刻度尺上的数据。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立杆、刻度尺、支撑杆的设置,使得立杆可以垂直稳定插入混凝土板中,测出混凝土板的厚度,并且整个装置的尺寸小,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收纳;若混凝土板的厚度大于规定值,转筒、驱动件、气缸和刮板的设置,可以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减小混凝土板的厚度,使得混凝土板的厚度符合要求,并且使用方式简单,便于工人操作使用;2.磁块的设置使得移动立杆时,支撑杆能够紧紧靠拢立杆,不会在自重的作用下转动,造成不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立杆的剖面图。图4是图1中圆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杆;10、空腔;11、通槽;12、开口;2、支撑杆;20、磁块;3、刻度尺;4、转筒;40、连接块;5、气缸;50、活塞杆;51、定位筒;6、刮板;7、驱动件;70、圆杆;71、锥齿轮一;72、锥齿轮二;73、电机;8、防护罩;80、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立杆1,立杆1的截面为圆形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包括立杆(1),立杆(1)的周壁设有刻度尺(3),刻度尺(3)沿立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较高一侧转动设置有多根支撑杆(2),立杆(1)的较高一侧转动设置有一转筒(4),转筒(4)与立杆(1)同轴,转筒(4)的较低一侧设有一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50)与立杆(1)平行且气缸(5)的活塞杆(50)与一刮板(6)相连,刮板(6)垂直于水平面,立杆(1)上设有驱动转筒(4)转动的驱动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包括立杆(1),立杆(1)的周壁设有刻度尺(3),刻度尺(3)沿立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较高一侧转动设置有多根支撑杆(2),立杆(1)的较高一侧转动设置有一转筒(4),转筒(4)与立杆(1)同轴,转筒(4)的较低一侧设有一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50)与立杆(1)平行且气缸(5)的活塞杆(50)与一刮板(6)相连,刮板(6)垂直于水平面,立杆(1)上设有驱动转筒(4)转动的驱动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较高一侧设有一空腔(10),所述驱动件(7)包括穿插于空腔(10)中的圆杆(70),圆杆(70)与立杆(1)同轴,立杆(1)的周壁设有一绕立杆(1)轴线延伸的通槽(11),通槽(11)与空腔(10)连通,转筒(4)上设有穿过通槽(11)与圆杆(70)相连的连接块(40),连接块(40)与通槽(1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盼盼朱敏周异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长沙丁字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