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8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包括板状本体、横向配筋、纵向配筋和加强筋,所述横向配筋和纵向配筋镶嵌设于板状本体内,所述板状本体内部开设有中空孔道,所述板状本体一端设有外凸弧形凸起,所述板状本体另一端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所述加强筋设于板状本体内,所述加强筋一端伸出板状本体设有外凸弧形凸起端,所述板状本体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一端设有插孔,所述板状本体相对两侧壁上设有凸起和卡槽,所述板状本体两侧均设有凸起和卡槽各一组,所述板状本体两侧凸起和卡槽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楼板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强度大,自重轻,可精确定位砌结,安装便捷的再生混凝土楼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楼板
,具体是指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对水泥、砂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需大量开山采石和掘地淘沙,已经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地区的优质天然骨料已趋枯竭,使用的材料需从外地长途运输,不仅增加建筑产品的成本,也加重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建筑废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如此大量的废商品混凝土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而且已经引起环境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土地与空间日趋紧张的大城市更是如此。对大量废混凝土进行循环再生利用即再生混凝土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废混凝土问题的最有效的措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然而现有再生混凝土存在重量大,砌结时定位难度大,装配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强度大,自重轻,可精确定位砌结,安装便捷的再生混凝土楼板。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包括板状本体、横向配筋、纵向配筋和加强筋,所述横向配筋和纵向配筋镶嵌设于板状本体内,所述板状本体内部开设有中空孔道,中空孔道的设置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同时减轻了板状本体的重量,所述板状本体一端设有外凸弧形凸起,所述板状本体另一端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所述外凸弧形凸起和内凹弧形卡合槽位置对应且形状相同,所述加强筋设于板状本体内,所述加强筋一端伸出板状本体设有外凸弧形凸起端,所述板状本体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一端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加强筋位置对应设置且所述插孔与加强筋适配,加强筋的设置一方面加强了板状本体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与插孔对应卡合使板状本体之间纵向排列连接,所述板状本体相对两侧壁上设有凸起和卡槽,所述板状本体两侧均设有凸起和卡槽各一组,所述板状本体两侧凸起和卡槽对应设置,横向排列板状主体之间通过凸起与卡槽卡合镶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设有三组,三组加强筋呈三角形结构设置以最大程度的增加加强筋的支撑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孔道设有三组,所述中空孔道与加强筋错位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配筋和纵向配筋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板状本体采用再生碎石制成。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再生混凝土楼板通过两端设置卡合对应设置的外凸弧形凸起和内凹弧形卡合槽,及外凸弧形凸起端的突出加强筋及内凹弧形卡合槽的插孔,实现了板状主体之间纵向准确定位卡合连接,呈三角形结构排列布置的加强筋增加了加强筋支撑的稳定性,同时,在板状本体两侧对应设置凸起和卡槽,且采用两组凸起和卡合的结构,实现板状本体之间横向双重定位卡合,板状本体内设置的中空通道减轻了板状本体的重量,节省了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的剖视图。其中,1、板状本体,2、横向配筋,3、纵向配筋,4、加强筋,5、凸起,6、卡槽,7、中空孔道,8外凸弧形凸起,9、内凹弧形卡合槽,10、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包括板状本体1、横向配筋2、纵向配筋3和加强筋4,所述横向配筋2和纵向配筋3镶嵌设于板状本体1内,所述板状本体1内部开设有中空孔道7,中空孔道7的设置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同时减轻了板状本体1的重量,所述板状本体1一端设有外凸弧形凸起8,所述板状本体1另一端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9,所述外凸弧形凸起8和内凹弧形卡合槽9位置对应且形状相同,所述加强筋4设于板状本体1内,所述加强筋4一端伸出板状本体1设有外凸弧形凸起8端,所述板状本体1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9一端设有插孔10,所述插孔10与加强筋4位置对应设置且所述插孔10与加强筋4适配,加强筋4的设置一方面加强了板状本体1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与插孔10对应卡合使板状本体1之间纵向排列连接,所述板状本体1相对两侧壁上设有凸起5和卡槽6,所述板状本体1两侧均设有凸起5和卡槽6各一组,所述板状本体1两侧凸起5和卡槽6对应设置,横向排列板状主体之间通过凸起5与卡槽6卡合镶嵌连接。其中,所述加强筋4设有三组,三组加强筋4呈三角形结构设置以最大程度的增加加强筋4的支撑稳定性。所述中空孔道7设有三组,所述中空孔道7与加强筋4错位设置。所述横向配筋2和纵向配筋3垂直设置。所述板状本体1采用再生碎石制成。具体使用时,板状本体1之间纵向连接时,将加强筋4对准插孔10插入,同时将外凸弧形凸起8卡合于内凹弧形卡合槽9内,实现纵向准确定位连接,各板状本体1上的中空孔道7对应形成连续通孔,板状本体1之间横向连接时,将板状本体1一侧的凸起5和卡槽6对应卡合,实现横向的准确定位连接。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本体、横向配筋、纵向配筋和加强筋,所述横向配筋和纵向配筋镶嵌设于板状本体内,所述板状本体内部开设有中空孔道,所述板状本体一端设有外凸弧形凸起,所述板状本体另一端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所述加强筋设于板状本体内,所述加强筋一端伸出板状本体设有外凸弧形凸起端,所述板状本体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一端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加强筋位置对应设置,所述插孔与加强筋适配,所述板状本体相对两侧壁上设有凸起和卡槽,所述板状本体两侧均设有凸起和卡槽各一组,所述板状本体两侧凸起和卡槽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本体、横向配筋、纵向配筋和加强筋,所述横向配筋和纵向配筋镶嵌设于板状本体内,所述板状本体内部开设有中空孔道,所述板状本体一端设有外凸弧形凸起,所述板状本体另一端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所述加强筋设于板状本体内,所述加强筋一端伸出板状本体设有外凸弧形凸起端,所述板状本体设有内凹弧形卡合槽一端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加强筋位置对应设置,所述插孔与加强筋适配,所述板状本体相对两侧壁上设有凸起和卡槽,所述板状本体两侧均设有凸起和卡槽各一组,所述板状本体两侧凸起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刘铠赵元金陈猛陆仲勋李学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邺山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