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2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包括主立柱、底座装置、第一橡胶软垫和道闸杆,所述主立柱的底端皆设置有底座装置,且底座装置内侧的主立柱底端皆固定有滑轮,所述主立柱上分别包裹有第一橡胶软垫和第二橡胶软垫,所述第一橡胶软垫的内侧皆固定有卡槽。该装置通过设置底座装置和滑轮,在底座装置中的第一软垫、第一软板与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装置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底座装置上,即使遭到碰撞,也不会轻易晃动,与此同时在底座装置中的底座、固定门、固定块以及螺钉的相互作用下,使得装置便于移动,减轻了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省时省力,提高了装置的安装和搬运速度,不会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
本技术涉及智能道闸器
,具体为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道闸器在使用时,经常会有人们去晃动身边的栅栏,一不小心就可能将整个道闸装置晃倒,使得装置与地面碰撞,导致装置受损,或者被路过的车辆碰擦,产生刮痕,影响美观,并且当遭遇到车辆碰撞时,很容易损坏,导致报废,防护效果较差,或者防护效果好的道闸器在保证其结构稳固的同时不能便于移动,使得工作人员拉运或者在搬动时较费力,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亟需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道闸器易受到碰撞而导致受损严重,不能在保证结构稳固的同时便于移动,方便安装人员拉运或搬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包括主立柱、底座装置、第一橡胶软垫和道闸杆,所述主立柱的底端皆设置有底座装置,且底座装置内侧的主立柱底端皆固定有滑轮,所述主立柱上分别包裹有第一橡胶软垫和第二橡胶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包括主立柱(1)、底座装置(2)、第一橡胶软垫(3)和道闸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1)的底端皆设置有底座装置(2),且底座装置(2)内侧的主立柱(1)底端皆固定有滑轮(21),所述主立柱(1)上分别包裹有第一橡胶软垫(3)和第二橡胶软垫(5),所述第一橡胶软垫(3)的内侧皆固定有卡槽(9),所述第二橡胶软垫(5)的两侧皆固定有与卡槽(9)相互配合的卡块(10),且卡块(10)和卡槽(9)上皆设置有插孔(11),所述第一橡胶软垫(3)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软板(12),且第二软板(12)与第一橡胶软垫(3)之间皆通过第一缓冲弹簧(13)固定,所述第二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包括主立柱(1)、底座装置(2)、第一橡胶软垫(3)和道闸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1)的底端皆设置有底座装置(2),且底座装置(2)内侧的主立柱(1)底端皆固定有滑轮(21),所述主立柱(1)上分别包裹有第一橡胶软垫(3)和第二橡胶软垫(5),所述第一橡胶软垫(3)的内侧皆固定有卡槽(9),所述第二橡胶软垫(5)的两侧皆固定有与卡槽(9)相互配合的卡块(10),且卡块(10)和卡槽(9)上皆设置有插孔(11),所述第一橡胶软垫(3)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软板(12),且第二软板(12)与第一橡胶软垫(3)之间皆通过第一缓冲弹簧(13)固定,所述第二软板(12)的内侧粘贴有第二软垫(14),所述第二橡胶软垫(5)的内部的两侧皆粘贴有第三软垫(15),且第三软垫(15)的内侧皆粘贴有第三软板(16),所述第三软板(16)内侧的两端皆固定有橡胶减震块(17),且橡胶减震块(17)内侧的第三软板(16)分别固定有凸块(18)和凹槽(19),所述凸块(18)延伸至凹槽(19)内部的一端均匀固定有第二缓冲弹簧(20),且第二缓冲弹簧(20)与凹槽(19)连接,所述主立柱(1)的右侧铰接有道闸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站台用智能道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1)延伸至底座装置(2)内部一端的深度等于底座装置(2)深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滑轮(21)的底端与底座装置(2)内部的底端平齐。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雷龚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华美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