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06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斜拉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包括塔梁结合构造和加劲构造,所述的塔梁结合构造包括穿过桥塔塔身的钢主梁,所述钢主梁的腹板上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剪力钉;所述的加劲构造包括紧邻桥塔塔身外侧布置的竖向加劲钢板,所述竖向加劲钢板的内侧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二剪力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该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是对现有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的一种补充,结合计算分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刚构体系构造能够充分利用钢材优异的受拉性能及混凝土优异的受压性能,改善钢主梁局部受力性能,且钢主梁与混凝土桥塔的结合能够得到保证,受力清晰,施工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
本技术属于斜拉桥
,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推行绿色公路,发展“四个交通”的政策要求,桥梁工业化,即结构标准化、工厂化预制和机械化施工等被提上了日程。由于山区桥梁所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的影响,其工业化往往还要求结构的轻型化,以便于运输及安装作业。钢-混凝土组合梁+预制桥面板的结构因其受理合理、钢主梁自重较轻、工厂化程度高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被工程实际采用。对于桥梁跨径较大,或周围环境对结构本身景观性要求较高时,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桥型往往会被采用。刚构体系因其刚度大,在日常荷载及风振、车振作用下结构稳定性好,承载力强等特点,成为山区桥梁,尤其是山谷地形中墩高较高的斜拉桥较为常见的约束体系。在刚构体系的斜拉桥设计中,墩塔梁固接区域是设计的关键部位之一,该位置的主塔需承受拉索传递的竖向力和不均衡水平力造成的弯矩,主梁需要承受巨大的轴向力和弯矩,同时承担由汽车偏载引起的扭矩作用。现有的混凝土斜拉桥中,刚构体系构造通常为塔横梁与主梁0号块协同设计,塔横梁设置横桥向预应力,并锚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n塔梁结合构造,其包括穿过桥塔塔身(10)的钢主梁(20),所述钢主梁(20)的腹板上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剪力钉(21);/n加劲构造,其包括紧邻桥塔塔身(10)外侧布置的竖向加劲钢板(30),所述竖向加劲钢板(30)的内侧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二剪力钉(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梁结合构造,其包括穿过桥塔塔身(10)的钢主梁(20),所述钢主梁(20)的腹板上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剪力钉(21);
加劲构造,其包括紧邻桥塔塔身(10)外侧布置的竖向加劲钢板(30),所述竖向加劲钢板(30)的内侧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二剪力钉(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剪力钉(21)分别沿纵桥向和竖桥向间隔布置,且相邻的间距均为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剪力钉(31)分别沿横桥向和竖桥向间隔布置,且相邻的间距均为4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构造还包括:
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32),其设置有多根,且沿横桥向和竖桥向间隔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翠殷亮吴平平吴志刚杨大海郑国华丁楠屈计划汪志甜曹新垒李剑鸾张树清杨凯汪吉豪刘婉玥谢玉萌王莉莉王倩何杰慈伟主蒋劲松周云刘志权周小伍朱俊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