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6652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妆花罗产品的织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包括引纬部分、送经部分、卷取部分、打纬部分、束综和综框开口部分,综框开口部分包括障子、范子和绞转半综,绞转半综包括左绞转半综和右绞转半综,左绞转半综和右绞转半综均位于筘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范子和障子设计在现有的大花楼织机上,并在筘前位置添加了左绞转半综和右绞转半综,投纬后可用筘来打纬,提高了妆化罗产品质量和织造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用8个脚杆按顺序踩压就可完成各项开口工作,完善了妆花罗的工艺和设备,有利于云锦传统品种妆花罗的复制工作,以及传统丝绸文化的保护、展示和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
本技术涉及妆花罗产品的织造
,尤其是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
技术介绍
罗织物也称四经绞罗或链式罗织物,经线通体纠绞,无固定绞组,织造时不能用筘来打纬,只能用打纬刀或针梳类装置把纬线推向织口,如果在罗地组织上再加上妆花的挖花盘织工艺,形成妆花罗织物其织造难度更大,操作工艺更加复杂,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妆花罗织物自宋代起产量减少,以至在清代时期几乎绝迹,现在已无法织造,不可思议的是织造难度非常大的罗织物的历史非常悠久,汉代罗或暗花罗已成为流行的品种之一。一般来讲妆花罗的经纬密度要高于绞纱品种,尤其是经线密度要远远高于绞纱,有时与缎的品种基本一致,加上使用的纬线较粗,因此妆花罗属中厚型丝织品。一般来讲妆花织物(包括妆花罗)是由大花楼织机来织造的,大花楼织机分楼上楼下两部分,需要两位工人上下配合操作,织造时,楼上工人根据花本程序提纤带动经线提升,楼下工人则根据经线提升的开口,穿织纬线,整个工艺十分复杂,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提高了妆花罗产品的织造效率和产品本身的质量。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包括引纬部分、送经部分、卷取部分、打纬部分、束综和综框开口部分,综框开口部分包括第一障子、第二障子、范子和绞转半综,绞转半综包括左绞转半综和右绞转半综,左绞转半综和右绞转半综均位于筘前。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左绞转半综和右绞转半综均包括滑槽、半棕杆、拉簧、连接绳和第一脚杆,半棕杆与滑槽相垂直,半棕杆在滑槽上下滑动,半棕杆的两端通过拉簧连接在滑槽的末端,连接绳的两端固定在半棕杆上,连接绳的中端与第一脚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脚杆的另一端铰链式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半棕杆的1/4处,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半棕杆的3/4处。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第一障子和第二障子的上框两端均悬挂在固定的弹簧上,第一障子和第二障子的下框两端与第二脚杆一端用连线连接,第二脚杆的另一端铰链式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范子上框两端与老鸭翅一端相连接,老鸭翅的另一端与横沿竹的一端用连接线连接,横沿竹的另一端铰链式固定,横沿竹的中段与第三脚杆的一端相连接,第三脚杆的另一端铰链式固定。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将范子和障子设计在现有的大花楼织机上,并在筘前位置添加了左绞转半综和右绞转半综,投纬后可用筘来打纬,提高了妆花罗产品质量和织造效率;使用本新型的设备仅用8个脚杆按顺序踩压就可完成各项开口工作,完善了妆花罗的设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绞转半综的结构图;图3是范子的连接图;图4是障子的连接图;图5是妆花罗的组织图。其中:11、第一障子,12、第二障子,2、范子,31、左绞转半综,32、右绞转半综,4、筘,300、滑槽,301、半棕杆,302、拉簧,303、连接绳,304、第一脚杆,5、弹簧,6、第二脚杆,7、老鸭翅,8、横沿竹,9、第三脚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包括引纬部分、送经部分、卷取部分、打纬部分、束综和综框开口部分,综框开口部分包括第一障子11、第二障子12、范子2和绞转半综,绞转半综包括左绞转半综31和右绞转半综32,左绞转半综31和右绞转半综32均位于筘4前。如图2所示,左绞转半综31和右绞转半综32包括滑槽300、半棕杆301、拉簧302、连接绳303和第一脚杆304,半棕杆301与滑槽300相垂直,半棕杆301在滑槽300上下滑动,半棕杆301的两端通过拉簧302连接在滑槽300的末端,连接绳303的两端固定在半棕杆301上,连接绳303的中端与第一脚杆304的一端连接,第一脚杆304的另一端铰链式固定。其中,连接绳303的一端固定在半棕杆301的1/4处,连接绳303的另一端固定在半棕杆301的3/4处。可在半棕杆301的1/4处和3/4处打洞,将连接绳303的两端分别穿入洞中并打结固定。第一障子11、第二障子12、范子2和绞转半综材料为线制如图3所示,第一障子11和第二障子12的上框两端均悬挂在固定的弹簧5上,第一障子11和第二障子12的下框两端与第二脚杆6一端用连线连接,第二脚杆6的另一端铰链式固定。如图4所示,范子2上框两端与老鸭翅7的一端相连接,老鸭翅7的另一端与横沿竹8的一端用连接线连接,横沿竹8的另一端铰链式固定,横沿竹8的中段与第三脚杆9的一端相连接,第三脚杆9的另一端铰链式固定。利用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编织妆花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进行图案的纹样设计,根据设计好的纹样和设定的经纬密度绘制意匠图,再根据意匠图挑出纹纬花纹,形成提花花本;2)把经轴的经线退绕到织轴;其中,将经线退绕到织轴需经过5个运动控制机构,分别是提花纤线,范子2、第一障子11或第二障子12、筘4和左绞转半综31或右绞转半综32。3)纬向由三种纬线构成,第一种纬是单平地纬,每次提范子2后织入,第二种纬为妆花纹纬,在纤线提升并且第一障子11或第二障子12下压状态下织入,第三种纬是左绞纬或右绞纬,下压左绞转半综31或右绞转半综32织入纬线4)按照偶数梭一个循环的纬线排列次序,上机用反织法,根据妆花罗的组织图,按照纬向8梭,经向4经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最后形成妆花罗成品。纬线排列次序:S1:单平地纬,范子2提升织入地纬;S2:妆花纹纬:纤线提升与第一障子11下压织入丝绒线或金线等纹纬;S3:右绞纬:下压右绞转半综32织入纬线;S4:妆花纹纬:纤线提升与第二障子12下压织入丝绒线或金线等纹纬;S5:单平地纬,同S1;S6:妆花纹纬:同S2;S7:左绞纬:下压左绞转半综31织入纬线;S8:妆花纹纬:同S4;形成8梭一个循环的纬线排列次序,按照纬向8梭,经向4经构成一个组织循环。左绞转半综31和右绞转半综32的经线跨度为两根经线。偶数纬织入使用妆织或通织法。实施时:A、织单平地纬,踏下第三脚杆9,提升范子2,形成单平开口,织入地纬。B、织妆花纹纬,根据花本程序提升纤线,同时踏下左边的第二脚杆6使第一障子11下压,形成妆花开口,织入丝绒线或金线等纹纬。C、织右绞纬,踏下右边的第一脚杆304,形成右绞开口,织入纬线。D、织妆花纹纬,根据花本程序提升纤线,同时踏下右边的第二脚杆6使第二障子12下压,形成妆花开口,织入丝绒线或金线等纹纬。E、织单平地纬,同A。F、织妆花纹纬,同B。G、织左绞纬,踏下左边的第一脚杆304,形成左绞开口,织入绞纬。H、织妆花纹纬,同D。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包括引纬部分、送经部分、卷取部分、打纬部分、束综和综框开口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开口部分包括第一障子(11)、第二障子(12)、范子(2)和绞转半综,所述的绞转半综包括左绞转半综(31)和右绞转半综(32),所述左绞转半综(31)和右绞转半综(32)均位于筘(4)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包括引纬部分、送经部分、卷取部分、打纬部分、束综和综框开口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开口部分包括第一障子(11)、第二障子(12)、范子(2)和绞转半综,所述的绞转半综包括左绞转半综(31)和右绞转半综(32),所述左绞转半综(31)和右绞转半综(32)均位于筘(4)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妆花罗的织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绞转半综(31)和右绞转半综(32)均包括滑槽(300)、半棕杆(301)、拉簧(302)、连接绳(303)和第一脚杆(304),所述的半棕杆(301)与滑槽(300)相垂直,所述的半棕杆(301)在滑槽(300)上下滑动,半棕杆(301)的两端通过拉簧(302)连接在滑槽(300)的末端,连接绳(303)的两端固定在半棕杆(301)上,连接绳(303)的中端与第一脚杆(304)的一端连接,第一脚杆(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戴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锦绣盛世云锦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