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63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包括上盖组件和抛削组件,上盖组件包括盖体、伸缩电机和伸缩杆,伸缩电机固定设置于盖体上,伸缩杆的上端连接伸缩电机,下端穿过盖体上的轴孔布置;抛削组件包括外筒体、内筒体、抛削转轴、设抛削刀杆、抛削网板以及基架;装配腔道顶部固定有轴套,抛削转轴外壁设置有与轴套相配合的外螺纹,抛削转轴的下端穿过轴套与轴承固定连接,轴承通过下压缩弹簧连接基架底部;抛削转轴的顶部与伸缩杆的底部相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采用刨削法处理组织,不引入其他异物处理组织,且其结构新颖,全自动化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安全性更高,能够大大提高组织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
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细胞在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医药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外培养的细胞都是从生物体组织中分离获得的,目前将组织分离为单个细胞的传统方法有机械法、酶消化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方法均没有统一的实施标准,实验技术人员在处理生物体组织的样本的过程中,工作负担比较大,耗时较长且容易造成生物体组织的样本被污染。脂肪组织内含有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可作为组织工程研究中的种子细胞,用以修复软骨和肌腱损伤等,获取的干细胞数量与脂肪组织剪碎程度成正比。目前大部分的实验技术人员均采用手动剪碎或切碎的方式来处理脂肪组织并从中来实现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然而手工剪碎耗时耗力,且所获取的脂肪组织碎块大小规格不一致,导致同一实验技术员处理相同规格的脂肪组织获取的干细胞数量也会有差异,而且手动操作还增大了微生物污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式细胞组织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组件(100)和与所述上盖组件(100)相配合的抛削组件(200),其中:/n所述上盖组件(100)包括盖体(101)、伸缩电机(104)和伸缩杆(105),所述伸缩电机(104)固定设置于所述盖体(101)上,所述伸缩杆(105)的上端连接所述伸缩电机(104),下端穿过所述盖体(101)上的轴孔(103)布置;/n所述抛削组件(200)包括外筒体(201)、内筒体(202)、设置于所述内筒体(202)内的抛削转轴(205)、设置于所述抛削转轴(205)上端的抛削刀杆(210)、设置于所述内筒体(202)下部的抛削网板(213)以及设置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组件(100)和与所述上盖组件(100)相配合的抛削组件(200),其中:
所述上盖组件(100)包括盖体(101)、伸缩电机(104)和伸缩杆(105),所述伸缩电机(104)固定设置于所述盖体(101)上,所述伸缩杆(105)的上端连接所述伸缩电机(104),下端穿过所述盖体(101)上的轴孔(103)布置;
所述抛削组件(200)包括外筒体(201)、内筒体(202)、设置于所述内筒体(202)内的抛削转轴(205)、设置于所述抛削转轴(205)上端的抛削刀杆(210)、设置于所述内筒体(202)下部的抛削网板(213)以及设置于所述内筒体(202)底部的基架(203);所述内筒体(202)底部轴心位置设置有装配腔道(204),所述装配腔道(204)顶部固定有轴套(209),所述轴套(209)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抛削转轴(205)外壁设置有与所述轴套(209)相配合的外螺纹(207),所述抛削转轴(205)的下端穿过所述轴套(209)与轴承(208)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08)通过下压缩弹簧(214)连接所述基架(203)底部;所述抛削转轴(205)的顶部与所述伸缩杆(105)的底部相配合连接;
启动所述伸缩电机(104),所述伸缩电机(104)在驱动所述伸缩杆(105)下移的同时带动所述抛削转轴(205)下移,同时所述抛削转轴(205)在所述轴套(209)作用下沿所述外螺纹(207)旋转,并同步带动所述抛削转轴(205)旋转,通过所述抛削刀杆(210)对所述内筒体(202)内的组织进行抛削;当伸缩电机(104)继续驱动所述抛削转轴(205)及所述抛削刀杆(210)下移至靠近所述抛削网板(213)时,转动的所述抛削刀杆(210)将抛削后的细胞组织挤压穿过所述抛削网板(213)储存于所述内筒体(20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式细胞组织抛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1)上开设有通气孔(102),且所述通气孔(102)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冰席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