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59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设备间和污泥池,还包括用于将调节池内的污水输送至预脱硝池内的污水输送装置、硝化液回流系统、污泥输送系统和鼓风系统,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与沉淀池相连通的紫外线消毒池和控制整个反应器运行的操作控制设备;所述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内分别设置有悬浮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采用悬浮填料,在填料上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环境,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能够在一个反应器内发生,提高了氨氮的去除效果;而且,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较高,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的情况日趋严峻,污水处理与回用的要求日益迫切,而且污染物排放控制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管网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建造周期长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率和COD减排量,在此情况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污水处理设备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脱氮能力和有机物去除效果差,处理后的水质差,而且,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设备间和污泥池,还包括用于将调节池内的污水输送至预脱硝池内的污水输送装置、设置在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的硝化液回流系统、污泥输送系统和鼓风系统,其中,所述的设备间内设置有与沉淀池相连通的紫外线消毒池和控制整个反应器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1)、预脱硝池(2)、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沉淀池(6)、设备间(7)和污泥池(8),还包括用于将调节池(1)内的污水输送至预脱硝池(2)内的污水输送装置、设置在缺氧池(4)与好氧池(5)之间的硝化液回流系统、污泥输送系统和鼓风系统,其中,所述的设备间(7)内设置有与沉淀池(6)相连通的紫外线消毒池(9)和控制整个反应器运行的操作控制设备(10);所述调节池(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1),且进水口(11)处设置有拦污格栅(12);所述预脱硝池(2)、厌氧池(3)、缺氧池(4)和好氧池(5)内分别设置有悬浮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1)、预脱硝池(2)、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沉淀池(6)、设备间(7)和污泥池(8),还包括用于将调节池(1)内的污水输送至预脱硝池(2)内的污水输送装置、设置在缺氧池(4)与好氧池(5)之间的硝化液回流系统、污泥输送系统和鼓风系统,其中,所述的设备间(7)内设置有与沉淀池(6)相连通的紫外线消毒池(9)和控制整个反应器运行的操作控制设备(10);所述调节池(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1),且进水口(11)处设置有拦污格栅(12);所述预脱硝池(2)、厌氧池(3)、缺氧池(4)和好氧池(5)内分别设置有悬浮填料;所述污水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调节池(1)内的污水提升泵(13)和污水输送管(14),所述污水输送管(14)的起始端与污水提升泵(13)的出液端固定装配,末端延伸至预脱硝池(2)内;所述硝化液回流系统包括设置在好氧池(5)内的硝化液气提装置和硝化液回流管(15),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15)一端与硝化液气提装置的吸液管道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缺氧池(4)的底部;所述污泥输送系统包括设置在沉淀池(6)内的污泥气提装置和污泥输送管(16),所述的污泥输送管(16)一端与污泥气提装置的吸泥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管件分别连接有污泥回流管(17)和污泥排出管(18),其中,所述污泥回流管(17)的末端延伸至预脱硝池(2)的底部,所述污泥排出管(18)的末端延伸至污泥池(8),且污泥回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凯梁传寅李刚杨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锐可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