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利利专利>正文

一种拾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50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拾药器,包括:真空泵、吸力环、储药管、通药管,吸力环安装在储药管和通药管的连通处内部;真空泵的抽气管端贯穿于储药管、通药管后与吸力环中空内部连通;吸力环上设有多个吸气孔;堵头,堵头与储药管中空的内径配合;柔性弯管、方向管,柔性弯管两端分别与通药管、方向管连通;柔性弯管柔性弯管、方向管均为两头连通的中空体。真空泵通电启动,将方向管伸入药瓶内对准药粒,由于储药管、通药管、柔性弯管内的空气从吸力环被真空泵吸走,药粒被吸入方向管内,而后经过通药管进入储药管内;对药粒吸取完成后,真空泵断电,堵头从储药管取出,完成药粒拾取,解决了将瓶体倾斜倒出药粒散落滚动至地面不能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拾药器
本技术属于医用取药仪器
,涉及一种拾药器。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药物的成分不发生改变,有些药物只能使用棕色玻璃瓶对颗粒药物进行存储,有些药粒只能使用塑料瓶装进行存储,在患者进行购药时,需要将瓶体倾斜倒出药粒进行配比;由于人为操作,有时不能控制药粒的倒出量,有时大量的药粒被直接倒出散落,由于不同种类的药粒形状是不相同的,有些药粒散落后滚动至地面,导致药物被浪费而不能使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拾药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拾药器,包括:真空泵、吸力环、储药管、通药管,吸力环安装在储药管和通药管的连通处内部;真空泵的抽气管端贯穿于储药管、通药管后与吸力环中空内部连通;吸力环上设有多个吸气孔;堵头,堵头与储药管中空的内径配合;柔性弯管、方向管,柔性弯管两端分别与通药管、方向管连通;柔性弯管柔性弯管、方向管均为两头连通的中空体。所述储药管、通药管、柔性弯管、方向管四者的内外径相同,彼此使用胶结的连接时的内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拾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1)、吸力环(2)、储药管(3)、通药管(4),吸力环(2)安装在储药管(3)和通药管(4)的连通处内部;真空泵(1)的抽气管端贯穿于储药管(3)、通药管(4)后与吸力环(2)中空内部连通;吸力环(2)上设有多个吸气孔(21);/n堵头(5),堵头(5)与储药管(3)中空的内径配合;/n柔性弯管(6)、方向管(7),柔性弯管(6)两端分别与通药管(4)、方向管(7)连通;柔性弯管(6)柔性弯管(6)、方向管(7)均为两头连通的中空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拾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1)、吸力环(2)、储药管(3)、通药管(4),吸力环(2)安装在储药管(3)和通药管(4)的连通处内部;真空泵(1)的抽气管端贯穿于储药管(3)、通药管(4)后与吸力环(2)中空内部连通;吸力环(2)上设有多个吸气孔(21);
堵头(5),堵头(5)与储药管(3)中空的内径配合;
柔性弯管(6)、方向管(7),柔性弯管(6)两端分别与通药管(4)、方向管(7)连通;柔性弯管(6)柔性弯管(6)、方向管(7)均为两头连通的中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管(3)、通药管(4)、柔性弯管(6)、方向管(7)四者的内外径相同,彼此使用胶结的连接时的内外径彼此对应,吸力环(2)的内径与储药管(3)、通药管(4)、柔性弯管(6)、方向管(7)四者的内径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拾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管(3)和通药管(4)均设有半圆弧凹槽,储药管(3)和通药管(4)的凹槽组成一个整的圆弧凹槽,吸力环(2)安装在圆弧凹槽内,吸力环(2)的内径与储药管(3)、通药管(4)的内径完全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利利李铭铭吴遵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利利李铭铭吴遵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