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30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该车辆后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左侧的后侧梁上的左侧后悬挂塔;设置在车辆的右侧的后侧梁上的右侧后悬挂塔;及装设在车辆后侧、向作为动力源的马达供电的电池,电池沿车宽方向配置在左侧后悬挂塔与右侧后悬挂塔之间的后地板上,电池的左侧与左侧后悬挂塔的下部连接,电池的右侧与右侧后悬挂塔的下部连接。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能提高车体后部的刚性的同时,能确保左侧后悬挂塔与右侧后悬挂塔之间有足够大的空间,并能避免车体重量增加和设备费用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装设有作为动力源的马达及向马达供电用的电池的车辆中,通常将电池配置在车辆的地板上。在这样的车辆中,例如,如图4所示那样,为了在不缩小左侧后悬挂塔62与右侧后悬挂塔63之间的空间的情况下提高车体后部的刚性,可用骨架加强构件70将左侧后悬挂塔62的下部与右侧后悬挂塔63的下部连结。骨架加强构件70具备后部横梁71、左扣板72、及右扣板73。后部横梁71沿车宽方向配置在左侧后悬挂塔62与右侧后悬挂塔63之间的后地板61上。左扣板72分别与后部横梁71的左端部、左侧后悬挂塔62的下部、及左侧的后侧梁64连接。右扣板73分别与后部横梁71的右端部、右侧后悬挂塔63的下部、及右侧的后侧梁65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不缩小左侧后悬挂塔62与右侧后悬挂塔63之间的空间的情况下提高车体后部的刚性,但是,会产生车体重量增加、设备费用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车体后部的刚性的同时,能确保左侧后悬挂塔与右侧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左侧的后侧梁上的左侧后悬挂塔;设置在车辆的右侧的后侧梁上的右侧后悬挂塔;及装设在车辆后侧、向作为动力源的马达供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池沿车宽方向配置在所述左侧后悬挂塔与所述右侧后悬挂塔之间的后地板上,/n所述电池的左侧与所述左侧后悬挂塔的下部连接,/n所述电池的右侧与所述右侧后悬挂塔的下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左侧的后侧梁上的左侧后悬挂塔;设置在车辆的右侧的后侧梁上的右侧后悬挂塔;及装设在车辆后侧、向作为动力源的马达供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沿车宽方向配置在所述左侧后悬挂塔与所述右侧后悬挂塔之间的后地板上,
所述电池的左侧与所述左侧后悬挂塔的下部连接,
所述电池的右侧与所述右侧后悬挂塔的下部连接。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宅野聪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