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预热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98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预热支架,包括底座、下层侧限位板、下层后限位板、主支撑柱、上层纵置梁、上层后限位板、上层横置梁、上层侧限位板、辅助支撑柱和下层承重板,底座为钢板设计,为面受力结构,有助于分散模具对预热炉炉底的压力;下层承重板为带方孔设计,配合底座垫起的结构,使模具预热更充分;辅助支撑柱能更好的保证预热架的结构强度;限位板的设置可防止放入模具的过程中撞到预热炉后炉壁和侧炉壁;上层横置梁同样是为了使模具预热更充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单套模具预热能耗成本高、模具预热不充分、预热效率低的问题,提升模具预热炉设备利用率,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了模具预热炉的使用寿命,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预热支架
本技术涉及机械组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模具预热支架。
技术介绍
低压铸造过程中,热加工新模具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对模具进行预热以满足生产使用条件。目前一般使用模具预热炉对模具进行加热,模具预热炉为长方体炉体,由于预热炉内无专用的模具预热支架,导致预热模具一般单次只能预热一套模具,炉内上部空间浪费;如果在模具顶层上再叠加一套模具,又会存在模具掉落的安全隐患,同时下层模具不易取用。而且将模具直接放入预热炉内后,由于模具底模与炉底间隙小,而加热炉烧嘴位于预热炉顶部,导致模具底模升温只能靠上方热量传导,造成了模具预热所需时间长且预热不够充分,大量能源被浪费。此外,由于模具预热炉内无定位装置,叉车在取放模具到预热炉过程中,叉齿经常会剐蹭预热炉炉壁,对炉壁造成损伤,导致预热炉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升高。本专利基于此现状,提供了一种模具预热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预热支架,能够解决单套模具预热能耗成本高、模具预热不充分、预热效率低的问题,提升模具预热炉设备利用率,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了模具预热炉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预热支架,包括底座(1)、下层侧限位板(2)、下层后限位板(3)、主支撑柱(4)、上层纵置梁(5)、上层后限位板(6)、上层横置梁(7)、上层侧限位板(8)、辅助支撑柱(9)和下层承重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承重板(10)四角外侧分别连接有四条主支撑柱(4),所述主支撑柱(4)垂直于下层承重板(10),所述下层承重板(10)四角下部分别连接有四个底座(1),所述主支撑柱(4)底部与底座(1)顶端连接;所述下层侧限位板(2)两端分别与支架侧方的两条主支撑柱(4)连接,且其底部与下层承重板(10)连接,其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底座(1)的顶端连接;所述下层后限位板(3)两端分别与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预热支架,包括底座(1)、下层侧限位板(2)、下层后限位板(3)、主支撑柱(4)、上层纵置梁(5)、上层后限位板(6)、上层横置梁(7)、上层侧限位板(8)、辅助支撑柱(9)和下层承重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承重板(10)四角外侧分别连接有四条主支撑柱(4),所述主支撑柱(4)垂直于下层承重板(10),所述下层承重板(10)四角下部分别连接有四个底座(1),所述主支撑柱(4)底部与底座(1)顶端连接;所述下层侧限位板(2)两端分别与支架侧方的两条主支撑柱(4)连接,且其底部与下层承重板(10)连接,其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底座(1)的顶端连接;所述下层后限位板(3)两端分别与支架后方的两条主支撑柱(4)连接,且其底部与下层承重板(10)连接,其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底座(1)的顶端连接;所述上层纵置梁(5)两端底部与主支撑柱(4)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柱(9)两端分别与上层纵置梁(5)和下层侧限位板(2)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柱(9)垂直于下层承重板(10),两条所述上层纵置梁(5)之间均匀设置有四条上层横置梁(7),所述上层横置梁(7)两端分别与两条上层纵置梁(5)连接,所述上层纵置梁(5)前端部上方连接有上层侧限位板(8),最后方的所述上层横置梁(7)顶部连接有上层后限位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预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然陆志强郭旭明赵辉刘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