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护套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91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护套检测机,包括进料机构(2)、输送带机构(3)、理料机构、上吸风皮带机构(5)、下吸风皮带机构(6)、踢废机构和视觉采集装置,所述的输送带机构包括能够循环运转的输送带(31),所述的理料机构用于将护套(0)整齐排列于输送带(31)的倒三角形槽口中,所述的上吸风皮带机构(5)包括能够循环运转的上吸风针孔皮带(51),所述的下吸风皮带机构(6)包括能够循环运转的下吸风针孔皮带(61)所述的视觉采集装置用于拍摄护套(0)的两端及其长度方向外表面的图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自动护套检测机能将护套的各个检测面确定唯一地暴露在检测摄像头前,对护套表面及四周进行全自动检测,无盲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护套检测机
本技术属于视觉采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护套检测机。
技术介绍
在医用市场上,主要运用于针管类产品的防护的护套使用量很大。护套品种多样,且其外观形状、尺寸等差别很小,一般都为细长的圆杆状。根据质量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断裂、破损或表面有杂质的残次品护套都需要挑选出来。目前不合格的残次品护套,主要靠人工挑选,不仅劳动成本大,而且难以周全地把握护套的外观形状和大小,容易造成误检、漏检的现象,影响护套的合格率。随着视觉采集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已有对医用瓶盖、胶塞等的全自动视觉采集设备。不过,这些被检测的瓶盖、胶塞等的形状都属于短粗形,其可以平稳地放置在检测平面上,重量也较重,随着机器的运转,被检测物也不会发生移动或翻倒。另外,瓶盖、胶塞等的形状也很分明,各需要被检测的表面很容易确认并被检测。而护套形状纤细、重量轻,在现有的检测设备中,很容易发生滚动和移位,造成无法确认拍摄的画面属于护套那一个部位,以至不能完成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护套检测机,具有专门为细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护套检测机,包括进料机构(2)、输送带机构(3)、理料机构、上吸风皮带机构(5)、下吸风皮带机构(6)、踢废机构和视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输送带机构包括能够循环运转的输送带(31)、输送带主动轮和驱动输送带主动轮转动的带有编码器的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的输送带(31)外表面具有连续均布的倒三角形槽口,倒三角形槽口的方向与输送带(31)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的倒三角形槽口内仅能放入一根护套(0),倒三角形槽口两侧壁的高度大于护套(0)直径,所述的输送带(31)具有倾斜的整理工作段和水平的整理及检测工作段,输送带(31)运转时,先经过倾斜的整理工作段,再经过水平的整理及检测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护套检测机,包括进料机构(2)、输送带机构(3)、理料机构、上吸风皮带机构(5)、下吸风皮带机构(6)、踢废机构和视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输送带机构包括能够循环运转的输送带(31)、输送带主动轮和驱动输送带主动轮转动的带有编码器的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的输送带(31)外表面具有连续均布的倒三角形槽口,倒三角形槽口的方向与输送带(31)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的倒三角形槽口内仅能放入一根护套(0),倒三角形槽口两侧壁的高度大于护套(0)直径,所述的输送带(31)具有倾斜的整理工作段和水平的整理及检测工作段,输送带(31)运转时,先经过倾斜的整理工作段,再经过水平的整理及检测工作段,
所述的理料机构用于将护套(0)整齐排列于输送带(31)的倒三角形槽口中,每个倒三角形槽口中只放置一个护套(0),每个护套(0)有一端对齐于输送带机构的输送带(31)的同一个边缘,
所述的进料机构(2)用于将护套(0)均匀地输入理料机构中,
所述的上吸风皮带机构(5)包括能够循环运转的上吸风针孔皮带(51)、上吸风槽管(52)、上吸风针孔皮带主动轮和驱动上吸风针孔皮带主动轮转动的带有编码器的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的上吸风针孔皮带(51)在其皮带中间具有沿皮带长度方向均布的通孔,上吸风针孔皮带(51)具有水平的上吸风工作段,该水平的上吸风工作段处的皮带的外表面指向地面,并且该处皮带的运动方向与水平的整理及检测工作段处的输送带(31)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的上吸风槽管(52)具有与吸风动力源连接的接口和一条与上吸风槽管(52)内腔联通的缝隙,水平的上吸风工作段处的皮带的内表面与上吸风槽管(52)贴紧但不接触,上吸风槽管(52)的吸风缝隙与上吸风针孔皮带(51)上的通孔对齐,水平的上吸风工作段的前部与输送带(31)的水平的整理及检测工作段的后部交叉,水平的上吸风工作段的前部为上吸风针孔皮带(51)先经过的部位,水平的上吸风工作段前部处的皮带位于水平的整理及检测工作段后部处的输送带(31)外表面之上,当输送带(31)经过上吸风针孔皮带(51)处时,所述的上吸风槽管(52)的缝隙产生的吸风穿过上吸风针孔皮带(51)的通孔,将护套(0)吸附在上吸风针孔皮带(51)上,
所述的下吸风皮带机构(6)包括能够循环运转的下吸风针孔皮带(61)、下吸风槽管(62)、下吸风针孔皮带主动轮和驱动下吸风针孔皮带主动轮转动的带有编码器的第三步进电机,所述的下吸风针孔皮带(61)在其皮带中间具有沿皮带长度方向均布的通孔,下吸风针孔皮带(61)具有水平的下吸风工作段,该水平的下吸风工作段处的皮带的外表面指向背离地面,并且该处皮带的运动方向与水平的上吸风工作段处的上吸风针孔皮带(51)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的下吸风槽管(62)具有与吸风动力源连接的接口和一条与下吸风槽管(62)内腔联通的缝隙,水平的下吸风工作段处的皮带的内表面与下吸风槽管(62)贴紧但不接触,下吸风槽管(62)的吸风缝隙与下吸风针孔皮带(61)上的通孔对齐,水平的下吸风工作段的前部与上吸风针孔皮带(51)的水平的上吸风工作段的后部重叠并位于水平的上吸风工作段的后部的正下方,水平的下吸风工作段的前部为下吸风针孔皮带(61)先经过的部位,在上吸风针孔皮带(51)与下吸风针孔皮带(61)平行并相叠之处,带有护套(0)的上吸风针孔皮带(51)运动超出上吸风槽管(52)的吸风缝隙尽头后,所述的下吸风槽管(62)的缝隙产生的吸风穿过下吸风针孔皮带(61)的通孔,将护套(0)吸附在下吸风针孔皮带(61)上,
所述的视觉采集装置用于拍摄护套(0)的两端及其长度方向外表面的图像,
所述的踢废机构用于将经检测的护套(0)中的不合格品从检测机中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护套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理料机构包括挡板组件(41)、毛刷(42)、毛刷电机、前吸气吹气装置(43)、吹气去除装置(44)和后吸气吹气装置(45),所述的挡板组件(41)包括两个侧挡板和一个下挡板,两个侧挡板和一个下挡板形成一个U形进料结构,该U形进料结构的下边沿位于倾斜的整理工作段的输送带(31)外表面之上,与输送带(31)外表面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小于护套(0)直径,该U形进料结构的上端开口与输送带(31)的运动方向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传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