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松压紧机构、适配器、离心机和研磨仪,防松压紧机构包括压盖、防松座和防松限位组件,所述压盖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防松座上,所述防松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压盖和防松座之间沿连接螺纹的周向相对移动。在压盖拧紧前,防松限位组件处于非限位状态,以便压盖能顺利旋拧到防松座上;在压盖旋紧到防松座上之后,防松限位组件切换到限位状态,来限制压盖从防松座上松脱,这样在压盖和防松座一起运动或者振动不会导致压盖的松动,提高防松压紧机构的可靠性。防松压紧机构在应用到高速旋转的离心机或研磨仪中时,可实现对试管的可靠压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松压紧机构、适配器、离心机和研磨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辅助器材,特别是一种防松压紧机构、适配器、离心机和研磨仪。
技术介绍
一般经常拆装的结构处于运动状态时经常会发生松动现象,导致运行不可靠,且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研磨、离心等设备用的适配器压紧结构,由于需要经常拆卸和拧紧,压紧结构的压紧力一般不会很大,在设备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容易松动,若多次过度拧紧的话,拧紧结构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松压紧机构、适配器、离心机和研磨仪。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松压紧机构,包括压盖、防松座和防松限位组件,所述压盖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防松座上,所述防松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压盖和防松座之间沿连接螺纹的周向相对移动。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在压盖拧紧前,防松限位组件处于非限位状态,以便压盖能顺利旋拧到防松座上;在压盖旋紧到防松座上之后,防松限位组件切换到限位状态,来限制压盖从防松座上松脱,这样在压盖和防松座一起运动或者振动不会导致压盖的松动,提高防松压紧机构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防松座上设有多个沿连接螺纹中心轴线成圆周分布的顶针孔,所述防松限位组件包括防松顶针、防松顶针帽和弹性元件,所述防松顶针穿设于所述压盖的安装孔内,所述防松顶针帽连接在所述防松顶针上,所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防松顶针和所述压盖上,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防松顶针头端可伸入到所述防松座上的一个顶针孔内。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当防松顶针嵌入防松座的顶针孔时,压盖则不会相对防松座发生周向松动,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防松顶针在运动或振动的影响下也不会从顶针孔内脱出,确保压盖实现可靠压紧。进一步地,所述防松顶针帽的下表面设有凸台/凹槽,所述压盖上设有与所述防松顶针帽的凸台/凹槽相匹配的凹槽/凸台;在所述防松顶针帽的凸台/凹槽与所述压盖的凹槽/凸台相配合时,所述防松顶针头端伸入到所述防松座上的一个顶针孔内;在所述防松顶针帽的凸台/凹槽与所述压盖的凹槽/凸台处于交错状态时,所述防松顶针头端与所述防松座上的顶针孔相脱离。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压盖旋拧到防松座之前,凸台表面与凹槽外口平面接触,即凸台不嵌入到凹槽内;当压盖拧紧到防松座并压紧对象后,将防松顶针帽旋转一定角度,使得凸台对准凹槽,此时如果凸台未自动嵌入凹槽内,则需要继续旋转压盖很小的一定角度,就可以使得防松顶针对准并进入防松座的顶针孔,进而凸台嵌入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防松顶针帽或者所述压盖的凹槽为左右贯通的长条形槽体。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方便操作者直观看出凸台和凹槽的配合情况,进而知晓防松顶针和顶针孔的配合状态。一种适配器,包括:适配器座,所述适配器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试管套,试管放置在所述试管套内;防松压紧机构,所述防松压紧机构的防松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适配器座上,在所述防松压紧机构的压盖外周设有向外延伸的压板,所述压板压持在试管盖上。由于采用了上述防松压紧机构,在长时间运动或振动下,压板仍能保持对试管施以可靠压紧力。进一步地,所述压盖背面设有一挡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压盖和挡板之间并可相对压盖和挡板周向转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由于压板和压盖之间可相对转动,在压板与试管接触后,由于压板与试管之间的静摩擦力远大于压板与压盖之间的摩擦力,压板与试管保持静止,再继续拧紧压盖加压的过程也更为省力。一种离心机,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上述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的适配器座安装在旋转驱动机构的转轴上。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适配器,可实现对装有待离心样本的试管的可靠压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一种研磨仪,包括振荡驱动机构和上述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的适配器座安装在振荡驱动机构的摇摆臂上。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适配器,可实现对装有待研磨样本的试管的可靠压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适配器一种实施方式处于限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与图1相对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适配器一种实施方式处于非限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与图3相对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防松座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压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防松顶针帽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1-压盖;111-凹槽;12-压板;13-挡板;20-防松座;201-连接螺纹;202-顶针孔;30-防松限位组件;301-防松顶针;302-防松顶针帽;3021-凸台;303-弹性元件;40-适配器座;401-试管套;402-试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防松压紧机构,包括压盖11、防松座20和防松限位组件30,压盖11通过连接螺纹201可拆卸地连接在防松座20上,防松限位组件30用于限制压盖11和防松座20之间沿连接螺纹201的周向相对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压盖旋紧到防松座上之后,通过防松限位组件来限制压盖从防松座上松脱,这样在压盖和防松座一起运动或者振动不会导致压盖的松动,提高防松压紧机构的可靠性。如图1-5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松座20上设有多个沿连接螺纹中心轴线成圆周分布的顶针孔202,防松限位组件30包括防松顶针301、防松顶针帽302和弹性元件303,防松顶针301穿设于压盖11的安装孔内,防松顶针帽302固定连接或者可转动地连接在防松顶针301上,弹性元件303两端分别抵靠在防松顶针301和压盖11上,在弹性元件303的作用下,防松顶针301头端可伸入到防松座20上的一个顶针孔202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防松顶针301嵌入防松座的顶针孔202时,压盖11则不会相对防松座20发生周向松动,在弹性元件303的作用下,防松顶针301在运动或振动的影响下也不会从顶针孔202内脱出,确保压盖11实现可靠压紧。如图6、7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松顶针帽302的下表面设有凸台3021,压盖11上设有与防松顶针帽302的凸台3021相匹配的凹槽111;在防松顶针帽的凸台3021与压盖的凹槽111相配合时,防松顶针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松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盖、防松座和防松限位组件,所述压盖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防松座上,所述防松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压盖和防松座之间沿连接螺纹的周向相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盖、防松座和防松限位组件,所述压盖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防松座上,所述防松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压盖和防松座之间沿连接螺纹的周向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座上设有多个沿连接螺纹中心轴线成圆周分布的顶针孔,所述防松限位组件包括防松顶针、防松顶针帽和弹性元件,所述防松顶针穿设于所述压盖的安装孔内,所述防松顶针帽连接在所述防松顶针上,所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防松顶针和所述压盖上,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防松顶针头端可伸入到所述防松座上的一个顶针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顶针帽的下表面设有凸台/凹槽,所述压盖上设有与所述防松顶针帽的凸台/凹槽相匹配的凹槽/凸台;在所述防松顶针帽的凸台/凹槽与所述压盖的凹槽/凸台相配合时,所述防松顶针头端伸入到所述防松座上的一个顶针孔内;在所述防松顶针帽的凸台/凹槽与所述压盖的凹槽/凸台处于交错状态时,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吴强,周勇,周建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