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73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包括泵体主体、支脚和铰刀,所述泵体主体的上方连接有排液管,且排液管的下方安装有吸液管,所述泵体主体的外壁均匀安装有导轨,且导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支脚分别固定于活动环的下方,且支脚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方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锁紧组件,所述铰刀螺纹连接于连接杆的下方,且铰刀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刀片,所述铰刀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锁块。该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可以根据实际的沉淀池内部的底泥厚度,选择合适的破碎深度,实用性更强,且连接杆与铰刀之间是可以拆卸的,为后期进行清洗或者维修更换提供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
本技术涉及底泥处理
,具体为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
技术介绍
河流或者河道底部淤泥长期积累,容易导致水体污染严重,而对河流或者河道内部沉积的底泥进行及时定期处理,是有效解决河流或者河道内部积淤堵塞的办法,在底泥处理厂的底泥处理过程中,将沉淀池中的底泥输送到泥浆搅拌器中时需要用到绞吸泵。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绞吸泵在使用过程中,对沉积的底泥的破碎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泵内阻塞,且不便于调节泵体对底泥的破碎深度,并且破碎铰刀不便于拆卸维修,同时还存在长期使用情况下,泵体外壁易发生腐蚀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绞吸泵在使用过程中,对沉积的底泥的破碎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泵内阻塞,且不便于调节泵体对底泥的破碎深度,并且破碎铰刀不便于拆卸维修,同时还存在长期使用情况下,泵体外壁易发生腐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包括泵体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包括泵体主体(1)、支脚(6)和铰刀(1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主体(1)的上方连接有排液管(2),且排液管(2)的下方安装有吸液管(3),所述泵体主体(1)的外壁均匀安装有导轨(4),且导轨(4)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活动环(5),所述支脚(6)分别固定于活动环(5)的下方,且支脚(6)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的下方安装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锁紧组件(10),所述铰刀(11)螺纹连接于连接杆(9)的下方,且铰刀(11)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刀片(12),所述铰刀(1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包括泵体主体(1)、支脚(6)和铰刀(1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主体(1)的上方连接有排液管(2),且排液管(2)的下方安装有吸液管(3),所述泵体主体(1)的外壁均匀安装有导轨(4),且导轨(4)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活动环(5),所述支脚(6)分别固定于活动环(5)的下方,且支脚(6)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的下方安装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锁紧组件(10),所述铰刀(11)螺纹连接于连接杆(9)的下方,且铰刀(11)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刀片(12),所述铰刀(1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锁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处理厂用浮船绞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5)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导轨(4)之间的尺寸相互配套,并且活动环(5)与导轨(4)的连接处贯穿有螺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江袁林张道清孙健淋夏垒铭罗二恒王晨光秦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