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偏瘫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偏瘫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上,多数脑部疾病患者在治疗后都会存在以半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残疾,因此在患者恢复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康复治疗,目前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外,还会使用一些具有锻炼功能锻炼的仪器,但是目前使用的锻炼装置存在肢体运动上的局限性,且病人在疲劳时无法得到休息,因此需提出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偏瘫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偏瘫锻炼装置,本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且可重复利用,有助于协助操作人员对套具的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偏瘫锻炼装置,包括固定部和锻炼部,固定部包括底板,底板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带刹万向脚轮,底板的上端面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座椅,座椅设有四根椅腿,椅腿沿其长度方向且靠近底板的一端设有方形法兰板,方形法兰板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偏瘫锻炼装置,包括固定部和锻炼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带刹万向脚轮(1a),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座椅(2),所述座椅(2)设有四根椅腿(2a),所述椅腿(2a)沿其长度方向且靠近底板(1)的一端设有方形法兰板(2b),所述方形法兰板(2b)与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n所述锻炼部包括对称设置于底板(1)上端面的圆杆支架(3),所述圆杆支架(3)位于底板(1)上端面,且沿底板(1)长度方向远离座椅(2)的一端;所述圆杆支架(3)与底板(1)上端面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圆杆支架(3)沿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偏瘫锻炼装置,包括固定部和锻炼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带刹万向脚轮(1a),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座椅(2),所述座椅(2)设有四根椅腿(2a),所述椅腿(2a)沿其长度方向且靠近底板(1)的一端设有方形法兰板(2b),所述方形法兰板(2b)与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锻炼部包括对称设置于底板(1)上端面的圆杆支架(3),所述圆杆支架(3)位于底板(1)上端面,且沿底板(1)长度方向远离座椅(2)的一端;所述圆杆支架(3)与底板(1)上端面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圆杆支架(3)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向内成型的齿条滑槽(3a),所述圆杆支架(3)沿其轴向方向且远离底板(1)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的限位球(3b);所述圆杆支架(3)沿其长度方向且靠近底板(1)的一端设有第一辅助支架(4),所述第一辅助支架(4)沿其长度方向且远离圆杆支架(3)的一端与底板(1)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圆杆支架(3)沿其长度方向的中段设有限位平台(5),所述限位平台(5)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向内成型的弧形凹槽(5a);所述限位平台(5)下端面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螺栓连接的第二辅助支架(6),所述第二辅助支架(6)沿其长度方向且远离限位平台(5)的一端设有与圆杆支架(3)相配合的固定套(6a),所述固定套(6a)与圆杆支架(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限位平台(5)的下端面靠近圆杆支架(3)的一端对称设有两轴承座(7),所述两轴承座(7)之间设有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两直齿齿轮(9),所述直齿齿轮(9)对应齿条滑槽(3a)位置固定;所述传动轴(8)沿其长度方向的中段设有第一伞齿轮(10),所述限位平台(5)下端面对应第一伞齿轮(10)的位置设有传动螺旋齿轮(11),所述传动螺旋齿轮(11)下端面设有第二伞齿轮(12),所述传动螺旋齿轮(11)与第二伞齿轮(12)的内口设有旋转配合的第一固定销(13),所述传动螺旋齿轮(11)与第二伞齿轮(12)结合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销(13)与限位平台(5)的下端面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所述第二伞齿轮(12)与第一伞齿轮(10)啮合配合;所述限位平台(5)下端面还设有与传动螺旋齿轮(11)相啮合的主动螺旋齿轮(14),所述主动螺旋齿轮(14)内口设有旋转套(15),所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胜华,徐军,任梅芳,刘玉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