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简易站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71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床边简易站立架。所述床边简易站立架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依次围合有站立空间,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将站立空间的一侧构成敞口;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使用者膝盖的固膝带,所述固膝带位于所述站立空间内;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连接有用于使用者倚靠腰部的护腰带,所述护腰带位于敞口的位置。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床边简易站立架适用于帮助双下肢截瘫患者的站立,具有便携、体积小、重量轻、安全性高,造价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床边简易站立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床边简易站立架。
技术介绍
双下肢截瘫患者长期不能直立行走,只能长期卧床或坐轮椅,长期的卧床或坐轮椅会导致皮肤失去知觉,局部血液循环流通不畅,极容易引起褥疮,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临床要求双下肢截瘫患者能够多多进行站立的训练。因患者将下半身不可自主行动,站立需要借助站立架。目前市场上没有可以在病房中应用的帮助病人站立的站立架,多数为居家应用或在康复训练部门中应用。在康复训练部门中应用的如专利CN207270448U公开的一种新型多用途术后康复结构,还有如专利CN2792555Y公开的简易站立架。其均存在有以下三点缺点:(1)体积大,重量重,不适合在病房中应用。(2)成本高相对较高,且不利于运输。(3)不能很好的在患者恢复过程中,不断适应患者的需要。针对截瘫患者从座位到站位,伴随膝盖逐渐前移、后移,因为患者股四头肌肌力不足,无法正常的伸膝,往往需要外界力量帮助股四头肌发挥伸膝的作用。因此,设计一款适用于截瘫患者在病房中使用的床边简易站立架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满足上述使用要求的床边简易站立架,能很好的帮助双下肢截瘫患者站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床边简易站立架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依次围合有站立空间,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将站立空间的一侧构成敞口;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使用者膝盖的固膝带,所述固膝带位于所述站立空间内;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连接有用于使用者倚靠腰部的护腰带,所述护腰带位于敞口的位置。上述方案中,在站立空间内设置固膝带,可以帮助使用者的股四头肌发挥伸膝的作用,且站立后通过护腰带依靠,给双下肢截瘫患的使用者站立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因长期卧床引起的一系列的痛苦。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共设有四个支腿,四个支腿分别与所述底板插接。优选的,所述支腿包括套管和立杆,所述立杆插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套管套接于所述立杆外,所述套管自上而下在同一直线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立杆上设有可压缩回弹的按钮,所述按钮与某一高度的所述通孔匹配。优选的,所述固膝带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第三连接带、固定带和与使用者两个膝盖匹配的两固膝,所述第一连接带连接于两个所述固膝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膝远离第一连接带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三连接带的一端与另一个固膝远离第一连接带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三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部上;每一个固膝上均设有可缠绕于膝盖并将膝盖贴合于固膝带的所述固定带。优选的,所述固定带通过子母扣黏贴。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为非弹性带,所述第二连接带和第三连接带为弹性带。优选的,所述护腰带为可打开的黏贴带,其为非弹性带。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中心部位设有用于提示使用者的脚摆位的脚印标识区。优选的,所述固膝带和护腰带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护腰带为可打开的黏贴带;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均与所述第二支撑部铰接。上述结构可使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支撑部折叠,方便支架体的存放与转运。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床边简易站立架适用于帮助双下肢截瘫患者的站立,具有便携、体积小、重量轻、安全性高,造价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床边简易站立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底板、11-脚印、12-凹槽、2-支架体、21-第一支撑部、22-第二支撑部、23-第三支撑部、24-站立空间、25-敞口、26-支腿、261-套管、262-立杆、27-横杆、28-连接杆、3-固膝带、31-固膝、32-第一连接带、33-第二连接带、34-第三连接带、35-固定带、4-护腰带、41-第一带体、42-第二带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床边简易站立架包括底板1、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支架体2、固定于所述支架体2上的固膝带3和护腰带4。所述底板1为方形,其四个角均设有凹槽11,所述底板11上的中心部位设有脚印标识区12,所述脚印标识区12为彩色的脚印图案。所述脚印标识区12用于提示使用者胶的摆位。所述支架体2包括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三支撑部23依次围合有站立空间24,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第三支撑部23将站立空间24的一侧构成敞口25。所述敞口25为使用者进入至站立架的开口,使用者进入站立空间24中,所述第二支撑部22位于正面,所述第一支撑部21位于左侧,第三支撑部23位于右侧。所述支架体2包括四个支腿26,所述支腿26包括套管261和立杆262,所述立杆262的管径小于套管261的管径,所述立杆262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底板1的对应凹槽11中,用以提高站立架的稳定性。四个支腿26位于底板的四个角。所述立杆26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套管261中,且立杆262的插入端上设有可压缩回弹的按钮,所述套管261自上而下在同一直线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按钮与某一高度所述通孔匹配,共同组成可伸缩结构,以实现支架体2高度方向的可调,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每两个支腿26的顶部和临近套管261的下侧末端均设有横杆27。所述第二支撑部22上设有相互连接的两个支腿26和上下位置的两个横杆27,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第三支撑部23上均设有相互连接一个支腿26和上下两个横杆27,所述第一支撑部21的两个横杆27与第二支撑部22的左侧支腿26固定,第三支撑部23的两个横杆27与第二支撑部22的右侧支腿26固定,由此形成稳固的支架体结构。使用者站立后,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上端的横杆27供左手扶持,所述第三支撑部23上端的横杆27供右手扶持。在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第三支撑部23的中部各竖向设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连接于上下横杆27之间。所述固膝带3包括固膝31、第一连接带32、第二连接带33、第三连接带34和固定带35。所述固膝3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带32连接于两个所述固膝3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带33的一端连接在左侧的固膝31远离第一连接带21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上的连接杆28绕转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带34的一端连接在右侧的固膝31远离第一连接带32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部23上的连接杆28绕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32采用非弹性材料制成,为不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边简易站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支架体(2),所述支架体(2)包括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三支撑部(23)依次围合有站立空间(24),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第三支撑部(23)将站立空间(24)的一侧构成敞口(25);/n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第三支撑部(23)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使用者膝盖的固膝带(3),所述固膝带(3)位于所述站立空间(24)内;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第三支撑部(23)之间连接有用于使用者倚靠腰部的护腰带(4),所述护腰带(4)位于敞口(25)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边简易站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支架体(2),所述支架体(2)包括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三支撑部(23)依次围合有站立空间(24),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第三支撑部(23)将站立空间(24)的一侧构成敞口(25);
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第三支撑部(23)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使用者膝盖的固膝带(3),所述固膝带(3)位于所述站立空间(24)内;所述第一支撑部(21)和第三支撑部(23)之间连接有用于使用者倚靠腰部的护腰带(4),所述护腰带(4)位于敞口(25)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边简易站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三支撑部(23)共设有四个支腿(26),四个支腿(26)分别与所述底板(1)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边简易站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6)包括套管(261)和立杆(262),所述立杆(262)插接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套管(261)套接于所述立杆(262)外,所述套管(261)自上而下在同一直线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立杆上设有可压缩回弹的按钮,所述按钮与某一高度的所述通孔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边简易站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膝带(3)包括第一连接带(32)、第二连接带(33)、第三连接带(34)、固定带(35)和与使用者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博宇汤伟健麦艺颖王庄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