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面罩
本技术涉及通气治疗
,特别地涉及一种呼吸面罩。
技术介绍
无侵入式正压通气的方式已被广泛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等,不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管子插入病人的气道,而是利用鼓风机通过管路和病人接口装置对病人的气道输送一个持续的压力通气(CPAP)或者变化的压力通气,例如随着病人呼吸周期变化的双水平压力或随着病人监控情况而变化的自动调压通气。这种压力支持的疗法还通常被用于如阻塞性睡眠低通气,上呼吸道阻力综合症(UARS)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非侵入式通气治疗包括的病人面部上的接口装置,这种接口装置通常按照接触方式不同分为四种:仅罩住鼻部的鼻面罩,仅罩住口部的口面罩,同时罩住口部和鼻部的口鼻面罩(又称全脸面罩),塞入鼻孔的鼻垫面罩。在治疗过程中,有一个外部鼓风机是压力支持设备,如呼吸机,病人接口装置把呼吸机提供的气体压力和病人的气道相连,将呼吸气流送入到病人气道。全脸面罩按照排气方式不同,可分为有排面罩和无排面罩。有排面罩即在面罩端设置专门排气孔,以便呼吸废气的排出,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面罩,包括框架(3)、衬垫(2)、弯管(4)和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2)设置在所述框架(3)上且与所述框架(3)形成通气腔体;所述头带组件与所述框架(3)连接以将所述衬垫(2)与所述框架(3)固定在患者的头部;所述弯管(4)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框架(3)上,所述弯管(4)与所述框架(3)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弯管(4)至少构造为两种不同的结构以与所述框架(3)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面罩,包括框架(3)、衬垫(2)、弯管(4)和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2)设置在所述框架(3)上且与所述框架(3)形成通气腔体;所述头带组件与所述框架(3)连接以将所述衬垫(2)与所述框架(3)固定在患者的头部;所述弯管(4)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框架(3)上,所述弯管(4)与所述框架(3)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弯管(4)至少构造为两种不同的结构以与所述框架(3)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弯管(4)相连的中间件(5),所述中间件(5)构造为至少与所述框架(3)和所述弯管(4)中的一个可旋转且可拆卸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5)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框架(3)上,所述中间件(5)与所述弯管(4)可拆卸地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5)与所述弯管(4)的材料不同;和/或
所述中间件(5)与所述框架(3)之间形成过盈配合或者局部过盈配合以限制所述中间件(5)与所述框架(3)之间的旋转自由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5)包括设置在其外表面上的卡槽(51),所述卡槽(51)用于与所述框架(3)相卡合以限制所述中间件(5)沿插拔方向的自由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4)包括弯管主体(41)和弯管接头(43),所述弯管主体(41)的一端与所述框架(3)相连,所述弯管主体(41)的另一端与所述弯管接头(43)固定相连或一体式相连,所述弯管接头(43)用于与呼吸机的进气管道相连;
所述弯管主体(41)包括用于与所述中间件(5)相连的第一管区(411)和用于与所述弯管接头(43)相连的第二管区(412),所述第一管区(411)和所述第二管区(412)之间呈一夹角;
所述弯管主体(41)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区(411)和所述第二管区(412)的限位管区(413),所述第一管区(411)与所述框架(3)相连时,所述限位管区(413)能够限制所述弯管主体(41)在插拔方向的自由度;和/或
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钊,王亚杰,何垄,庄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