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7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包括马桶体、马桶驱动组件,所述床架底部设有床底板,所述马桶驱动组件包括马桶驱动件、马桶剪叉升降结构、马桶升降座,所述马桶体固定在马桶升降座上,所述马桶驱动件设置在床底板上,所述马桶剪叉升降结构设置在床底板与马桶升降座之间且通过马桶驱动件的驱动实现上升和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在护理床下部且可以将马桶体抬升至排便孔、结构紧凑、响应快速的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床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
技术介绍
对于自理能力差或无自理能力等需要长期躺卧在床上的病人,患者一般都会需要经常性地调整坐姿或卧躺的姿态,以使得患者可以更加舒适,以及避免身体某个部位由于长时间的压迫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甚至坏死。而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借助护理床帮助患者安全、快捷地完成部分翻身或调整姿态的动作。并且为了使病人能够不下床就能大小便,需要在护理床的臀部板的中心设置排便孔,在排便孔的下部设置马桶,在需要大小便的时候将马桶抬升至病人臀部,通过马桶进行排便,而护理床的高度有限,急需解决在有限的护理床下部空间内设置马桶、和设置机构将马桶合理运动以便于病人进行排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在护理床下部且可以将马桶体抬升至排便孔、结构紧凑、响应快速的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包括马桶体、马桶驱动组件,床架底部设有床底板,所述马桶驱动组件包括马桶驱动件、马桶剪叉升降结构、马桶升降座,所述马桶体固定在马桶升降座上,所述马桶驱动件设置在床底板上,所述马桶剪叉升降结构设置在床底板与马桶升降座之间且通过马桶驱动件的驱动实现上升和下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患者需要排泄时,操作马桶驱动组件将马桶体竖向移动至排便孔处,马桶剪叉升降结构将马桶驱动件的水平推动转化为马桶升降座的竖向运动,结构紧凑高效,响应快速。优选的,所述马桶剪叉升降结构包括第一剪叉滑轨、第二剪叉滑轨、第一剪叉臂、第二剪叉臂,所述第一剪叉滑轨的固定部与床底板固定,所述第一剪叉滑轨的滑动部与马桶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剪叉滑轨的固定部与马桶升降座连接,所述第二剪叉滑轨的滑动部与第二剪叉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剪叉臂的另一端与第一剪叉滑轨的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一剪叉臂的一端与第二剪叉滑轨的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一剪叉臂的另一端与第一剪叉滑轨的滑动部铰接。优选的,所述床底板设有与马桶体的排污口对应的下落口。优选的,所述马桶体包括马桶主体、座圈、以及竖向设置在马桶主体前端的遮挡体,所述马桶主体内凹设有容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马桶主体的下部,所述遮挡体朝向容腔的端面内凹设有与容腔连通的导流槽,所述座圈设置在马桶主体的上部。优选的,所述遮挡体的上部设有第一冲洗头,所述座圈的下端面设有第一进水嘴,所述第一冲洗头与第一进水嘴连通,所述第一冲洗头设有第一冲洗喷孔,所述第一冲洗喷孔朝向导流槽设置。优选的,所述遮挡体的上部还设有第一喷水头,所述第一喷水头与第一进水嘴连通,所述第一喷水头设有第一喷水孔,所述第一喷水孔朝向容腔设置。优选的,所述遮挡体的上部设有第一烘干头,所述第一烘干头的出风口朝向容腔设置,所述座圈的下端面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一烘干头连通。优选的,所述座圈中空设有布置腔,所述布置腔内设有环绕容腔设置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冲洗喷孔,所述第二冲洗喷孔朝向容腔的侧壁设置,所述座圈设有与第二冲洗喷孔对应的出水孔,所述座圈的下端面设有第二进水嘴,所述冲洗管与第二进水嘴连通。优选的,所述冲洗管由子管体、连接塞构成,所述连接塞由橡胶材料制作,所述连接塞的两端设有锥形的配合部以及设在配合部尾端的环形的止挡部。优选的,所述座圈的后端向下延伸设有喷水管,所述座圈下端面设有第三进水嘴,所述喷水管与第二进水嘴连通,所述喷水管上设有若干第三喷水孔,所述第三喷水孔倾斜朝上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护理床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马桶便壶机构在床架内设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马桶体和便壶体位于初始位置时马桶便壶机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马桶体上升至排便孔且便壶体平移至马桶体下方时马桶便壶机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马桶体回复初始位置且便壶体平移至床架外已进行倾倒时马桶便壶机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马桶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马桶体布置腔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马桶体的加热片设置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冲洗管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便壶体结构示意图。1、床架;1.1、排便孔;1.2、床底板;1.2.1、下落口;2、马桶体;2.1、马桶主体;2.1.1、容腔;2.2、座圈;2.2.1、第一进水嘴;2.2.2、第一进风口;2.2.3、布置腔;2.2.4、冲洗管;2.2.4.1、子管体;2.2.4.2、连接塞;2.2.5、第二冲洗喷孔;2.2.6、第二进水嘴;2.2.7、喷水管;2.2.8、第三进水嘴;2.2.9、第三喷水孔;2.2.10、加热片;2.3、遮挡体;2.3.1、导流槽;2.3.2、第一冲洗头;2.3.3、第一冲洗喷孔;2.3.4、第一喷水头;2.3.5、第一喷水孔;2.3.6、第一烘干头;2.4、排污口;3、便壶体;3.1、便壶主体;3.2、连接管;3.3、把手;3.4、导向壁;4、马桶驱动组件;4.1、马桶驱动件;4.2、马桶剪叉升降结构;4.2.1、第一剪叉滑轨;4.2.2、第二剪叉滑轨;4.2.3、第一剪叉臂;4.2.4、第二剪叉臂;4.3、马桶升降座;5、便壶驱动组件;5.1、便壶电机;5.2、便壶安装座;5.3、丝杠体;5.4、丝杠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用于护理床的马桶便壶机构,包括马桶体2、便壶体3、马桶驱动组件4、便壶驱动组件5,所述马桶体2设置在床架1的排便孔1.1的下方,所述马桶驱动组件4驱动马桶体2竖向上升以移动至排便孔1.1处,所述便壶驱动组件5在马桶驱动组件4驱动马桶体2上升后驱动便壶体3平移至马桶体2的下方、以将马桶体2的排污口2.4与便壶体3的入口对准。其中,床架1底部设有床底板1.2,所述马桶驱动组件4包括马桶驱动件4.1、马桶剪叉升降结构4.2、马桶升降座4.3,所述马桶体2固定在马桶升降座4.3上,所述马桶驱动件4.1设置在床底板1.2上,所述马桶剪叉升降结构4.2设置在床底板1.2与马桶升降座4.3之间且通过马桶驱动件4.1的驱动实现上升和下降,马桶剪叉升降结构4.2将马桶驱动件4.1的水平推动转化为马桶升降座4.3的竖向运动,结构可靠高效,响应快速。其中,所述马桶剪叉升降结构4.2包括第一剪叉滑轨4.2.1、第二剪叉滑轨4.2.2、第一剪叉臂4.2.3、第二剪叉臂4.2.4,所述第一剪叉滑轨4.2.1的固定部与床底板1.2固定,所述第一剪叉滑轨4.2.1的滑动部与马桶驱动件4.1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剪叉滑轨4.2.2的固定部与马桶升降座4.3连接,所述第二剪叉滑轨4.2.2的滑动部与第二剪叉臂4.2.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剪叉臂4.2.4的另一端与第一剪叉滑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包括马桶体、马桶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床架底部设有床底板,所述马桶驱动组件包括马桶驱动件、马桶剪叉升降结构、马桶升降座,所述马桶体固定在马桶升降座上,所述马桶驱动件设置在床底板上,所述马桶剪叉升降结构设置在床底板与马桶升降座之间且通过马桶驱动件的驱动实现上升和下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包括马桶体、马桶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床架底部设有床底板,所述马桶驱动组件包括马桶驱动件、马桶剪叉升降结构、马桶升降座,所述马桶体固定在马桶升降座上,所述马桶驱动件设置在床底板上,所述马桶剪叉升降结构设置在床底板与马桶升降座之间且通过马桶驱动件的驱动实现上升和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剪叉升降结构包括第一剪叉滑轨、第二剪叉滑轨、第一剪叉臂、第二剪叉臂,所述第一剪叉滑轨的固定部与床底板固定,所述第一剪叉滑轨的滑动部与马桶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剪叉滑轨的固定部与马桶升降座连接,所述第二剪叉滑轨的滑动部与第二剪叉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剪叉臂的另一端与第一剪叉滑轨的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一剪叉臂的一端与第二剪叉滑轨的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一剪叉臂的另一端与第一剪叉滑轨的滑动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底板设有与马桶体的排污口对应的下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体包括马桶主体、座圈、以及竖向设置在马桶主体前端的遮挡体,所述马桶主体内凹设有容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马桶主体的下部,所述遮挡体朝向容腔的端面内凹设有与容腔连通的导流槽,所述座圈设置在马桶主体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护理床的智能马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体的上部设有第一冲洗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欣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