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用良肢位矫正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轮椅用良肢位矫正垫。
技术介绍
脑卒中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报道称90%的脑卒中病人卒中后3周内将会发生痉挛,这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表现为典型的偏瘫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早期良肢位的摆放主要是通过静止性的反射抑制和持续性控制等方法来对抗异常运动模式,控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它是脑卒中病人早期最基础的治疗。目前已知早期良肢位摆放是对抗痉挛、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患者能否按照良肢位摆放要求完整有效地摆放体位是保证治疗连续性,巩固康复治疗成果的关键。当患者在处于轮椅坐位时,良肢位摆放要求是偏瘫侧大腿外侧垫软垫,防止髋部外旋,髋膝踝呈90°,足尖朝前。在观察患者坐轮椅时的肢体摆放情况,发现如下问题:1、患者常常会忽略坐位时的这个摆放要点2、有些家属会自带软垫但软垫可移动,在患者离开轮椅时常常滑落或丢失,影响患者的依从性。3、如在大腿外侧垫枕,患者腿和脚的位置就会向内侧移动,导致轮椅脚踏板的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用良肢位矫正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垫(1)、主体板(2)、连接板(3)和延伸脚踏(4),所述软垫(1)固定设置在主体板(2)上,所述连接板(3)包括与主体板(2)下端固定连接的水平板(5)和竖板(6),所述水平板(5)通过转动机构与竖板(6)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板(5)对称固定设有两个用于对大腿进行放置的橡胶限位条(9),所述竖板(6)远离软垫(1)的一段弯折形成侧挡板(8),所述延伸脚踏(4)与竖板(6)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脚踏(4)截面呈弯折的U型,所述延伸脚踏(4)上设有加固机构,所述延伸脚踏(4)后端固定设有足跟挡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用良肢位矫正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垫(1)、主体板(2)、连接板(3)和延伸脚踏(4),所述软垫(1)固定设置在主体板(2)上,所述连接板(3)包括与主体板(2)下端固定连接的水平板(5)和竖板(6),所述水平板(5)通过转动机构与竖板(6)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板(5)对称固定设有两个用于对大腿进行放置的橡胶限位条(9),所述竖板(6)远离软垫(1)的一段弯折形成侧挡板(8),所述延伸脚踏(4)与竖板(6)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脚踏(4)截面呈弯折的U型,所述延伸脚踏(4)上设有加固机构,所述延伸脚踏(4)后端固定设有足跟挡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用良肢位矫正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将水平板(5)和竖板(6)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上固定设有用于锁紧的锁紧旋钮(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用良肢位矫正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尧,那芷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