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下急救车的急诊科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7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上下急救车的急诊科担架,包括支架以及支架底部转动连接的四个竖杆,所述竖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转轮,所述支架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底端通过转轴与竖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之间转轴处转动连接有L形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偏转式支腿结构,实现了竖杆发生偏转,从而实现了竖杆直接进行折叠,减少支架上急救车的困难,采用了滑杆限位结构,以减少支架在上急救车时产生的冲击振动,增加整体支架的稳定,以及便于车内的折叠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下急救车的急诊科担架
本技术涉及担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上下急救车的急诊科担架。
技术介绍
为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现有的急诊科担架在医疗救助过程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急诊科担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担架在滑入急救车中的过中往往需要抬起后才能稳定的进入急救车中,使得使用时较为不便;其次,担架在急救车中使用时往往高度较低,以便于适用于车内空间,从而使得担架回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急诊科担架进入急救车较为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上下急救车的急诊科担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下急救车的急诊科担架,包括支架以及支架底部转动连接的四个竖杆,所述竖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转轮,所述支架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底端通过转轴与竖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手,且推手内侧滑动连接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下急救车的急诊科担架,包括支架(3)以及支架(3)底部转动连接的四个竖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5)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转轮(14),所述支架(3)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0),且第一转杆(10)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1),所述第二转杆(11)底端通过转轴与竖杆(15)转动连接,所述支架(3)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手(6),且推手(6)内侧滑动连接拉杆(7),所述支架(3)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且滑杆(5)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块(9),所述竖杆(15)顶部转轴处开设有限位滑槽(2),且限位滑槽(2)与限位滑块(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0)与第二转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下急救车的急诊科担架,包括支架(3)以及支架(3)底部转动连接的四个竖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5)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转轮(14),所述支架(3)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0),且第一转杆(10)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1),所述第二转杆(11)底端通过转轴与竖杆(15)转动连接,所述支架(3)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手(6),且推手(6)内侧滑动连接拉杆(7),所述支架(3)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且滑杆(5)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块(9),所述竖杆(15)顶部转轴处开设有限位滑槽(2),且限位滑槽(2)与限位滑块(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0)与第二转杆(11)之间转轴处转动连接有L形支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下急救车的急诊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右侧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1),所述支架(3)左侧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轮(8)。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凤巢秋萍刘双凤田君毅
申请(专利权)人: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