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的造口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6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的造口袋,包括造口袋主体和排污接口,所述造口袋主体的后侧安装有环形底盘,且环形底盘的内表面连接有吸液层,所述环形底盘的外侧设置有粘贴区,所述造口袋主体的上方安装有冲洗接口,且造口袋主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硅胶防臭袋,所述排污接口连接于造口袋主体的下方,且排污接口的外侧套接有连接环,所述侧板的左后侧连接有第一束缚带的一端,且第一束缚带的另一端外表面安装有刺毛贴,所述侧板的右后侧连接有第二束缚带的一端,且第二束缚带的另一端内表面安装有圆毛贴。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防止在安装造口袋时,环形底盘处发生渗漏,同时挡板托住造口袋主体,有利于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漏的造口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防渗漏的造口袋。
技术介绍
结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而肠造口通常需要配合造口袋进行排泄操作,造口袋主要用于储蓄人体排泄物的容器物、如尿液、粪便。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造口袋在使用过程中,通常粘贴在肠造口处,固定稳固性较差,且在安装时容易发生渗漏,并且现有的造口袋还存在不便于对排泄物去味,同时当排泄物量较大时,造口袋容易下坠而导致连接松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渗漏的造口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漏的造口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造口袋在使用过程中,通常粘贴在肠造口处,固定稳固性较差,且在安装时容易发生渗漏,并且现有的造口袋还存在不便于对排泄物去味,同时当排泄物量较大时,造口袋容易下坠而导致连接松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漏的造口袋,包括造口袋主体(1)和排污接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口袋主体(1)的后侧安装有环形底盘(2),且环形底盘(2)的内表面连接有吸液层(3),所述环形底盘(2)的外侧设置有粘贴区(4),所述造口袋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冲洗接口(5),且造口袋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硅胶防臭袋(6),所述排污接口(7)连接于造口袋主体(1)的下方,且排污接口(7)的外侧套接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左下角固定有牵引绳(9)的一端,且牵引绳(9)的另一端安装有密封塞(10),所述造口袋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挡板(11),且挡板(11)的后侧固定有背板(12),所述背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的造口袋,包括造口袋主体(1)和排污接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口袋主体(1)的后侧安装有环形底盘(2),且环形底盘(2)的内表面连接有吸液层(3),所述环形底盘(2)的外侧设置有粘贴区(4),所述造口袋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冲洗接口(5),且造口袋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硅胶防臭袋(6),所述排污接口(7)连接于造口袋主体(1)的下方,且排污接口(7)的外侧套接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左下角固定有牵引绳(9)的一端,且牵引绳(9)的另一端安装有密封塞(10),所述造口袋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挡板(11),且挡板(11)的后侧固定有背板(12),所述背板(12)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的左后侧连接有第一束缚带(14)的一端,且第一束缚带(14)的另一端外表面安装有刺毛贴(15),所述侧板(13)的右后侧连接有第二束缚带(16)的一端,且第二束缚带(16)的另一端内表面安装有圆毛贴(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层(3)的结构为环形结构,且吸液层(3)与环形底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霆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