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内镜储存柜,包括柜体和转轴组件,特点是:柜体包括储存腔和气体处理腔,柜体前侧设有控制面板和脚踢开关,底部安装有福马轮,气体处理腔内安装有空气净化模块、恒流风机和空气压缩机,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恒流风机出风口进入储存腔,储存腔的左侧内板为冷凝板,前侧为活动门,储存腔内部安装有2个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包括相同大小的上转盘、中转盘和下转盘,各转盘上设有起固定作用的孔和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空气对内镜的二次污染,采用悬挂储存的方式不会对内镜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内镜储存柜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内镜储存柜。
技术介绍
医用内镜由于在使用时需要进入人体内部,因此必须确保其洁净度。内镜在每次使用后都要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干燥,而后放置在专用的储存场所内,而储存条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镜在下次使用时是否能符合洁净度要求。传统的储存方法无法使内镜的内部管道达到完全的消毒和干燥,而且无法避免空气对内镜的二次污染,使内镜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重新进行清洁、消毒,造成了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针对传统储存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也进行了一些改进,例如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6月18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3647481U的一项专利中,公布了一种内镜储存柜,该储存柜在柜体外壁设有进风箱,进风箱内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和电加热器,进风管道内设置有吸风机,柜体顶部设有排气管,内镜放置在柜体内部的棚板上。该方案虽然能使储存腔中具有流动洁净的空气,避免内镜的二次污染,但该方案采用将内镜弯曲后平放在棚板上的储存方式,不仅不便于内镜的拿取,而且内镜经长时间弯曲容易造成损伤,也不符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16版)中规定的镜体应悬挂放置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灵活、空间利用率高、避免二次污染的智能内镜储存柜。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智能内镜储存柜,包括柜体和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储存腔和气体处理腔,所述储存腔的内部安装有两个转轴组件,储存腔的前侧安装有两扇活动门,活动门的上部安装有钢化玻璃,所述气体处理腔位于储存腔的右侧,气体处理腔的前侧板上部安装有控制面板,顶板上设有两个方形的防尘网罩,所述防尘网罩的下方连接有空气净化模块,所述气体处理腔的左侧面板上等间距安装有若干数量的恒流风机,底板上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转轴组件包括步进电机、转轴、上转盘、中转盘和下转盘,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转轴的上方,并与转轴上端部的伞形齿轮相连,所述上转盘、中转盘和下转盘由上往下顺序安装在转轴上,所述上转盘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8个挂孔,挂孔边缘的下凹位置安装有挂孔锁板,挂孔的开口末端向圆盘中心延伸形成挂槽一,所述上转盘上还设有方形孔,方形孔上安装有凹字形的挂件,所述中转盘上设有与挂槽一相同尺寸和位置的挂槽二,挂槽二在靠近转盘外缘位置加工有阶梯孔,相邻两个挂槽二之间还设有斜口孔和短槽,所述下转盘上均匀分布有8个圆孔。柜体的储存腔用于储存清洗后的内镜,气体处理腔能对吸入储存柜内的气体进行过滤消毒,储存腔前侧的活动门为双开式,使用更为灵活,活动门上部的钢化玻璃窗便于观察柜体内部的情况,控制面板上设有刷卡区,只有持有专门的卡才能将活动门打开,防止非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气体处理腔内的空气压缩机能将外界空气从防尘网罩处吸入,空气经空气净化模块的过滤消毒后,在恒流风机的作用下吹入储存腔,使储存腔内时刻保持流动的干燥洁净气体。转轴组件能使内镜竖直悬挂在储存腔内,利用上转盘、中转盘和下转盘将内镜固定,1个转轴组件上能同时悬挂8个内镜,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步进电机使转轴能进行旋转,将需要拿取的内镜转动至正前方,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作为优选,本技术的柜体的下侧四个角处安装有福马轮。福马轮是一种水平调节支撑型脚轮,既能起固定支撑作用,也能进行滚轮移动,还可调节高度,通过在柜体下侧安装福马轮,便于调整储存柜的摆放位置。作为优选,本技术的气体处理腔的前侧板下部安装有脚踢开关。由于内镜的长度较长,单手拿取不便,通过脚踢开关控制活动门的开闭使工作人员能腾出双手进行内镜的拿取工作,优化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本技术的空气净化模块包括过滤器、紫外线灯和暖风机,所述紫外线灯安装在过滤器的下方,紫外线灯与暖风机之间安装有紫外线挡板。过滤器用于除去防尘网罩无法除去的细小灰尘,紫外线灯用于对气体进行杀菌消毒,暖风机用于降低气体的含水率,提高气体温度,改善对内镜的干燥效果。作为优选,本技术的储存腔的右侧内板上设有恒流风机出风口,左侧内板为冷凝板。气体处理腔内处理过后的气体在恒流风机作用下从出风口进入储存腔,在储存腔内循环流动,对内镜进行干燥,内镜干燥过程产生的水汽在冷凝板处液化排出,使储存腔内保持干燥。作为优选,本技术的上转盘、中转盘和下转盘的圆盘尺寸相同,且在安装完成后,挂孔、短槽和圆孔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上转盘、中转盘和下转盘通过其上的孔和槽将内镜固定,使用时,将内镜的操作部悬挂在挂孔上,使插入部自然下垂并卡入短槽,最后从圆孔穿过,将导光插头杆部挂在阶梯孔上。作为优选,本技术的挂孔为勾形。勾形的挂孔用于固定内镜的操作部,在安放内镜时将内镜从勾形的开口放入,并将其卡合在挂孔的勾形底部。作为优选,本技术的挂孔锁板和挂件与上转盘均为螺纹连接。挂孔锁板和挂件采用螺纹连接,在内镜的型号尺寸发生变化时,能通过更换挂孔锁板从而调整挂孔的大小,以及灵活调整挂件的高度以满足需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操作简单、使用便捷。本技术设计有脚踢开关控制活动门的开闭,便于工作人员在取放内镜时进行双手操作,转轴组件能将待取放内镜旋转至易取放的位置,简化操作,提高效率。(2)空间利用率高。本技术将内镜以圆周竖直悬挂的方式安放在转轴组件上,与水平摆放相比,不仅避免了对内镜的损伤,也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柜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储存腔和气体处理腔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转盘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中转盘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柜体;2、转轴组件;3、储存腔;4、气体处理腔;5、活动门;6、钢化玻璃;7、控制面板;8、福马轮;9、脚踢开关;10、防尘网罩;11、空气净化模块;12、恒流风机;13、空气压缩机;14、步进电机;15、转轴;16、上转盘;17、中转盘;18、下转盘;19、伞形齿轮;20、挂孔;21、挂孔锁板;22、挂槽一;23、方形孔;24、挂件;25、挂槽二;26、阶梯孔;27、斜口孔;28、短槽;29、圆孔;30、过滤器;31、紫外线灯;32、紫外线挡板;33、暖风机;34、出风口;35、冷凝板;36、操作部;37、插入部;38、导光插头杆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内镜储存柜,包括柜体(1)和转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包括储存腔(3)和气体处理腔(4),所述储存腔(3)的内部安装有两个转轴组件(2),储存腔(3)的前侧安装有两扇活动门(5),活动门(5)的上部安装有钢化玻璃(6),所述气体处理腔(4)位于储存腔(3)的右侧,气体处理腔(4)的前侧板上部安装有控制面板(7),顶板上设有两个方形的防尘网罩(10),所述防尘网罩(10)的下方连接有空气净化模块(11),所述气体处理腔(4)的左侧面板上等间距安装有若干数量的恒流风机(12),底板上安装有空气压缩机(13),所述转轴组件(2)包括步进电机(14)、转轴(15)、上转盘(16)、中转盘(17)和下转盘(18),所述步进电机(14)安装在转轴(15)的上方,并与转轴(15)上端部的伞形齿轮(19)相连,所述上转盘(16)、中转盘(17)和下转盘(18)由上往下顺序安装在转轴(15)上,所述上转盘(16)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8个挂孔(20),挂孔(20)上边缘的下凹位置安装有挂孔锁板(21),挂孔(20)的开口末端向圆盘中心延伸形成挂槽一(22),所述上转盘(16)上还设有方形孔(23),方形孔(23)上安装有凹字形的挂件(24),所述中转盘(17)上设有与挂槽一(22)相同尺寸和位置的挂槽二(25),挂槽二(25)在靠近转盘外缘位置加工有阶梯孔(26),相邻两个挂槽二(25)之间还设有斜口孔(27)和短槽(28),所述下转盘(18)上均匀分布有8个圆孔(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内镜储存柜,包括柜体(1)和转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包括储存腔(3)和气体处理腔(4),所述储存腔(3)的内部安装有两个转轴组件(2),储存腔(3)的前侧安装有两扇活动门(5),活动门(5)的上部安装有钢化玻璃(6),所述气体处理腔(4)位于储存腔(3)的右侧,气体处理腔(4)的前侧板上部安装有控制面板(7),顶板上设有两个方形的防尘网罩(10),所述防尘网罩(10)的下方连接有空气净化模块(11),所述气体处理腔(4)的左侧面板上等间距安装有若干数量的恒流风机(12),底板上安装有空气压缩机(13),所述转轴组件(2)包括步进电机(14)、转轴(15)、上转盘(16)、中转盘(17)和下转盘(18),所述步进电机(14)安装在转轴(15)的上方,并与转轴(15)上端部的伞形齿轮(19)相连,所述上转盘(16)、中转盘(17)和下转盘(18)由上往下顺序安装在转轴(15)上,所述上转盘(16)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8个挂孔(20),挂孔(20)上边缘的下凹位置安装有挂孔锁板(21),挂孔(20)的开口末端向圆盘中心延伸形成挂槽一(22),所述上转盘(16)上还设有方形孔(23),方形孔(23)上安装有凹字形的挂件(24),所述中转盘(17)上设有与挂槽一(22)相同尺寸和位置的挂槽二(25),挂槽二(25)在靠近转盘外缘位置加工有阶梯孔(26),相邻两个挂槽二(25)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林,程东,狄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迈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