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轮定位切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3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清洁轮定位切割结构,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曲杆,所述曲杆远离把手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有清洁轮,所述清洁轮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隔离筒,所述隔离筒套接于转动杆上并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清洁轮上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粘性纸筒,所述粘性纸筒上绕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粘性纸,所述清洁轮上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条形裁切槽。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需要更换粘性纸时,直接通过条形裁切槽内侧的锯齿将外部的粘性纸裁断去除,松开隔离筒与清洁轮之间的限制,重新抽出新的粘性纸安装即可继续使用,方便了使用者进行更换安装粘性纸,具备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轮定位切割结构
本技术涉及清洁轮
,具体为清洁轮定位切割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外衣表面、桌面、地毯、床垫及其他软性物件沾附尘埃、毛绒或细小毛发杂物时,传统清理方式皆以刷具、拍打或清洗整理,惟刷具或拍打方式,亦仅能将附着物扩散于其他空间而无法集中清除,若利用清洗方式,又显得大费周章且无法清除毛绒,因此业者开发一种具有自粘式清洁轮结构,其利用一具粘性胶质的滚轮组设于一架体所构成,使用者可推动架体而使滚轮转动,以使滚轮上之粘性胶质沾附灰尘或毛绒杂物,复经由清水冲洗滚轮表面,将灰尘、毛绒杂物洗净清除于粘性胶质表面,借此达到清理的目的,然此种清洁轮结构非常容易造成下列的缺失当具有粘性胶质的滚轮沾满灰尘或异物时,都必需加以浸水或利用水反复冲洗,方能洁净粘性胶质滚轮上的异物,如此除了造成洁净清理上的不方便外,另可促使滚轮上的粘性胶质反复因水的侵蚀及刮除清洗磨擦而失去粘性,为此耐用性不佳,且久经使用后,即丧失粘附尘埃或毛绒异物的功能,故而提出了清洁轮定位切割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清洁轮定位切割结构,包括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曲杆(2),所述曲杆(2)远离把手(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上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有清洁轮(4),所述清洁轮(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隔离筒(5),所述隔离筒(5)套接于转动杆(3)上并与转动杆(3)转动连接,所述清洁轮(4)上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粘性纸筒(6),所述粘性纸筒(6)上绕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粘性纸(61),所述清洁轮(4)上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条形裁切槽(7),所述条形裁切槽(7)的内壁一体成型有两排等距离排列的锯齿(71),所述粘性纸(61)远离粘性纸筒(6)的一端通过条形裁切...

【技术特征摘要】
1.清洁轮定位切割结构,包括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曲杆(2),所述曲杆(2)远离把手(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上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有清洁轮(4),所述清洁轮(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隔离筒(5),所述隔离筒(5)套接于转动杆(3)上并与转动杆(3)转动连接,所述清洁轮(4)上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粘性纸筒(6),所述粘性纸筒(6)上绕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粘性纸(61),所述清洁轮(4)上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条形裁切槽(7),所述条形裁切槽(7)的内壁一体成型有两排等距离排列的锯齿(71),所述粘性纸(61)远离粘性纸筒(6)的一端通过条形裁切槽(7)延伸至清洁轮(4)的外部,所述粘性纸筒(6)延伸部的一侧与清洁轮(4)粘接,所述清洁轮(4)的顶部接触有盖板(8),所述转动杆(3)的顶端与盖板(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轮定位切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筒(5)上开设有限位滑槽(9),所述粘性纸筒(6)的内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大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健睿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