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2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砧板,包括:至少一个板体,所述板体设有用于待切割材料的承载面;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的板体;所述板体可通过连接机构改变各板体的相对位置,可形成展开和/或收拢两种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砧板,具有展开与收拢两种使用状态,并且功能齐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提高处理食材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砧板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砧板。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会运用到我们的生活日用品当中。在每个家庭的厨房中,砧板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器具。现在市场上主要流行的砧板为单面砧板或者为双面砧板,在使用单面砧板时,如需要同时切生食和熟食时,为了防止生食上面的细菌感染熟食,总要进行多次的清洗砧板,切完菜过后,菜堆叠在上面,从而造成使用面积减少,从而影响切菜的效率,在使用双面砧板时,有的双面砧板在使用其一面时,另一面直接与固定台面相接触,如果砧板两面交替反复使用,不仅需要多次冲洗砧板,还要多次冲洗砧板的固定台面,并且砧板与固定台面之间也容易滑动。传统的单面或者双面砧板都没有设置挡板或围栏,进而导致在砧板上切菜的过程当中容易导致菜从砧板上滑落,从而会造成一定的细菌感染。当切完食物时,现有的单面或者双面砧板将已经处理好的食物转移至其他器具中时,容易误将食物转移至碗外,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现有的砧板都只有固定面积的切菜区域,无法根据被切割的食物适当调整或调大砧板面积,将砧板调大面积来适应大型切菜区域,只能将被切割的食物所需切割的位置不断的在砧板上移动,使得使用极其不便。同时对于厨房空间有限的房间,也无法随时跟随厨房狭窄的使用空间变化大小,无法缩小砧板面积来适应狭窄的使用空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砧板,具有展开与收拢两种使用状态,并且功能齐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提高处理食物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多功能砧板,包括:至少一个板体,所述板体设有用于待切割材料的承载面;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的板体;所述板体可通过连接机构改变各板体的相对位置,可形成展开和/或收拢两种状态。优选的,所述板体为至少两个。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至少包括一个活动连接结构,用于所述板体的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与第一连接结构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在板体一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板体二上,所述板体一与板体二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进行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自板体一的端面上延伸的突起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与板体一的端面相连,所述连接部二与连接部一相连,所述连接部二的外形尺寸略大于连接部一的外形尺寸。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为分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板体二的端面上的通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三和连接部四,所述连接部三的外形尺寸略大于连接部四的外形尺寸,所述连接部三套合在连接部一的外端面并与连接部一配合连接,所述连接部四套合在连接部二的外端面并与连接部二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设置在板体三上,用于与第一连接结构和/或第二连接结构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自板体三的端面上延伸的突起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端面的连接部五和连接部六,所述连接部五套合在连接部一的外端面并与连接部一配合连接,所述连接部六套合在连接部二的外端面并与连接部二配合连接,和/或;设置在外端面的连接部七和连接部八,所述连接部七用于与连接部三相连,所述连接部八用于与连接部四相连,所述连接部三、连接部四分别套设在连接部七和连接部八上。优选的,还包括挂置结构,所述挂置结构设置在板体上,用于板体与放置单元的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第三连接结构上设有通孔结构,所述挂置结构由该通孔结构构成。优选的,所述板体上设有导流结构,用于供板体上的液体自承载面导流到外部介质,所述导流结构被设置成多个导流孔。优选的,自所述板体本体的边缘延伸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板体本体围成的腔体,形成用于物品放置的放置空间。本技术主要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砧板,通过折叠后,得到折叠的砧板,大大减少占地面积,从而节省厨房的收纳空间。(2)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砧板,在展开状态时可以增加砧板的承载面的使用面积,可以一次性处理不同的食材,可以同时准备多种食物的切割,以及对切割后的食物进行储存。(3)本技术的砧板设置有挂置结构,可以让该多功能砧板挂置于例如墙面、挂钩等不同的地方,从而可以节省该多功能砧板的使用空间,使该多功能砧板易于摆放整齐,方便使用。(4)本技术的砧板设置有导流结构,可以及时处理在处理食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保持食材的干燥。并且在清洗该多功能砧板之后,该多功能砧板通过导流结构及时将液体排出,易于保持砧板的清洁。(5)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砧板,其板体本体的边缘延伸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与板体承载面围成有一定的放置空间,该放置空间可以作为置物盒,用于临时存放已经处理好的食材,又能防止已经处理好的食材从板体外侧边缘洒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一中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一中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二中板体一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二中板体一1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三板体二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三板体二2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四板体三3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四板体三3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砧板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板体,所述板体设有用于待切割材料的承载面;/n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的板体;/n所述板体可通过连接机构改变各板体的相对位置,可形成展开和/或收拢两种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19 CN 20192199355021.一种多功能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板体,所述板体设有用于待切割材料的承载面;
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的板体;
所述板体可通过连接机构改变各板体的相对位置,可形成展开和/或收拢两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至少包括一个活动连接结构,用于所述板体的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与第一连接结构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在板体一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板体二上,所述板体一与板体二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进行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自板体一的端面上延伸的突起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与板体一的端面相连,所述连接部二与连接部一相连,所述连接部二的外形尺寸略大于连接部一的外形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板体二的端面上的通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三和连接部四,所述连接部三的外形尺寸略大于连接部四的外形尺寸,所述连接部三套合在连接部一的外端面并与连接部一配合连接,所述连接部四套合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子梁谢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利登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