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活动连接在所述锅体的开口上,所述锅体内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空间;散热室,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散热室设于所述锅盖内,和/或,所述散热室设于所述锅体的底壁和/或侧壁内。本方案通过散热室对电压力锅进行辅助风冷散热,在锅体正常泄压时,气流通过散热室的进风口进入散热室,然后从散热室的出风口流出,带走散热室的热量。由于散热室位于锅盖内、或者散热室位于锅体内、或者锅盖和锅体上均设有散热室。则气流间接性带走锅体和/或锅盖的热量,从而加快锅体内部热量的散发,加速锅体内部温度降低,从而加速降低锅体内部压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烹饪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电压力锅是常用的厨具,现有的电压力锅通常包括锅盖和锅体,锅体内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内胆。电压力锅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将内胆中的食材加热。电压力锅工作时能够产生相对于普通锅具更高的高压环境,因此能够提供相对较高温度压强的烹饪环境。但是电压力锅使用后,需要面临降温降压的问题。现有的电压力锅通常通过泄压阀将内部高温高压的气体直接向外界释放,以逐渐降低并缓解内胆中的高温高压环境。由于直接释放高温高压的气体需要经过一段释放的泄压时间,用户需要在泄压时间过后才能将锅盖打开。现欲研发一种通过风冷降温以达到降压目的的电压力锅,由于采用风冷降温降压的措施,需要在锅盖上开设进风口。进风口容易积攒灰尘,防尘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电压力锅泄压速度慢的缺陷。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活动连接在所述锅体的开口上,所述锅体内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空间;散热室,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散热室设于所述锅盖内,和/或,所述散热室设于所述锅体的底壁和/或侧壁内。还包括:挡板,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挡板活动连接在所述锅盖和/或所述锅体上,所述挡板具有遮挡所述进风口的第一位置,以及打开所述进风口的第二位置。所述散热室设于所述锅盖内。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锅盖的顶面上,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锅盖的侧面上。还包括:散热器,设于所述散热室内,所述散热器贴合或封闭所述烹饪空间。所述散热器包括:若干散热片,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室的底壁,另一端分布于所述散热室内。相邻所述散热片之间构成散热间隙,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正对所述散热间隙设置。所述散热片呈环形排列。还包括:风机,设于所述散热室内,所述散热片围绕所述风机设置。还包括:风机,设于所述散热室内。所述挡板转动连接在所述锅盖上,所述挡板上设有若干透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透孔与所述进风口具有重叠部分。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活动连接在所述锅体的开口上,所述锅体内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空间;散热室,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散热室设于所述锅盖内,和/或,所述散热室设于所述锅体的底壁和/或侧壁内。本方案通过散热室对电压力锅进行辅助风冷散热,在锅体正常泄压时,气流通过散热室的进风口进入散热室,然后从散热室的出风口流出,带走散热室的热量。由于散热室位于锅盖内、或者散热室位于锅体内、或者锅盖和锅体上均设有散热室。则气流间接性带走锅体和/或锅盖的热量,从而加快锅体内部热量的散发,加速锅体内部温度降低,从而加速降低锅体内部压强。2.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包括:挡板,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挡板活动连接在所述锅盖和/或所述锅体上,所述挡板具有遮挡所述进风口的第一位置,以及打开所述进风口的第二位置。挡板能够对进风口进行遮挡,在进风口处于工作状态时打开进风口,在进风口停止工作时遮挡进风口,防止灰尘或爬虫从进风口进入。3.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所述散热室设于所述锅盖内。由于电压力锅的泄压口通常设于锅盖上,锅体内部通常具有食材和高温蒸汽。高温蒸汽通常通过锅盖向外散发,因此锅盖与高温蒸汽接触更加充分,高温蒸汽与外界气流之间的温差更大,所以将散热室设于锅盖上能够更快的对锅内换进进行散热。4.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锅盖的顶面上,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锅盖的侧面上。进风口与出风口位于锅盖的不同表面上,能够提高气流运动路径上气流与锅盖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室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进风口与出风口处流经的气流温度不同,进风口与出风口位于锅盖的不同表面上,能够更好的形成气流循环,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循环气流,使锅体内部热量被带走的效率更高。5.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包括:散热器,设于所述散热室内,所述散热器贴合或封闭所述烹饪空间。散热器能够增加散热室的散热能力,进一步提高电压力锅的散热能力。6.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所述散热器包括:若干散热片,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室的底壁,另一端分布于所述散热室内。气流进入散热室内流动时,散热片能够增加散热器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7.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相邻所述散热片之间构成散热间隙,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正对所述散热间隙设置。散热间隙能够将进入散热室的气流分隔成若干股,提高了散热器与进入散热室内部的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8.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所述散热片呈环形排列。风机,设于所述散热室内,所述散热片围绕所述风机设置。风机启动,在散热室的中心部位形成负压区,散热片环绕负压区设置,气流从正对散热间隙设置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散热间隙流向负压区,提高了散热片与外界进入的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片的散热能力。10.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包括:风机,设于所述散热室内。风机启动能够在散热室内形成负压,加速外界气流进入散热室。同时能够约束气流运动的方向,使气流在进入散热室、以及离开散热室能够更加规律,在电压力锅周围形成规律的循环气流,提高电压力锅的散热能力。如果电压力锅周围气流发生紊乱,则会影响气流辅助散热的能力。11.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所述挡板转动连接在所述锅盖上,所述挡板上设有若干透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透孔与所述进风口具有重叠部分。本方案中挡板处于第二位位置时,进风口的至少一部分打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电压力锅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表示本技术进风口和出风口位置的示意图;图3为表示挡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挡板封闭进风口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风口形状的示意图;图5为可替换的进风口形状的示意图;图6为可替换的进风口形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盖;11、散热室;111、底壁;12、散热器;121、散热片;13、进风口;14、出风口;15、风机;16、顶面;17、侧面;2、锅体;3、内胆;4、挡板;41、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盖(1)和锅体(2),所述锅盖(1)活动连接在所述锅体(2)的开口上,所述锅体(2)内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空间;/n散热室(11),包括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所述散热室(11)设于所述锅盖(1)内,/n和/或,/n所述散热室(11)设于所述锅体(2)的底壁和/或侧壁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盖(1)和锅体(2),所述锅盖(1)活动连接在所述锅体(2)的开口上,所述锅体(2)内具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空间;
散热室(11),包括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所述散热室(11)设于所述锅盖(1)内,
和/或,
所述散热室(11)设于所述锅体(2)的底壁和/或侧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还包括:
挡板(4),对应所述进风口(13)设置,所述挡板(4)活动连接在所述锅盖(1)和/或所述锅体(2)上,所述挡板(4)具有遮挡所述进风口(13)的第一位置,以及打开所述进风口(13)的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室(11)设于所述锅盖(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3)设于所述锅盖(1)的顶面(16)上,所述出风口(14)设于所述锅盖(1)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器(12),设于所述散热室(11)内,所述散热器(12)贴合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博,王训,赵万东,段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