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克晓专利>正文

新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0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0
一种新型用餐工具新筷,正常人或不方便使用筷子的人均可使用。新筷包括外壳、中耳、筷骨、按头,使用时用手指按压中耳,中耳作用力于筷骨,通过扁腿夹取食物食用,手指松开中耳,筷骨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恢复原状。不用时可以按下按头,然后筷骨的张口会变小,有利于收放,使用时按一下中耳,筷骨会张开即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筷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用餐工具,可以提高用餐效率,为部分不熟练或不方便使用筷子的人提供一项新的选择。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用餐工具有:筷子、叉子、勺子等,筷子使用起来有一定难度,使用不当会掉落食物。对于某些食物,叉子、勺子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餐具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餐具,能更好的提升用餐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外壳的上部有一个开口叫顶口,顶口下面是簧挡,簧挡连接外壳上下两面,簧挡中间有一个圆形小孔,簧挡下面是两个挡柱,挡柱连接外壳的上下两面,挡柱下面是斜面柱,斜面柱有一个斜面,斜面背对顶口,斜面柱与外壳上面相连,在挡柱与斜面柱中间有一个细长孔,细长孔位于外壳的上面,在外壳两个侧面中部有B柱、C柱,B柱位于C柱的上面,在C柱的下面有中耳孔,在外壳的下面有一个开口叫底口。按头分为簧柱、内三角、外三角,把弹簧套到簧柱上,然后将按头经顶口放入外壳,把簧柱插入簧挡的圆孔之中,直到外三角卡入B柱,然后把中耳放入中耳孔中,放时把E角朝向顶口,中耳上的防出角可以防止中耳从中耳孔内出来,防进板可以防止中耳完全进入中耳孔内,最后把筷骨从底口放入外壳中,经过中耳时,筷骨放入中耳的小槽内,越过斜面柱,卡在斜面柱和挡柱之间。使用时,按压中耳,中耳按压筷骨即可夹起食物,松开中耳筷骨就会张开;不用时,按压顶端的按头,内三角会挤压筷骨使扁腿的张口变小,这时外三角会卡在C柱,防止按头弹回去,有利于收放,再次使用时,按压中耳,中耳E角会按压按头末端,外三角就会脱离C柱回到B柱,这时扁腿就会张开,可以正常使用。需要清洗筷骨时,把钥匙插入细长孔,往外抽筷骨就把筷骨取出来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餐时只需按压中耳,中耳按压筷骨,筷骨通过扁腿即可夹起食物用餐,不用时,按下按头,扁腿张口变小,有利于收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图。图2是按头的结构图。图3是簧挡的主视图。图4是筷骨的平面图。图5是斜面柱的左视图。图6是中耳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7是钥匙的结构图。图中1.外壳,2.顶口,3.簧挡,4.挡柱,5.细长孔,6.斜面柱,7.B柱,8.C柱,9.中耳孔,10.底口,11.弹簧,12.中耳,13.筷骨,14.扁腿,15.按头,16.簧柱,17.内三角,18.外三角,19.末端,20.小孔,21.防进板,22.防出角,23.小槽,24.E角,25.钥匙。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各组成部分位置分布图,包括外壳、按头、中耳、筷骨等零部件的详细位置,外壳上部有顶口,外壳中部上面有细长孔,外壳左右两侧有中耳孔,外壳下面有底口,外壳内部上面有簧挡,外壳内部中间有两个挡柱,外壳内部挡柱的下面有两个斜面柱,在外壳内部的中部左右两侧面有B柱和C柱。图2中,按头由簧柱、内三角、外三角组成,把弹簧放到簧柱上,然后把簧柱放到簧挡的小孔内,将按头按入外壳内,当外三角卡入B柱内即可。图3是簧挡的主视图,中间圆孔是小孔。图4中,筷骨包括左半部分“U”型和扁腿。图5是斜面柱的左视图。图6中,中耳由防进板、防出角、小槽、和E角组成,防进板防止中耳进入外壳内,防出角防止中耳脱离外壳,小槽是用来固定筷骨,E角是为了按头归位所设。图7是钥匙,主要作用是插入细长孔后就可以把筷骨从外壳内抽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筷,包括外壳、中耳、筷骨、按头,其特征在于外壳上部有顶口,外壳中部上面有细长孔,外壳左右两侧有中耳孔,外壳下面有底口,外壳内部上面有簧挡,外壳内部中间有两个挡柱,外壳内部挡柱的下面有两个斜面柱,在外壳内部的中部左右两侧面有B柱和C柱,筷骨包括左半部分“U”型和扁腿,扁腿是扁平状,中耳由防进板、防出角、小槽、E角组成,按头由簧柱、内三角、外三角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筷,包括外壳、中耳、筷骨、按头,其特征在于外壳上部有顶口,外壳中部上面有细长孔,外壳左右两侧有中耳孔,外壳下面有底口,外壳内部上面有簧挡,外壳内部中间有两个挡柱,外壳内部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克晓
申请(专利权)人:杨克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