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厚初专利>正文

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0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其中,包括一茶筒、活动设于茶筒上的茶盖,活动设于茶筒下的底座以及活动设于茶筒与底座中的茶隔,茶筒包括茶筒外壁以及茶筒内壁,茶筒外壁与茶筒内壁之间为保温设置,茶筒外壁与茶筒内壁为一体成型,茶盖包括一茶盖外壳与茶盖内壳,茶筒内壳与茶盖螺纹配合连接,茶筒与底座螺纹配合连接,茶隔用于茶叶浸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喝功夫茶时对冲泡方法,控制茶叶与茶水浸泡时间要求较高。但现有的茶具组件较多,体积较大,不便随身随包携带,无法随时喝功夫茶。常规保温杯又无法实现茶水与茶叶的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
技术介绍
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开始向外流行的,每次泡制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饮茶也是需要慢慢品味。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功夫茶对冲泡方法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控制热水与茶叶的接触时间,冲泡结束后要保证茶汤与茶叶的分离,否则会影响茶汤品质与口味。普通的功夫茶具可保证冲泡品质,但配件繁多,不能随身携带,无法在散步,旅行,开车时喝上功夫茶。现有的功夫茶泡茶工艺一般是将茶叶放到茶壶里,然后往茶壶中倒水,泡制一定的时间。传统的保温杯一般为一个腔室,在泡茶时,茶叶往往是一直浸泡在水中,无法实现茶水与白水的区别,导致浸泡时间过长,无法保证茶水的口感;或者使用功夫茶具,但功夫茶具一般组件较多,体积较大,不方便随身随包携带,这对喜爱饮用功夫茶而又需要经常出差或旅行的人士是一个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喝功夫茶时对冲泡方法,控制茶叶与茶水浸泡时间要求较高。但现有的茶具组件较多,体积较大,不便随身携带,无法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茶筒、活动设于所述茶筒上的茶盖,活动设于所述茶筒下的底座以及活动设于所述茶筒与所述底座中的茶隔,所述茶筒包括茶筒外壁以及茶筒内壁,所述茶筒外壁与所述茶筒内壁之间为保温设置,所述茶筒外壁与所述茶筒内壁为一体成型,所述茶盖包括一茶盖外壳与茶盖内壳,所述茶筒内壳与所述茶盖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茶筒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茶隔用于茶叶浸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茶筒、活动设于所述茶筒上的茶盖,活动设于所述茶筒下的底座以及活动设于所述茶筒与所述底座中的茶隔,所述茶筒包括茶筒外壁以及茶筒内壁,所述茶筒外壁与所述茶筒内壁之间为保温设置,所述茶筒外壁与所述茶筒内壁为一体成型,所述茶盖包括一茶盖外壳与茶盖内壳,所述茶筒内壳与所述茶盖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茶筒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茶隔用于茶叶浸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盖内壁的内侧设有一茶盖内螺纹,在所述茶筒外壁上部的外沿上设有一茶筒外螺纹,所述茶盖内螺纹用于与所述茶筒外螺纹对应活动螺旋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筒内壁下方设有一茶筒连接部,所述茶筒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一茶筒内螺纹,所述底座上部的外沿设有一底座外螺纹,所述茶筒内螺纹与所述底座外螺纹对应活动螺旋链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隔的下段与底部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小孔用于茶水浸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功夫茶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隔上部向外弯折形成一茶托,所述茶隔上部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厚初
申请(专利权)人:袁厚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