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55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包括锥形头套、头套骨架、第一防护纱网、第二防护纱网、散热风扇和固态驱虫皂,头套骨架向内上还是设置有一圈海绵垫,散热风扇的正上方设置有储存机构,储存机构上开设有若干个弧形透气孔,储存机构的顶部还设置有闸门机构,锥形头套的顶端设置有硬质防护网,遮阳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照明机构,该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通过散热风扇对工作人员的头部进行吹风,防止工作人员的中暑、且通过第一防护纱网和第二防护纱网,进而防止蚊虫叮咬,且通过散热风扇将固态驱虫皂的气味吹到工作人员的身上,进一步的防止蚊虫的叮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
本技术涉及防护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
技术介绍
在森林中作业技能阻挡蚊虫叮咬、异物掉进衣服以及林中夏天闷热等难题。在林业资源调查、森林经营等野外作业时,通常会面临蚊虫叮咬、林中闷热等问题。蚊虫叮咬造成作业人员心烦意乱,林内气候闷热往往会引起作业人员中暑,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野外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能够集防蚊虫、防中暑以及副有其他功能的防护帽,以解决在森林中野外作业人员被蚊虫叮咬、容易中暑的问题。现有的野外防护帽通常是帽顶、帽墙、帽檐、防护网纱和防护网收绳构成,在夏季闷热气候,容易造成野外作业人员中暑,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防中暑、防蚊虫叮咬的防护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包括锥形头套、头套骨架、第一防护纱网、第二防护纱网、散热风扇和固态驱虫皂,头套骨架位于锥形头套内侧底部,且头套骨架与锥形头套固定连接,头套骨架向内上还是设置有一圈海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头套(1)、头套骨架(2)、第一防护纱网(5)、第二防护纱网(6)、散热风扇(10)和固态驱虫皂(12),头套骨架(2)位于锥形头套(1)内侧底部,且头套骨架(2)与锥形头套(1)固定连接,头套骨架(2)向内上还是设置有一圈海绵垫(9),散热风扇(10)位于头套骨架(2)的正上方,且散热风扇(10)通过支撑板(11)固定安装在锥形头套(1)上,支撑板(11)外缘与锥形头套(1)内缘固定连接,支撑板(11)上开设有供气流穿过的通气孔,头套骨架(2)上设有供气流穿过的通气孔,散热风扇(10)的正上方设置有储存机构(3),储存机构(3)与散热风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头套(1)、头套骨架(2)、第一防护纱网(5)、第二防护纱网(6)、散热风扇(10)和固态驱虫皂(12),头套骨架(2)位于锥形头套(1)内侧底部,且头套骨架(2)与锥形头套(1)固定连接,头套骨架(2)向内上还是设置有一圈海绵垫(9),散热风扇(10)位于头套骨架(2)的正上方,且散热风扇(10)通过支撑板(11)固定安装在锥形头套(1)上,支撑板(11)外缘与锥形头套(1)内缘固定连接,支撑板(11)上开设有供气流穿过的通气孔,头套骨架(2)上设有供气流穿过的通气孔,散热风扇(10)的正上方设置有储存机构(3),储存机构(3)与散热风扇(10)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固态驱虫皂(12)位于储存机构(3)内,储存机构(3)上开设有若干个弧形透气孔(3f),储存机构(3)的顶部还设置有闸门机构(4),且锥形头套(1)的顶端设置有硬质防护网(13),支撑板(11)的顶端设置有移动电源,移动电源与散热风扇(10)电连接,且锥形头套(1)的外缘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散热风扇(10)的第一按钮(15),第一防护纱网(5)位于锥形头套(1)的正下方,且第一防护纱网(5)的内源顶部与锥形头套(1)的外缘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防护纱网(6)位于第一防护纱网(5)的正下方,且第二防护纱网(6)的顶部与第一防护纱网(5)的底部通过拉链(14)可拆卸连接,锥形头套(1)的外缘上设置有遮阳机构(7),遮阳机构(7)与锥形头套(1)可拆卸连接,遮阳机构(7)的上方设置有照明机构(8),照明机构(8)安装在锥形头套(1)的外缘上,且照明机构(8)与锥形头套(1)可拆卸连接,且照明机构(8)与移动电源电连接,锥形头套(1)的外缘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照明机构(8)的第二按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储存机构(3)包括安装板(3a)、环形支板(3b)、环形限位板(3d)、集料盒(3e)和四个支撑条(3c),安装板(3a)固定安装在散热风扇(10)的顶部,且安装板(3a)的中部开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通气孔,环形支板(3b)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a)的顶部,且环形支板(3b)、安装板(3a)和散热风扇(10)共轴线,四个支撑条(3c)位于环形支板(3b)内,且四个支撑条(3c)沿着环形支板(3b)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四个支撑条(3c)的外端均与环形支板(3b)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条(3c)的内端均与环形限位板(3d)固定连接,环形限位板(3d)位于四个支撑条(3c)的内侧,集料盒(3e)插设在环形限位板(3d)内,且集料盒(3e)的底部与散热风扇(10)的顶部抵触,若干个弧形透气孔(3f)均位于集料盒(3e)上,用于开合集料盒(3e)的闸门机构(4)位于闸门机构(4)的正上方,固态驱虫皂(12)位于集料盒(3e)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闸门机构(4)包括两个半圆闸板(4a)和两个用于驱动半圆闸板(4a)的弹性驱动机构,两个半圆闸板(4a)沿着集料盒(3e)的中心纵截面呈对称分布,且两个半圆闸板(4a)共轴线设置,两个弹性驱动机构位于两个半圆闸板(4a)的外侧,且两个弹性驱动机构分别于两个半圆闸板(4a)传动连接,两个弹性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条(3c)的顶部,每个半圆闸板(4a)上均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板(4b),两个限位板(4b)沿着半圆闸板(4a)的中心纵截面呈对称设置,且两个支撑条(3c)上均设置有用于对两个半圆闸板(4a)上的限位板(4b)进行定位的定位条板(4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飞张文文吴翼吴延庆雍凡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