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543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外侧的边框,所述边框的内侧设有固定连接且与边框相匹配的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包括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位于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之间的所述口罩本体内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中间分隔密封条,中间分隔密封条的设计,利用中间分隔密封条贴在面部及上嘴唇上,气密性更好并提高了防护效果,能够有效的将鼻腔区间和口腔区间实现隔离,同时,使原有的口罩分为鼻腔分隔区和口腔分隔区,这样消化道和呼吸道能够充分的实现隔离,有效的防止了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
本技术属于口罩
,具体涉及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用于空气过滤和净化的防护用品。普通口罩常采用消毒脱脂棉、纱布或无纺布为主要材料制成,是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简洁方便的卫生防护用品。特殊领域及行业如医疗卫生、工业防尘、化工、军事防化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环境等使用的专用口罩,通常会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增加抗菌、吸水、吸油、有毒气体吸附处理等材料。普通口罩一般以头部系带或松紧带耳挂方式佩戴,用于过滤进出口、鼻部的空气,以达到阻隔悬浮于大气环境中有毒有害的细菌、病毒、粉尘颗粒、气溶胶微粒及液体飞沫等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也防止使用者口、鼻排出的有害细菌、病毒、飞沫等对环境的污染和他人的疾病传染。现有的普通口罩,常采用将人体的口、鼻部位统一遮盖的形式,但口、鼻部位没有独立分隔,虽然对外界绝大多数的微细粉尘颗粒、液体飞沫及有害细菌等可进行过滤,但存在对使用者自身防护效果不理想的显著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于使用者面部形态的个体差异和采用头部系带或松紧带耳挂方式佩戴方式的技术问题的影响,不可避免会存在口罩与人体面部的口、鼻部位气密性不高的问题,使用该类型的口罩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难以真正发挥佩戴口罩的效用。(2)由于口罩没有口、鼻区独立的分隔区,使鼻部呼出的气体与口部带出的气体或飞沫交叉污染,特别地,如果佩戴者自身有口腔(或消化道)菌类、病毒等感染或慢性疾病,有肺部(或呼吸道)感染或传染性疾病等,会显著增加自身呼吸及消化系统的交叉感染机率,加重原有病情。(3)由于极少数使用者口罩使用习惯不良或缺乏正确使用的知识、安全意识等,往往容易造成普通口罩在未经过正确的严格消毒处理而多次使用,也会导致口罩失去应有的防护作用,甚至会导致二次污染或感染。(4)由于口罩没有口、鼻区独立的分隔区,特殊情况下如使用者有口腔分泌物痰液等需要及时排出体外或咽喉炎症就医时,需要反复摘下和重新佩戴口罩,既不方便还可能增加院感疾病的机率。因此,普通口罩已难以满足人们的日益重视的安全、方便的防护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外侧的边框,所述边框的内侧设有固定连接且与边框相匹配的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包括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位于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之间的所述口罩本体内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中间分隔密封条。优选的,所述上密封条、下密封条和分隔密封条均采用医用双面胶。优选的,所述上密封条包括上横密封条、上左密封条和上右密封条,所述上横密封条、上左密封条、上右密封条和中间分隔密封条构成类“口”字形。优选的,所述下密封条包括下横密封条、下左密封条和下右密封条,所述下横密封条、下左密封条、下右密封条和中间分隔密封条构成类“口”字形。优选的,所述边框两侧设有对称分布且用于口罩固定的松紧系带。优选的,所述上密封条和分隔密封条形成鼻腔分隔区,所述下密封条和分隔密封条形成口腔分隔区。优选的,所述分隔密封条上下两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弹力带,所述弹力带两端与分隔密封条两端的边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力带采用医用弹力绳。优选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密封胶条能够有效地将口罩边框与佩戴者面部紧密贴合,形成整体的密封空间,有效地解决了原有口罩在使用时,口罩边框与面部出现漏洞,出现气密性不高的难题,阻断了粉尘微粒、细菌病毒、液体飞沫等有害物质通过漏洞进入口罩内侧的途径;中间分隔密封条的设计,利用中间分隔密封条贴在面部及上嘴唇上,气密性更好并提高了防护效果,能够有效的将鼻腔区间和口腔区间实现隔离,同时,使原有的口罩分为鼻腔分隔区和口腔分隔区,这样消化道和呼吸道能够充分的实现隔离,有效的防止了交叉感染;将密封胶条分为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使用户可以选择性实现密封,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口腔炎症需要看病或有些口腔分泌物多需要及时排出的患者,可以通过上密封条和分隔密封条将鼻腔进行密封,下密封条不进行密封,这样不会影响口腔疾病就医或口腔分泌物排出体外,避免了口罩的频繁摘下和佩戴麻烦,减少了感染机率,也就不会造成口罩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下密封条与边框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口罩本体;11、鼻腔分隔区;12、口腔分隔区;2、边框;3、松紧系带;4、密封胶条;41、上密封条;411、上左密封条;412、上横密封条;413、上右密封条;42、下密封条;421、下左密封条;422、下横密封条;423、下右密封条;424、第一下密封条;425、第二下密封条;5、中间分隔密封条;6、弹力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请参阅图1-2,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1外侧的边框2,所述边框2的内侧设有固定连接且与边框2相匹配的密封胶条4,所述密封胶条4包括上密封条41和下密封条52,位于上密封条41和下密封条42之间的所述口罩本体1内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中间分隔密封条5。进一步,所述边框2两侧设有对称分布且用于口罩固定的松紧系带3。松紧系带3的设计,进一步的提高口罩在携带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上密封条41和中间分隔密封条5形成鼻腔分隔区11,所述下密封条42和中间分隔密封条5形成口腔分隔区12。进一步,所述下密封条42包括第一下密封条424和第二下密封条425,所述第一下密封条424与相应的边框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密封条424和第二下密封条425之间相互粘贴。进一步,所述上密封条41、第二下密封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外侧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内侧设有固定连接且与边框相匹配的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包括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位于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之间的所述口罩本体内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中间分隔密封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外侧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内侧设有固定连接且与边框相匹配的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包括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位于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之间的所述口罩本体内侧设有固定连接的中间分隔密封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两侧设有对称分布且用于口罩固定的松紧系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条包括第一下密封条和第二下密封条,所述第一下密封条与相应的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密封条和第二下密封条之间相互粘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条、第二下密封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华陈晨郭雨周丽丁志杰闫浩然张大朋楮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