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医学院专利>正文

实验室养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499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实验室养蚊装置,包括:箱体、底板、挡板和隔离网;所述的箱体由框架和纱网组成,所述的框架周围包围有纱网;所述的底板设于纱网内,并且贴近箱体的底部;所述的纱网上设有可供底板抽出的开口;所述的挡板相对于开口的位置设于纱网外侧壁;沿着所述的开口远离所述的箱体底板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底板的限位口,所述的挡板设于所述限位口内;所述的隔离网一侧围绕所述的开口设置,且与所述的限位口远离所述纱网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设有操作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实验室养蚊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既可以有效避免蚊虫从纱网内飞出,又无需将手伸入到纱网内操作导致蚊虫咬伤,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养蚊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实验室养蚊装置。
技术介绍
蚊子是蚊媒疾病的重要媒介,常见的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按蚊、库蚊和伊蚊。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为了更好的防控蚊子,必须在实验室设置专门的饲养装置。为了保证蚊虫正常生活,通常需要在纱网内添加糖水。实验过程中也常常需要投放不同的药剂。而现有的养蚊笼装置,一般是在框架上安装纱网,蚊子饲养在纱网内。实验过程中,大多数操作均需通过纱网前面的操作口进行。放置糖水或者药剂的时候一般使用培养皿等广口容器,将糖水或者药剂等放在海绵或者泡沫上,再放入到培养皿中。为了避免蚊虫从纱网内飞出,通常操作口较小,而培养皿等广口容器一般直径较大,若操作口较小不方便放入。而开口较大的话,又容易导致蚊虫从纱网内飞出。同时,由于需要将手伸入到纱网内,极易被蚊虫叮咬,不仅实验操作不便,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研发新型的养蚊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实验室养蚊装置,既可以方便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操作,又可以避免蚊虫叮咬,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养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底板、挡板和隔离网;所述的箱体由框架和纱网组成,所述的框架周围包围有纱网;所述的底板设于纱网内,并且贴近箱体的底部;所述的纱网上设有可供底板抽出的开口;所述的挡板相对于开口的位置设于纱网外侧壁;沿着所述的开口远离所述的箱体底板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底板的限位口,所述的挡板设于所述限位口内;所述的隔离网一侧围绕所述的开口设置,且与所述的限位口远离所述纱网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设有操作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养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底板、挡板和隔离网;所述的箱体由框架和纱网组成,所述的框架周围包围有纱网;所述的底板设于纱网内,并且贴近箱体的底部;所述的纱网上设有可供底板抽出的开口;所述的挡板相对于开口的位置设于纱网外侧壁;沿着所述的开口远离所述的箱体底板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底板的限位口,所述的挡板设于所述限位口内;所述的隔离网一侧围绕所述的开口设置,且与所述的限位口远离所述纱网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设有操作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养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设固定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养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垂直于所述的底板的两条边上,对应所述限位口的位置,设有可供挡板滑动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养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底部对应所述限位口的位置,设有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小雯邓晓东李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