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包括两个外半圆形板、两个弧形底板和两个内半圆形板;两个外半圆形板相对布置且两个外半圆形板两端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弧形底板两端抵靠且其边缘分别与两个外半圆形板底端连接,两个弧形底板之间形成树苗入口;两个内半圆形板相对布置在两个外半圆形板内侧并且两个内半圆形板两端抵靠,两个内半圆形板底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底板连接,两个内半圆形板之间围成树苗防护腔且两个内半圆形板顶端之间形成树苗出口,内半圆形板底端设有开口,开口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树苗进行定期灌溉,保证移植后树苗水分需求。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transplanting garden sap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园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树苗前期是在培育棚内进行种植,其生长环境较为良好,移植后树苗处于暴露的环境中,有时候需要采用大量的防护设备对树苗进行一定防护处理,避免出现恶劣天气或者其他因素使树苗难以存活,现有的树苗防护装置一般只具有防护的功能,功能单一,无法改善树苗移植后的水资源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包括两个外半圆形板、两个弧形底板和两个内半圆形板;两个外半圆形板相对布置且两个外半圆形板两端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弧形底板两端抵靠且其边缘分别与两个外半圆形板底端连接,两个弧形底板之间形成树苗入口;两个内半圆形板相对布置在两个外半圆形板内侧并且两个内半圆形板两端抵靠,两个内半圆形板底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底板连接,两个内半圆形板之间围成树苗防护腔且两个内半圆形板顶端之间形成树苗出口,内半圆形板底端设有开口,开口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网。优选的,外半圆形板与内半圆形板之间设有中半圆形板,并且两个中半圆形板两端抵靠,中半圆形板底端与弧形底板连接,中半圆形板顶端与内半圆形板顶端之间连接有弧形顶板,中半圆形板底端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安装有可密封安装口的摆动板,外半圆形板与中半圆形板之间设有可打开摆动板的驱动机构。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活动杆以及用于驱动活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件,活动杆位于弧形底板上方且其两端分别与外半圆形板、中半圆形板滑动连接,活动杆与弧形底板之间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连杆组、第二连杆组,第一连杆组包括两个第一杆,两个第一杆一端均与摆动板铰接且两个第一杆另一端分别与活动杆、弧形底板铰接,第二连杆组包括两个第二杆,两个第二杆一端铰接在一起且两个第二杆另一端分别与活动杆、弧形底板铰接。优选的,驱动件包括电机、转轮、摆动杆和固定杆,电机安装在外半圆形板上,转轮位于活动杆上方并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摆动杆一端与转轮偏心铰接且其另一端与固定杆铰接,固定杆竖直布置且其另一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优选的,中半圆形板顶端与外半圆形板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将两个内半圆形板包围树干后通过螺栓将两个外半圆形板连接在一起,两个内半圆形板端部相互抵靠且两个外半圆形板端部也相互抵靠,内半圆形板与外半圆形板之间可以蓄水,通过在内半圆形板底端设置开口,可以对树苗进行定期灌溉,保证移植后树苗水分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技术提出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包括两个外半圆形板1、两个弧形底板2和两个内半圆形板3;其中:两个外半圆形板1相对布置且两个外半圆形板1两端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弧形底板2两端抵靠且其边缘分别与两个外半圆形板1底端连接,两个弧形底板2之间形成树苗入口4。两个内半圆形板3相对布置在两个外半圆形板1内侧并且两个内半圆形板3两端抵靠,两个内半圆形板3底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底板2连接,两个内半圆形板3之间围成树苗防护腔5且两个内半圆形板3顶端之间形成树苗出口6,内半圆形板3底端设有开口,开口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网7。本技术中,将两个内半圆形板3包围树干后通过螺栓将两个外半圆形板1连接在一起,两个内半圆形板3端部相互抵靠且两个外半圆形板1端部也相互抵靠,内半圆形板3与外半圆形板1之间可以蓄水,通过在内半圆形板3底端设置开口,可以对树苗进行定期灌溉,保证移植后树苗水分需求。本实施例中,外半圆形板1与内半圆形板3之间设有中半圆形板8,并且两个中半圆形板8两端抵靠,中半圆形板8底端与弧形底板2连接,中半圆形板8顶端与内半圆形板3顶端之间连接有弧形顶板17,中半圆形板8顶端与外半圆形板1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6。中半圆形板8底端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安装有可密封安装口的摆动板9。外半圆形板1与中半圆形板8之间设有可打开摆动板9的驱动机构。通过在外半圆形板1与内半圆形板3之间设置中半圆形板8,使得中半圆形板8与外半圆形板1之间形成蓄水腔,再通过设置摆动板9和驱动机构,实现定期定量灌溉。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活动杆10以及用于驱动活动杆10上下移动的驱动件。活动杆10位于弧形底板2上方且其两端分别与外半圆形板1、中半圆形板8滑动连接,活动杆10与弧形底板2之间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连杆组、第二连杆组,第一连杆组包括两个第一杆11,两个第一杆11一端均与摆动板9铰接且两个第一杆11另一端分别与活动杆10、弧形底板2铰接,第二连杆组包括两个第二杆12,两个第二杆12一端铰接在一起且两个第二杆12另一端分别与活动杆10、弧形底板2铰接。驱动件包括电机、转轮13、摆动杆14和固定杆15,电机安装在外半圆形板1上,转轮13位于活动杆10上方并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摆动杆14一端与转轮13偏心铰接且其另一端与固定杆15铰接,固定杆15竖直布置且其另一端与活动杆10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电机定期驱动转轮13转动,转动13带动摆动杆14摆动,摆动杆14带动固定杆15上下移动,固定杆15带动活动杆10上下移动,活动杆10通过第一杆11带动摆动板9摆动,实现安装口的开关,从而实现定期定量灌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包括两个外半圆形板(1)、两个弧形底板(2)和两个内半圆形板(3);两个外半圆形板(1)相对布置且两个外半圆形板(1)两端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弧形底板(2)两端抵靠且其边缘分别与两个外半圆形板(1)底端连接,两个弧形底板(2)之间形成树苗入口(4);两个内半圆形板(3)相对布置在两个外半圆形板(1)内侧并且两个内半圆形板(3)两端抵靠,两个内半圆形板(3)底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底板(2)连接,两个内半圆形板(3)之间围成树苗防护腔(5)且两个内半圆形板(3)顶端之间形成树苗出口(6),内半圆形板(3)底端设有开口,开口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网(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包括两个外半圆形板(1)、两个弧形底板(2)和两个内半圆形板(3);两个外半圆形板(1)相对布置且两个外半圆形板(1)两端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弧形底板(2)两端抵靠且其边缘分别与两个外半圆形板(1)底端连接,两个弧形底板(2)之间形成树苗入口(4);两个内半圆形板(3)相对布置在两个外半圆形板(1)内侧并且两个内半圆形板(3)两端抵靠,两个内半圆形板(3)底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底板(2)连接,两个内半圆形板(3)之间围成树苗防护腔(5)且两个内半圆形板(3)顶端之间形成树苗出口(6),内半圆形板(3)底端设有开口,开口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树苗移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半圆形板(1)与内半圆形板(3)之间设有中半圆形板(8),并且两个中半圆形板(8)两端抵靠,中半圆形板(8)底端与弧形底板(2)连接,中半圆形板(8)顶端与内半圆形板(3)顶端之间连接有弧形顶板(17),中半圆形板(8)底端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安装有可密封安装口的摆动板(9),外半圆形板(1)与中半圆形板(8)之间设有可打开摆动板(9)的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智艳,夏得月,
申请(专利权)人:赵智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