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东章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46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林业树木栽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包括圆筒形结构的可降解塑料材质外套以及稻草编织内套;所述外套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所述内套,所述内套以及外套的整体外形为茶杯型结构;所述外套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内套相互匹配的圆孔,所述内套的底部固定嵌入安装在所述外套底部的圆孔中,并保证所述内套的底面与所述外套的底面相互平行;所述内套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可降解塑料材质的圆形套环,所述套环的外部圆形阵列设置有多根可降解塑料材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外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的侧壁顶面阵列设置有多根用于固定树干的绳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树苗栽培,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A forestry tree cultiv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业树木栽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林业树木栽种方面,有时候在一些干旱或环境恶劣的地区直接栽种树苗,容易导致树苗的成活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需要采用特殊的装置将树苗栽种一段时间,使其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将树苗移栽,如此提高树苗栽种的成活率。但是,现有的树苗移栽,通常直接将树苗栽种在现有的常规土壤内,需要移栽时直接将树木连根挖起,然后移到所需的地方栽种。但是,这种栽种方式通常存在树苗营养流失严重的问题,对于树苗的营养补充也不利。基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通过针对树木移栽设计合理的装置对树苗进行栽种,待树苗栽种一段时间之后,连同栽种装置一起进行移栽,通过内套对根部进行保护,减少根部的损坏。同时,通过设计的装置结合有机肥料等的使用,促进移栽树苗的成长,进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树苗成活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通过针对树木移栽设计合理的装置对树苗进行栽种,待树苗栽种一段时间之后,连同栽种装置一起进行移栽,通过内套对根部进行保护,减少根部的损坏。同时,通过设计的装置结合有机肥料等的使用,促进移栽树苗的成长,进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树苗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包括圆筒形结构的可降解塑料材质外套以及稻草编织内套;所述外套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所述内套,所述内套以及外套的整体外形为茶杯型结构;所述外套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内套相互匹配的圆孔,所述内套的底部固定嵌入安装在所述外套底部的圆孔中,并保证所述内套的底面与所述外套的底面相互平行;所述内套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可降解塑料材质的圆形套环,所述套环的外部圆形阵列设置有多根可降解塑料材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外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的侧壁顶面阵列设置有多根用于固定树干的绳索。优选的,所述外套以及内套的底部拐角位置均设置有倒圆角;所述外套的壁厚为2mm-3mm,所述内套的壁厚为10mm-20mm。通过内套的设置,可以将树木幼苗放置在内套内,然后在内套中进行填充栽种土壤,用于树苗栽培。通过外套的设置,用户直接在外套中填充有机肥,比如鸡粪等有机肥料,方便树苗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营养,进而减少树苗因为营养不良而成活率低的现象发生,利于促进树苗的成长。而通过在外套底部设置圆孔,内套采用稻草编织的方式进行制备,一方面通过内套设置可以方便树苗根部缠绕在稻草编织的缝隙中,而稻草在腐烂之后,还能够为树苗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采用可降解塑料制备外套,可以使外套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塑料能够降解,避免环境污染,因而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形为柱形杆或方形杆结构,所述内套与套环之间为固定粘接连接。连接杆的设置主要为了将内套和外套分隔开,让外套和内套之间留出一定空间,方便填充有机肥。优选的,所述绳索为稻草编织绳,绳索的一端与外套固定连接,且绳索的横截面直径为10mm-20mm。绳索的设置,主要为了方便在树干出现倾斜时,将树干进行捆绑扶正,或者在冬季对树苗进行绳索包裹保护。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本技术通过将树木幼苗放置在内套中,然后填土种植,并在外套中填充有机肥进行栽种,利于树苗获得充分的营养,促进树木幼苗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内套在树苗栽种一段时间之后,其稻草腐烂还可以为树木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而可降解塑料的外套等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还能够进行降解,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再一方面,本技术结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使用比较方便,利于树木幼苗的培植和栽种,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套;2、内套;3、套环;4、连接杆;5、绳索;6、树干。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包括圆筒形结构的可降解塑料材质外套1以及稻草编织内套2;所述外套1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所述内套2,所述内套2以及外套1的整体外形为茶杯型结构;所述外套1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内套2相互匹配的圆孔,所述内套2的底部固定嵌入安装在所述外套1底部的圆孔中,并保证所述内套2的底面与所述外套1的底面相互平行;所述内套2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可降解塑料材质的圆形套环3,所述套环3的外部圆形阵列设置有多根可降解塑料材质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外端与外套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1的侧壁顶面阵列设置有多根用于固定树干6的绳索5。优选的,所述外套1以及内套2的底部拐角位置均设置有倒圆角;所述外套1的壁厚为2mm-3mm,所述内套2的壁厚为10mm-20mm。通过内套2的设置,可以将树木幼苗放置在内套2内,然后在内套2中进行填充栽种土壤,用于树苗栽培。通过外套1的设置,用户直接在外套1中填充有机肥,比如鸡粪等有机肥料,方便树苗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营养,进而减少树苗因为营养不良而成活率低的现象发生,利于促进树苗的成长。而通过在外套1底部设置圆孔,内套2采用稻草编织的方式进行制备,一方面通过内套2设置可以方便树苗根部缠绕在稻草编织的缝隙中,而稻草在腐烂之后,还能够为树苗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采用可降解塑料制备外套1,可以使外套1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塑料能够降解,避免环境污染,因而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优选的,所述连接杆4的外形为柱形杆或方形杆结构,所述内套2与套环3之间为固定粘接连接。连接杆4的设置主要为了将内套2和外套1分隔开,让外套1和内套2之间留出一定空间,方便填充有机肥。优选的,所述绳索5为稻草编织绳,绳索5的一端与外套1固定连接,且绳索5的横截面直径为10mm-20mm。绳索5的设置,主要为了方便在树干6出现倾斜时,将树干6进行捆绑扶正,或者在冬季对树苗进行绳索5包裹保护。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本技术通过将树木幼苗放置在内套2中,然后填土种植,并在外套1中填充有机肥进行栽种,利于树苗获得充分的营养,促进树木幼苗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内套2在树苗栽种一段时间之后,其稻草腐烂还可以为树木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而可降解塑料的外套1等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还能够进行降解,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再一方面,本技术结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使用比较方便,利于树木幼苗的培植和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结构的可降解塑料材质外套以及稻草编织内套;所述外套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所述内套,所述内套以及外套的整体外形为茶杯型结构;所述外套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内套相互匹配的圆孔,所述内套的底部固定嵌入安装在所述外套底部的圆孔中,并保证所述内套的底面与所述外套的底面相互平行;所述内套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可降解塑料材质的圆形套环,所述套环的外部圆形阵列设置有多根可降解塑料材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外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的侧壁顶面阵列设置有多根用于固定树干的绳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树木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结构的可降解塑料材质外套以及稻草编织内套;所述外套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所述内套,所述内套以及外套的整体外形为茶杯型结构;所述外套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内套相互匹配的圆孔,所述内套的底部固定嵌入安装在所述外套底部的圆孔中,并保证所述内套的底面与所述外套的底面相互平行;所述内套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可降解塑料材质的圆形套环,所述套环的外部圆形阵列设置有多根可降解塑料材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外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的侧壁顶面阵列设置有多根用于固定树干的绳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章刘争刘伶利乐洪志李学松
申请(专利权)人:蔡东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