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45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田种植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机架一,所述机架一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所述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挖根轴,所述传动辊和挖根轴的前端均固定套接有带轮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挖根轴的旋转将底下的秸秆挖出并送至传送带的底端顶面,两个传动辊的旋转将位于传送带顶面的秸秆送至壳体内腔的顶端右侧,然后落到破碎刀的上方,通过电机二带动带轮二旋转,皮带二传动连接带轮二,实现带轮二带动破碎刀旋转,对秸秆进行破碎,避免埋入地下的秸秆较大,加快秸秆腐烂的时间,避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A corn straw retur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田种植设备
,具体为一种玉米秸秆还田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其中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现有的秸秆还田设备大多采用将秸秆翻出后直接翻入土壤,但玉米秸秆的直径一般比较大,直接翻入土壤会增加秸秆的腐烂时间,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出芽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具备将较大的秸秆进行破碎,加快秸秆腐烂的时间,避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机架一,所述机架一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所述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挖根轴,所述传动辊和挖根轴的前端均固定套接有带轮一,所述带轮一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机架一(2),所述机架一(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一(3),所述壳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4),所述壳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挖根轴(5),所述传动辊(4)和挖根轴(5)的前端均固定套接有带轮一(6),所述带轮一(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一(7),所述传动辊(4)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8),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挡板(19),所述壳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破碎刀(11),所述破碎刀(11)的前端固定套接有带轮二(12),所述带轮二(12)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二(13),所述壳体(1)的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机架一(2),所述机架一(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一(3),所述壳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4),所述壳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挖根轴(5),所述传动辊(4)和挖根轴(5)的前端均固定套接有带轮一(6),所述带轮一(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一(7),所述传动辊(4)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8),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挡板(19),所述壳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破碎刀(11),所述破碎刀(11)的前端固定套接有带轮二(12),所述带轮二(12)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二(13),所述壳体(1)的前面固定安装有机架二(9),所述机架二(9)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二(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喷水管(15),所述喷水管(15)的贯穿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京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